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位胎膜早破孕妇临产的体位护理干预效果体会

2019-04-19 04:16廖辉辉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32期
关键词:顺产胎膜体位

廖辉辉,张 瑞

(安徽省妇幼保健院,安徽 合肥 230001)

孕妇临产前多发性并发症类型中,头位胎膜早破占较高病发几率,指胎膜在生产前自然破裂的一种现象。可造成早产事件,严重者,可对母婴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以往临床在对此并发症处理时,多强调孕妇绝对卧床休息,但实践显示,产前活动减少,可明显增加尿潴留发生风险,促使产程延长[1]。故对更为规范、科学的护理方式进行选择,是保障获取理想预后的关键。本次研究选取相关病例,重视体位护理干预的实施,取得了理想效果,现总结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头位胎膜早破孕妇80例,均为我院产科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随机分组,观察组40例,年龄介于24-40岁之间,平均(28.9±3.6)岁;孕周平均(38.9±1.3)周;对照组40例,年龄介于22-39岁之间,平均(28.7±3.5)岁;孕周平均(38.2±1.5)周。组间自然信息均衡可比(>0.05)。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①足月单胎,对头位胎膜早破确诊;②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骨盆性难产者;②早产者。

1.3 方法

对照组孕妇行常规护理,即健康指导,对症支持等。观察组行体位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1)正性暗示:通过评估心理特征,介绍科室环境,使孕妇情绪放松。告知合理的体位配合对保障获取理想妊娠结局的价值,以增强其主观能动性;(2)体位指导:依据孕妇不同情况,行个体化体位干预,如抬高臀部时,适当抬高头部,以使舒适度增加;而若胎儿为头先露的情况,至坐骨棘上二横指下区域时,不具上推胎头条件,需协助孕妇离床活动;

1.4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第一、第二、第三产程时间;(2)对比两组顺产率;(3)对比两组新生儿妊娠结局,包括新生儿窒息、宫内窘迫、产褥感染率。

1.5 统计学分析

文中数据均在SPSS22.0中输入,顺产率、新生儿妊娠结局占比采用(%)表示,实施x²检验,产程时间采用(±s)表示,实施检验,<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产程时间对比

观察组第一、第二、第三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1。

2.2 顺产率对比

观察组顺产38例,顺产率占95%;对照组顺产18例,占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

表1 两组总产程时间对比 (±s,min)

表1 两组总产程时间对比 (±s,min)

注:*与对照组比较<0.05。

组别 第一产程 第二产程 第三产程观察组(=40) 277.2±53.4* 41.4±7.2* 7.1±3.2*对照组(=40) 350.7±62.1 56.9±7.4 11.3±3.9

2.3 新生儿妊娠结局对比

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宫内窘迫、产褥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2。

表2 新生儿妊娠结局对比 [(%)]

3 讨 论

胎膜早破为孕前一种多发性且棘手并发症类型,由胎位不正诱导所致,严重者,可对分娩结局造成影响。临床重视体位护理干预的实施,可增强孕妇舒适度,对宫颈扩张、子宫收缩加以促进,为胎儿顺利入母体骨盆打下了良好基础[2-3]。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协助孕妇行走,利于胎儿在产道内自然完成转动动作,进而达到缩短产程,保障母婴生命安全的作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积极开展体位护理,首先,行正性暗示,可消除患者思想上的顾虑,增强遵医依从;其次,行体位指导,即依据产妇的不同情况,对体位行个体化制定,可帮助其缓解不适,确保产程顺利进行[4]。结合本次研究结果示,观察组第一、第二、第三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顺产率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宫内窘迫、产褥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

综上,针对头位胎膜早破孕妇,在临产过程中,重视体位护理干预的实施,可缩短产程,提高顺产率,改善新生儿妊娠结局。

猜你喜欢
顺产胎膜体位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初产顺产产妇采用自由体位分娩法与分娩减痛法的应用价值研究
剖宫产和顺产,应该如何选择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剖宫产和顺产,应该如何选择
顺产分娩预防应用抗生素的临床应用价值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足月胎膜早破256例妊娠结局临床分析
胎膜早破伴新生儿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探讨胎膜早破患者临床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