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剧《惊蛰》:若是初心未改,多应此意须同

2019-04-19 01:36曾勋辜琪瑶唐佳
廉政瞭望 2019年3期
关键词:自贡市川剧监委

曾勋 辜琪瑶 唐佳

“雷 轰轰,听惊蛰,二月雨水浇花叶,地上甘草转青色,毛虫醒来变蝴蝶,待到九九艳阳天,又是人间好时节。”

“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字,要刻在心里,才真正有力量。”

催人泪下的情节、直击心灵的表演、震撼人心的台词,令观众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在“搭人桥送甘草”“冉启明悔过自新宣读党章”等桥段,不少观众悄悄抹眼泪。

2019年2月18日,由四川省纪委监委指导,自贡市纪委监委、自贡市委宣传部主办的大型廉洁题材现代川剧《惊蛰》,在成都锦城艺术宫揭开神秘面纱。该剧被列入2018年度舞台艺术创作现实题材重点作品扶持项目,并成功入选为2019年度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

“剧中呈现出初心的坚守,揭示出灵魂的滑坡,最后回归到自我的救赎。冉启明在以甘草等一大批共产党员坚守信仰不变的镜子里透视了自己,演绎出坚持与放弃,初心与乱心,忠诚与背弃,让人动容。”一名干部观看完后颇有感触,认为该剧切合了当下时代主旋律,回答了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必将警醒更多的党员干部照镜子、正衣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两个人  两座桥  两个时代

新中国成立之初,共产党人冉启明担任南下工作团分队长。在一次战斗中,他和他的战友们用身体架起桥梁,护送逃婚的童养媳甘草。从冉启明身上,甘草看到了共产党员人性的光辉,她用一生的时间,践行着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忠诚誓言。当年甘草的入党申请书,介绍人冉启明尚未签名就爆发战斗。此后,时光流转,两座桥,两个人,两个时代,两种命运,在血肉丰满的舞台上,相互碰撞,狂澜激荡。

几十年后,已成老领导的冉启明在其负责的工程桥上再遇甘草,还未来得及认出彼此,大桥垮塌,甘草的儿子、孙女因此残疾。画面一转,冉启明离休后,再与甘草相遇。甘草向他讲述当年的那些过往,重新唤起了冉启明的初心与信仰。

故事的最后,冉启明在甘草珍藏了几十年的宝物——当初那份入党申请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对甘草,也是对自己,做出了一个历史性的答复。

两个人、两座桥、两个时代——曾经的带路人与不忘初心的后来者,信仰之桥与腐败之桥,艰苦年代与富足年代……两条线相互对比,相互贯穿。

“《惊蛰》的故事,来源于我的母亲。”据编剧廖时香介绍,他的母亲是大户人家的小姐,当时悄悄跑出去参加革命,当一名文化教员。在参加革命工作的三个月期间,被队长的人格魅力深深打动。

“那个队长是一个北方的大学生,高大、英俊、充满人格魅力。他是母亲心里最好的哥哥,这个哥哥就代表了中国共产党——共产党就是母亲心里最好的。”在剧中,廖时香将自己母亲的经历融入到女二号张几何的角色当中,让教书育人、忠诚不屈的精神传递下去。

“惊蛰的含义就是二月的雨水来了,大地复苏,小草转青,万物都在萌发新意。惊蛰寓意着剧中的冉启明的蜕变,在获取了自我救赎之后,从愧疚中解脱出来,获得了新的生命,也意味着当年的甘草同样得到了新生。”廖时香说,关于剧名《惊蛰》,其实是在突然之间灵光闪现所得,颇具哲思也符合剧中的情节。

众志成城,两年磨一剑

从立项到首演这两年时间里,剧组八易其稿、精心打磨剧本。文化和旅游部、省纪委监委、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以及市委、市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我是一个善于听取意见和修改的人。把自己定位为‘业余作者,做了这个工作,就有责任做到最好,交出去的东西要经得起检验。”廖时香说,从2017年5月开始剧本创作以来,他已经记不起开了多少次会,改了多少次稿,剧中每个人都富有责任感,秉着出精品的精神和毅力把事情办好。

“自贡川剧团,能打硬仗。”四川省文化厅剧目工作室主任、国家一级编剧丁鸣认为,文艺创作不能排斥意识形态与政治导向。该剧兼顾艺术性和政治性,旨在歌颂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而如何唤醒党员的初心,非常有难度,但这部戏做到了。接下来,如何更好地把握细节与分寸,决定着它能走多远。

演员朱梦婷在剧中饰演“小甘草”,她告诉记者,自己在唱功方面还稍显薄弱,因为“主演小时候和长大之后两个人的表演是相映的”,所以压力比较大。国家一级演员、饰演冉启明的刘开逵等老师给予她鼓励、支持。“一遍、两遍、三遍、四遍地排練,在排练的过程中,老师们人特别好,每次都下来跟我讲,别怕,一步一步地来。”

剧中最精彩的部分之一,就是危急时刻南方工作队员们为小甘草搭起的一道“人桥”。朱梦婷称,那个动作的场景只有一根绳,特别高,几乎没有一点儿安全措施。

内心的害怕并没有阻挡朱梦婷把这个角色演好的信念。“就一步一步地去克服,从一开始只能上去站一下,后来再慢慢地走,再慢慢地加一点技巧。虽然我现在还是害怕,可是我还是想以后能够努力把它做得再好一点。”

本剧的作曲廖忠荣对待自己的作品十分严肃、认真,他表示,“川剧一定要给人美的享受,必须要在人物和剧情中,必须要在人物内心世界,喜怒哀乐中进行创作。”整场戏中时空转换的部分就比较难,因为要在单薄的舞台上展现出变化,廖忠荣选择加入了西洋乐, “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弘扬川剧。既是传承,又是创新。”

让《惊蛰》走得更高、走得更远

“从一开始,我们就坚持高标准高质量来打造《惊蛰》,从呈现出来的效果和观众的口碑来看,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自贡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惊蛰》是继《还我河山》之后,自贡市川剧艺术中心推出的又一力作,是自贡市纪委监委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创新推动廉政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文艺精品在廉政教育中的作用,而倾力打造的大型文化项目。

2018年10月29日,《惊蛰》进行了审演,受到了各级领导及专家的一致好评,并根据专家和领导的意见,进一步打磨、提升。11月12日,省纪委监委相关领导在《中共自贡市纪委关于邀请省纪委作大型现代川剧〈惊蛰〉指导单位的请示》上签批“积极予以支持”。

“自贡团不愧是自贡团,能克服各种困难出精品。”在成都首演之后的专家研讨会上,四川省文化厅艺术处副处长蔡凌云表示赞叹,并对该剧提出希冀,“要以十年磨一剑的韧劲来创作作品,继续打磨提升,争取在国家级舞台上大放异彩。”

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李远强则认为,“有争议的戏,才是好戏。”他提出,就剧中的老干部而言,究竟应是灵魂拷问还是灵魂救赎,还需再琢磨。

研讨会现场专家一致认为,尽管还有细节或者艺术手法方面需要斟酌,但这已经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故事。而自贡市川剧艺术中心更是希望,不满足于演出之后的一时效果,而是把它作为一个艺术的珍品加以打磨、修改,让这个戏走得更高、走得更远,为川剧团不断地出人、出戏、出精品、走正步,打下更好的基础。

自贡市一名干部告诉廉政瞭望记者,《惊蛰》从缘起到诞生都离不开省纪委监委的指导帮助与市纪委监委以及市委宣传部的倾力打造。自贡市纪委监委多次参与剧本《惊蛰》的创作和审改,指导剧目排演,积极协调省纪委领导莅市指导剧目创排工作,力求将该剧打造成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精品力作。该剧充分展现了川剧艺术的特点,并且具有极强的思想性与警示作用。

“若是初心未改,多应此意须同。”一名离休干部看完《惊蛰》后感叹,晏几道这句词道出了共产党人的初心。

猜你喜欢
自贡市川剧监委
神奇的川剧变脸
四川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名单(55个)
国家监委、最高人民检察院首次联合发布5起行贿案例
自贡市沿滩区开展在建工程项目季度评比
自贡市:多措并举 力促根治欠薪
自贡市:率先实现欠薪问题线索动态清零
自贡市自流井区(高新区)严厉查处欠薪违法行为
川剧版画传四方
对人性的重新审视与反思:论荒诞川剧《潘金莲》
坚守川剧的后现代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