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故乡出发

2019-04-19 03:23荣智慧
看世界 2019年5期
关键词:珲春乡愁公路

荣智慧

春节期间,走了一段珲乌高速。

珲乌高速全称是珲春-乌兰浩特高速公路,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编号G12,起点在珲春,途径图们、延吉、敦化、吉林、长春、松原、白城,终点在乌兰浩特,自东向西从吉林省贯穿至内蒙古,全长885公里。

珲乌高速的东西段风光很不一样。春节走的200公里西段,是辽阔的松嫩平原。如果向东,就是崎岖的长白山地了。

吉林省人口不多,人口自然增长率极低,即使在春节假期,珲乌高速上也极少有人。“漫长”的旅途上,只有一排排路两旁的、光秃秃的杨树飞速后退,大片大片的深灰色田野上,洒落着点点前一日下过的雪。

这里的天空常常没有云彩,是一片彻彻底底的蓝。巨大的风力发电机背后,地平线似乎触手可及。收割后的庄稼地露出黑色的泥土,又在冬天变得比石头还硬。

“美丽的松花江,波连波向前方。川流不息流淌,夜夜进梦乡。”这是电视剧《年轮》(1992)的主题曲,电视剧根据作家梁晓声的同名小说改编。小说讲的是几位東北少年的成长,他们与共和国同龄,经历了历史的风霜雨雪、沧桑巨变,离开东北之后,才发现青春和故乡蕴藏了一生的热情:“高高的白桦林里,有我的青春在流浪。”

很多美国人都把66号公路作为乡愁的寄托之地。

珲乌高速西段的风景,可能跟美国66号公路的中段比较接近。关于后者的故事远比前者多。美国作家约翰·斯坦贝克的小说《愤怒的葡萄》,记录了主角在66号公路上的遭遇。1960年还有名为《66号公路》的电视剧开播。爵士作曲家鲍比·特鲁普最有名的歌曲叫《在66号公路上找乐子》。

66号公路是贯穿美国的大对角线(从芝加哥一路到洛杉矶),1926年开始修建。很多美国人都把66号公路作为乡愁的寄托之地。

1930年一系列沙尘暴侵袭,一些美国人就是通过66号公路迁至加利福尼亚开拓新生活。经济大萧条时期,人们围绕着66号公路开起了加油站、小餐馆和汽车旅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公路又成了运输军用物资的大通道。等到了50年代,横穿佩恩特沙漠、大峡谷和陨石坑的公路,变成了度假者的首选。

到了80年代中期,州际公路更加便捷,66号公路一度成为历史。不过,人们并不忍心抛弃它。各种修缮和保护一再涌现,总统克林顿签署了国家66号公路保护法案,66号公路再次出现在地图上。

美国人都有移民情结,而乡愁却未必有地方安放。鲁迅的小说《在酒楼上》里,“我”和旧友吕纬甫在家乡的酒楼重逢。他们曾经激情澎湃,如今要面对同样的寂寞和沮丧。梦醒了,如何找到前进的“路”,似乎只有回到原点—故乡,才能深刻领悟。

而返乡寻求慰藉、从故乡重新出发,都必须有所凭借。比如,通畅的公路。

猜你喜欢
珲春乡愁公路
乡愁
乡愁
“播放”音乐的公路
家乡的彩色公路
回头一望是乡愁
中国十大壮美公路(一)
乡愁
Olympic Venue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