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管理法护理模式降低消化内镜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效果

2019-04-19 11:50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35期
关键词:管理法消化内镜

任 娟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人民医院内镜中心,山东 济宁 273500)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消化内科疾病治疗时,消化内镜已成为广泛应用的一种医疗器械,其不仅可以用于疾病的检查,还可用于疾病的治疗[1]。消化内镜包括十二指肠镜、胶囊内镜、电子胃镜、结肠镜等,是消化系统疾病诊治的一项关键环节[2]。但在消化内镜应用过程中,因不同原因的影响,易出现多种消化内镜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几率,不仅会影响护理质量,严重时还会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配合科学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3]。临床实践表明,将追踪管理法护理模式用于消化内镜护理中,效果显著。本次针对追踪管理法护理模式降低消化内镜护理不良事件效果分析,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研究时段:2018年1月到2019年4月,回顾78例在本院进行消化内镜检查的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39例):19例女性、20例男性,年龄:22-52岁,平均年龄(37.25±10.10)岁,体质数20-24kg/m2,平均体质数(22.12±1.08)kg/m2。实验组(39例):17例女性、22例男性,年龄:23-54岁,平均年龄(38.15±10.22)岁,体质数20-23kg/m2,平均体质数(22.10±0.95)kg/m2。统计2组基本资料,无差异(P>0.05)。

参与者均知情,并与本院签署同意书。同时将依从性较差者、严重精神疾病者、心肝肾功能障碍者排除。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

实验组:追踪管理法护理模式:(1)建立追踪管理小组:组建一支追踪管理小组,小组成员每位负责三名患者,并对其资料进行追踪,同时对不良事件及其发生原因进行收集,记录时间、地点、相关人物与事件等,列出可能出现的相关因素,如设备因素、人为因素、可控及不可控客观条件等,再通过当事人或是对病历进行阅读,验证原因。同时小组通过调查与追踪各项不良事件原因,以医院条件、设备为基础,分析与探究解决方法,最后总结解决方法与经验,预防再次发生。(2)不良事件发生护理:当出现不良事件后,护理人员需要先对其进行补救,如道歉、提供服务等,根据严重程度、事件性质为其提供物质或是精神上的补偿,同时立即向上级汇报此事,做好自我总结与反省。(3)护士长协助小组人员,监督服务质量与护理态度,定时考核,做好相应的奖惩措施,监督其做好自我完善。同时,对护理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与技术、心理状态、手术器械等方面出现的不良事件进行统计。为做好不良事件统计率,可采取相应的奖励措施,如主动上报者可减轻处罚,主动上报其它不良事件人员给予奖励。

1.3 分析指标

对比不良事件、护理满意度。

护理满意度:本院问卷进行评价,分3个阶段: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非常满意、满意比例之和为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SPSS20.0,计数资料(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行检验、用%表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不良事件比较

不良事件: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n(%)]

2.2 护理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7.4%(38/39)高于对照组76.9%(30/39),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

3 讨 论

临床护理工作主要以患者安全为重点,因此,在消化内镜护理中,采取有效的护理模式非常重要。追踪管理法护理模式用于消化内镜护理中,通过人力事件、医疗物资强化管理与提升护理质量,将不良事件追责到个人,强化医护人员责任意识,有效改善护理质量与秩序,从根本上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几率[5]。

建立追踪管理小组,提高相关人员专业性与综合通力,在以以追踪管理法为起始阶段,将职责贯穿于整个消化内镜检查中,在不同形式上,提高护理人员整体能力,明确消化内镜护理不良事件处理措施,强化规章制度;定时培训护理人员,让其了解管理内容与存在的隐患,使其可以自觉、主动地公开汇报不良事件。当不良事件出现后,及时做好补救措施,同时,快速完善其它护理措施,并做好相应的惩罚措施。

综上所述,追踪管理法护理模式对降低消化内镜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管理法消化内镜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眼内镜的噱头
“胃不舒服”未必都是消化问题
大探头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较大隆起病变中的应用(附50例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镜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
趴在桌上午睡不会影响消化吗?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