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行为的反复性

2019-04-19 01:26谭建斌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不良行为反复性制度

谭建斌

摘  要:每个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出现很多问题,而且有些不好的行为习惯还会反复出现,我们相信,只要学生想好,班主任尽心,家长上心,学生不良行为的转化一定会卓有成效。

关键词:不良行为  反复性  制度  沟通协作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3-0244-01

每一个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可能都碰到过这样的问题,就是班上有些学生日常行为上老是犯同样的错误,而当你对他们进行教育时,很多学生都能对自身的错误进行深入的检讨,也保证以后不再犯錯;可过不了多久,他们的老毛病就又犯了,然后又保证,接着又犯,就这样反反复复的,让你烦不胜烦,可又不忍心就此放弃不管他们。

那么对于这些学生,我们班主任又该怎么去教育呢?对此笔者认为应该通过以下几点进行针对式的探析:

1   学生发生不良行为反复性问题的主要原因

深入探析学生发生不良行为反复性问题的主要原因,在这个过程之中,应该通过建立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深入交流,以及平时的行为习惯分析,或者与家长以及其他学生进行沟通,进而了解学生不良行为反复发生的主要原因。在这个过程之中,笔者发现学生不良行为发生的原因较多:有些学生沉迷于电子游戏之中不能自拔,加上其自律性较差,即使认识到不应该沉迷游戏,还是忍不住逃课逃寝去玩;有些学生的情感较为敏感和丰富,难以控制自身情绪而发生了早恋现象;还有些学生的性格较为叛逆,家长和教师在管教时,喜欢逆势而为,越不让干什么偏要干什么;也有的是因为家长和教师的要求过高,教育思路出现了偏差,导致学生不理解和不听话的现象。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家长对孩子越发娇惯,学生对自己的要求也在不断下降,成绩品行皆佳的学生就越发少。于之相对应的,品行和成绩皆差的学生比例大幅度增加。

2   相应的措施

根据不同的个体,因地制宜采取相应的措施以达成一定的效果。根据学生之间不同的特质以及不良行为的相同特性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是班主任进行学生成长管理的重中之重。

2.1 建立不良行为习惯的反复档案

当学生第一次出现不良行为的时候,班主任就要开始做学生不良记录的档案并保存。内容须有姓名、性别、表现、原因、时间及学生的反省等。第二次出问题时在学生档案上填写同样的内容,确定同样的不良行为周期,让学生自己先思考怎么改正,然后采取合适的措施师生共同解决。不良行为记录档案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提醒,也是一种警示,对不良行为习惯反复出现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2.2 抓规章制度的落实

学校有规章制度,每个班级之内也有属于自身的制度。每个学生都应该以制度为行为准则,进而确保制度能够对学生形成行为习惯的有效约束。学校和班级的制度在建立过程之中,就是为了约束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反复而存在的,也就是说,制度的完善和优化,是为学生彻底改正不良习惯的重要前提。这就要求了班主任在进行规章制度的落实时,一定要做到严格按照规定办事,切忌心慈手软,使学生们找到规章制度之中的缺陷,无法改正自身的不良行为习惯。作为班主任,在制度落实过程之中,要对于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分析,对其学习状态进行探究,找到制度有效落实的突破口,进而使学校制度和班级规章更具有权威性。比如说,有些学生课上调皮捣蛋,就要在当堂课下进行思想教育,使其能够立刻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再比如说,有些学生的作业总是不交,必须联系家长督促,自身做好监督,同时让当堂的课代表认真落实收作业情况的统计工作,使学生不存在任何钻规章制度孔子的可能性。规章制度的有效落实,使学生对于行为习惯的养成更有针对性和参考依据,确保了学生优质学习习惯的有效养成,也更加树立了班主任的威信,对于班主任的管理和班级成绩的提升起到了有利的促进作用。

2.3 抓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反复

班主任在教学过程之中,必须应该对学生行为的反复性有着深入的了解,采取多种教学形式进行预防和扼制。抓反复就是抓在学生行为下一个周期到来之前,并且是坚持不懈地抓下去。事实上,学生的心理行为也是较为脆弱的,只要对于顽固的反复性问题建立良好的持续教育机制,以循序渐进为教育理念,反复的用教育方法进行教育,学生就会自然而然的改掉自身的缺陷。班主任在进行工作时,更要有一定的耐心,才能获得教学品质的提升。我们还要坚信,学生再怎么不好,只要他想学好了,总是会学好的。

2.4 沟通家长,挖掘家庭教育的潜力

很多学生家长都怕见教师,很多家长一接到教师或学校的电话就头疼。因此教师不能指望家长联系你,必须主动与家长联系沟通,共同研究制订学生行为的转化方案,互相交流,互相督促。在这一方面,班主任首先要确认,天下间没有一个家长不关心孩子的成长,只是因为学生的问题过于反复,家长对于问题的处理也失去了耐心。因此,班主任在于家长进行联动教育时,首先要将反复性问题的严重性阐述给家长,并通过微信、QQ、电子邮件等形式建立有效沟通的桥梁,在学生表现好时反馈给家长,学生出现问题时,积极的与家长统筹教育策略,进而达到学生家长与班主任之间的有效交流,促进学生的不断进步。

以上我们所说的学生的不良行为不管是在哪些方面上的,我认为那都只是暂时性的问题。毕竟学生还是在学习,在成长,还是会进步的。只要我们老师善于观察,勤于思考,肯化时间,肯下功夫,敢于大胆实践,我相信学生的每一点不良都是可以转化的。只要用心去教育去感化学生,学生一定能感受到我们的关心和爱,认识到什么是正确的,也一定会有意识地去改变自身的不良行为,从而转变成一名合格规范的学生。

参考文献:

[1] 汪汉旗.学生学习行为的课堂观察与思考——基于2011年安徽省高中地理优质课分析[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4(03).

[2] 董君武.改善学习行为 提高学业效能[J].上海教育科研,2009(03).

猜你喜欢
不良行为反复性制度
颈部后伸肌群功能锻炼联合家庭颈椎曲度维持枕对反复性颈椎病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形式主义十大新表现
中学生不良行为的心理分析及对策
农村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与纠正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