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学生死亡认知态度的调查分析

2019-04-19 11:50刘丹丹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35期
关键词:宗教信仰恐惧医学生

刘丹丹

(嘉应学院医学院,广东 梅州 514031)

拥有正确、恰当的死亡认识可以促进人们形成正确的生命观,更好地学会如何生活、接受死亡、理解生存价值,更理性地对待生命与死亡。因此,本研究调查了医学生对死亡的认知态度以及对死亡教育的需求,探讨医学院校死亡教育的模式。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某医学院抽取780名学生进行调查,收回有效问卷730份,有效回收率为93.6%。其中男生154名(21.1%),女生576名(78.9%);临床医学专业244名(33.4%),护理学专业304名(41.6%),其他专业182名(25%);低年级学生595名(81.5%),高年级学生135名(18.5%);有宗教信仰的134名(28.4%),没有宗教信仰的596名(81.6%)。

1.2 研究工具

采用大学生死亡态度的调查问卷[1],问卷内容包括四部分组成,一是医学生基本信息,包括生理心理、思想文化、成长环境等。二是大学生死亡态度量表,共17个条目采用五级评分来调查大学生死亡态度现状。总分85分,得分越高对死亡认知态度就越好。

2 结 果

2.1 对死亡认知态度的总体情况

在大学生死亡认知态度调查问卷中,平均分为52.96±8.407,得分偏低。其中死亡是自然的,而且是不可避免有84.5%的人认为符合;死亡是生命过程中自然的一部分有87.5%的人认为符合;我相信死后会升天或到极乐世界有12.4%的人认为符合;死亡将结束我所有的烦恼有20.7%的人认为符合;我相信死后是到一个比现世更好的地方有9.7%的人认为符合;说明大多数学生能科学、唯物主义看待死亡。

死亡是一种可怕的事情有46.6%的人认为符合;想到我自己(或直系亲属)的死亡,就会引起我的焦虑不安有70.3%的人认为符合;无论死亡是好是坏,我都会坦然接受有51%的人认为符合;说明大家虽然能科学看待死亡,但面对死亡尤其是关系自身的死亡还是有非常明显的焦虑情绪。

2.2 对死亡态度影响因素的分析

在对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学生死亡态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有无宗教信仰对死亡态度的影响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宗教信仰对死亡态度的影响

3 结 论

3.1 医学生死亡认知态度得分不高

从调查结果数据表明,医学生死亡认知态度得分偏低。从学习的知识和经验中获得了看待死亡的科学性和唯物主义性,但在面对死亡时存在明显的焦虑和恐慌,尤其是涉及到自身和自己亲戚时对死亡的恐惧焦虑更加明显。在长期的科学教育下,学生能正确理性看待死亡,但在传统文化潜移默化下对死亡的恐惧和焦虑也时刻伴随着。

3.2 宗教信仰及临床接触死亡对死亡认知态度产生影响

有宗教信仰的学生对死亡的焦虑比没有宗教信仰的学生要少,这和宗教信仰中对死亡的解释和死后的归属有关。死亡之后肉体没有痛苦,灵魂归于安宁去往天堂或者更美好的地方,这些信仰缓解了面对死亡的焦虑和恐惧。

高年级的学生对死亡的焦虑和恐惧要高于低年级的学生,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开始临床课程的学习、临床见习和临床实习,接触病人越来越多,甚至有些学生有直面病人的死亡。死亡体验更加真实,对学生的心理冲击比较大。在访谈中一些实习的学生讲到他接触的死亡,焦虑恐惧无所适从的描述非常突出。

4 对 策

4.1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生命

作为一名医学生应客观科学看待死亡,才能真正做到尊重病人尊重生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些灵魂、鬼神之说将死亡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引起人们对死亡的恐惧。尤其是传统文化中的丧葬习俗会给学生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我们应发掘传统文化中积极向上的一面,比如“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让学生尊重生命,努力实现人生理想、体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4.2 构建科学系统的生命教育课程

调查结果显示医学生对死亡教育的需求非常明显,这和李亚[2]等研究结果相一致。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医疗行业接触死亡面对死亡的几率要比其他人高出很多,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不同的职业阶段都会不可避免涉及不同的死亡话题。低年级理论学习时要引导学生科学认识生命,掌握理解生命有限的相关理论,操作学习过程中尊重生命尊重躯体器官。高年级见习实习阶段应引导学生理论应用于实践,如哀伤照护、临终关怀、尸体护理、器官捐献、遗体捐献等,加强专业的心理和技能培训。在教学中老师专业的引导学生接触死亡能减轻医学生面对死亡时的焦虑,提高以后临床从医过程中处理死亡相关问题的能力。

4.3 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

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参加各种志愿者活动,比如献血、捐献血小板让大家认识到你的捐献可以挽救临床很多的病人,认识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通过参与骨髓捐献、器官捐献及遗体捐献的宣传活动,认识到人类的大爱、互助,把生命的存续进一步延伸的意义。学生在参加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对死亡的认识、生命的理解会进一步升华。

猜你喜欢
宗教信仰恐惧医学生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住校记:她在梦里表达恐惧
恐惧更奇怪
恐惧
恐惧的对立面
宗教信仰自由不是宗教信仰神圣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人文教育要给医学生另一种智慧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当代中青年宗教信仰问题一瞥——从上海M佛友QQ群调研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