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

2019-04-19 11:50顾云凤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35期
关键词:层级护士研究组

顾云凤

(上海市永慈康复医院,上海 201107)

当今世界快速发展,在此同时我国的医疗卫生情况,也有很大的变化,各个地方的就医人数基数越来越庞大,新型的病情也越来越多,难以预料,为了治疗相应疑难杂症而生产的治疗药物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了,临床上医患人员对药物的需求也在增大。护理干预是临床治疗中重要辅助手段,甚至会影响到患者疾病的恢复以及直接影响疗效[1-2]。因此,我们探讨 在临床中有效的的护理管理模式就很重要。本文着重研究探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在医院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意义,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的20名护士作为参照组,另选我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的20名护士作为研究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接近(P>0.05)。参照组(n=20)一般情况,性别(例数):女(20),年龄(±s):29.6 ± 6.4,工龄(x±s):1.2 ± 0.8;研究组(n=20)一般情况,性别(例数):男(1)女(19),年龄(±s):28.7±5.9,工龄(±s):1.3 ±0.7。

1.2 方法

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轮班轮岗制等),研究组实施分层管理模式(具体方法如下) 。①N0级:需要上级指导工作的准护士;②N1级:具有独立的能力来护理病情较轻微患者的护士;③N2级:可独立护理病情较重患者、有能力参加临床管理或教学能力的护师;④N3级:经验丰富,可指导工作的的主管护师;⑤N4级:副主任护师。组长为副主任护士,副主任护师和主管护师指导N0—N2级护士日常工作,护士主要负责患者日常护理。严格执行先相关制度及与操作规程,遵医嘱,防事故。

1.3 疗效判定/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参照组与研究组的护理质量,可以通过对患者问卷调查,在比较两者的护理质量,针对并进行评分,分值与护理质量成正比。使用患者满意度自评量表来调查患者的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总满意度=(总数-不满意数)/总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参照组和研究组的护理质量对比

研究组的护理质量:①管理病房能力;②基础护理能力;③书写病历能力;④基础操能力;⑤健康宣教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的护理质量比较(n=20人)

2.2 参照组和研究组的患者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的患者满意度98.40%明显高于参照组82.20%(P<0.05)。

表2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n=500,份)

3 讨 论

医院是具有一定的专业权威的机构,作为国家的医疗部门,这里是是最科学和严谨的场所(尤其是在临床医生针对病人使用适当药物治疗时)。伴随着中国的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医疗技术能力和医疗质量水平得到显著提升[3]。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患者生活水平以及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提高,病人也越来越越关注医院的护理质量,这就要求医院必须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提高整体的护理质量。传统护理模式已渐渐地不合现代护理的要求[4-5]。以分层级和分阶段进行的护理管理模式为特点的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按照每位护士的级别、文化水平、工作能力、工作经验等方面将其分为五层,分工明确,分级负责。而且可以对各层相关负责人员进行培训考核,提高业务能力和护理质量。本研究显示,研究组的护理质量(评分:管理病房能力、基础护理能力、书写病历能力、基础操能力作、健康宣教水平)与满意度明显高于高于参照组,表明在医院实施分层级管理模式,可明显提高护理管理的质量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分层级管理模式相对于常规护理模式,一方面可以合理安排人员、优化自愿分配,另一方面能明确各层责任,使其意识到自身的工作与价值,提高护士的积极性与责任感,使得医院能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治疗与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与满意度。

猜你喜欢
层级护士研究组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军工企业不同层级知识管理研究实践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基于军事力量层级划分的军力对比评估
职务职级并行后,科员可以努力到哪个层级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