循证护理为基础的心理干预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手术患者的影响

2019-04-19 11:49缪敬静黄晓云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35期
关键词:增殖性循证视网膜

缪敬静,黄晓云*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江苏 南京 210029)

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增高,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改变,肥胖人群增多,糖尿病患者的比例越来越多,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人类健康的重大威胁[1],患者的体内胰岛素水平不足,营养物质代谢不足,长期处于高血糖的状态,产生各种致命的并发症[2]。其中并发增殖性的视网膜病变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是糖尿病患者致盲的主要情形之一,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手术治疗,如何对术后的患者给予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也是临床上的重要工作之一。我院对于近期收治的糖尿病并发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手术的患者应用以循证护理为基础的心理护理,并观察有何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在2017年2月—2018年2月共收住入院78例糖尿病并发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并于入院后陆续行手术治疗。这些患者一般状况良好,无过敏体质者和精神类药品服用者,排除肝肾功异常和缓慢型心率失常者,未合并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知情同意原则,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患者,观察组患者男性22例,女性17例,年龄在47~72岁之间,平均年龄(62±13)岁;对照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在47~72,平均(59±11)岁。两组的所有患者在性别、年龄、一般病史等方面的差异不大(P>0.05),符合研究条件。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护理措施:(1)防治感染:保持病房内清洁、温暖,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注意患者全身及局部的清洁工作,尤其是皮肤、口腔和阴部的护理,避免患者皮肤的损伤。(2)患者的血糖水平应该定时进行监测,避免出现低血糖等。(3)患者术后采取头低俯卧位。(4)注意四肢的保护,防止肢体麻木、疼痛等现象的出现,鞋袜、衣物应保持宽松舒适。

观察组措施:在对照组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以循证护理为基础的心理辅导干预:(1)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糖尿病及相关并发症和手术的知识宣教。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控制血糖是一生的话题,应培训患者及家属自行监测血糖和用药。(2)心理辅导:在治疗过程功能中,患者容易出现焦虑症状,丧失治疗的信心,需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给予适当的鼓励、支持,增加患者服药的依从性[3];并使患者了解合理健康饮食和适量运动对该疾病的积极作用,鼓励患者以乐观向上的心态来面对以后的治疗;行手术后,患者往往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应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重拾信心[4]。(3)注意患者的眼部护理:术后应对患者的眼部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护理,局部用药时注意观察眼部的分泌物的颜色以及量的改变,患者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咳嗽等情况应及时联系医生进行处理,避免眼压增高引起不良后果。患者的饮食应做到规律进餐,不宜过饱,避免酒精饮料、甜食、高胆固醇、高脂肪食物等,粗、细粮搭配食用。(4)术后特殊护理:患者行玻璃体手术后,应严格采取相应的头低俯卧位[5],防止填充物沉积压迫,影响手术效果,同时,由于该体位的舒适性相对较差,患者往往难以坚持,需耐心解释,使患者从内心深处接受这种体位,并且对其家属进行积极宣教,从而在术后对患者进行监督和劝阻;同时,由于术中眼部的填充物,术后患者的眼压通常有一定程度的升高,可能出现头晕、眼痛等情况,术后应密切观察眼压的变化,避免引起眼压进一步增高的动作,如过度的低头、剧烈咳嗽等,同时应安慰患者和家属,提前告知,使患者有相应的心理准备,认同这种术后的情况,有病情异常的时候及时反映。

1.3 评价方法

干预前及护理后采用HAMA量表评估患者焦虑情况[6],分值越高,分别表示焦虑程度越重。同时统计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x2检验,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对比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ASA分级、糖尿病年限等方面差异不大(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见下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对比

2.2 两组患者术后焦虑情况对比

两组患者术前的HAMA量表评分分别为12.58±1.02和11.83±2.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HAMA量表评分7.99±1.30,而对照组为10.85±2.63,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我们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了对比,其中,观察组共7例患者发生不同并发症,发生率为17.95%,而对照组共

17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达到了43.59%,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见下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3 讨 论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障碍性的疾病,严重威胁现代人的身体健康。患者的胰岛素量不足,出现代谢障碍和毒性产物蓄积,致使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高渗透压的状态,从而发生各种并发症产生各种致命的并发症[7-8]。在血糖控制不良的患者,糖尿病患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非常多见,其中,长期的高血糖高渗状态导致的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致盲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视网膜的病变是最重要的表现之一,在眼底改变中有一定的特异性,易引起患者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目前临床上主要的治疗手段是玻璃体切割技术[9],但微血管病变的患者,眼中新生的血管数量较多,进行剥离的时候易出血,对手术的视野造成较大的干扰,也增加了手术的难度,术后患者的视力恢复情况也不十分满意。

循证护理(evidence—baseed nursing,EBN),源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通过循证医学衍生而来的护理观念,即是指对于相应疾病的患者,应用最新科学依据和最佳护理方法,给予患者护理和治疗[10]。对于本次研究中收治的患者,糖尿病的病程相对较长,患者的精神和心理状态都相对较差,面对手术和术后较长时间的住院和恢复过程,容易产生焦虑、灰心丧气等不良的情绪,对于患者术后的恢复不利,因此我们对患者进行了以循证护理为基础的心理干预。

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的患者术后仅进行了常规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外科护理的同时,进行了以循证护理为基础的心理干预护理,可以观察到,对照组术后的焦虑评分为(10.85±2.63),而观察组的焦虑评分为(7.99±1.3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的发生方面,观察组共7例患者发生不同并发症,发生率为17.95%,而对照组共17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达到了43.59%,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

总之,对于糖尿病并发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手术的患者,进行以循证护理为基础的心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的焦虑,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增殖性循证视网膜
深度学习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中的应用
研究围手术期护理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术中的意义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例
高度近视视网膜微循环改变研究进展
球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致视网膜损伤1例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中国肿瘤临床》文章推荐:骨髓增殖性肿瘤急变期的治疗进展
重离子辐射治癌获得活体实验证据
JAK2V617F基因突变在骨髓增殖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