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间有味》看盎然有趣的人间

2019-04-19 12:12徐怡
文学教育 2019年4期
关键词:汪曾祺故乡美食

内容摘要:孔子在礼记中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人的生命离不开两件大事:饮食,男女。人类的生存依赖于食物,再也没有什么比食物更普世的了,食物是最好的中介,是无需翻译的语言。汪曾祺告诉我们爱和生活其实就藏在一蔬一饭之间。食材有好有坏,有高低贵贱但是美味是没有高低贵贱的,是代代传承的。用食物勾起我们的思绪,带我们回到记忆里的那个地方,保存童年最原始的味道,学会从平淡无聊的生活中看出一些美来。

关键词:《人间有味》 汪曾祺 故乡 美食

一.乡土本位的小人物意识

汪曾祺的散文没有深奥的主旨,只是在话家常,将他的童年以及经历讲给我们听,给我们介绍各种各样的吃食。汪曾祺先生用美食传达着自己的生活态度,用有温度的文字给人宽慰,带我们发现生活中的小确幸。不迎合商业化的媚俗,不盲目迎合消费者的低级趣味,只是在给人们的生活送去小温暖,对一切事物都抱有感情,用琐碎小事在传递着幸福。他能把最角落的美都挖掘出来展现在世人眼前引起共鸣,将生活中无用之事的美发扬到极致。在他眼里人没有高低贵贱,他将每一个人都放在和自己平等的位置上,甚至觉得一个现代化家庭首先必须做到没大没小。他喜欢去仔细观察芸芸众生,更多地着眼于市井小民的普通生活,他没有文人的架子,总是将食物与市井生活联系在一起,所以他的文章总是很接地气儿,汪曾祺先生真的是极其可爱亲民且富有童心的了。

汪曾祺的文章有浓浓的家乡味道,食物是人们心中的铅坠,通过一份食物可以激活人们的某些情绪和回忆而家乡的味道,童年的味道开启了我们对美食最初的记忆。中国人对食物的感情多半是思乡,是怀旧,是留恋童年的味道。《人间有味》中提到极多的就是故乡的吃食以及由此回忆出的故乡的人和事,只是一些很普通的食物却会让人有亲切熟悉感,因为这些最简单的食物在现代生活中往往是最匮乏的。故乡是每个文人心中割舍不下的,是永恒的主题。在《朗读者》一期以故乡为主题的节目中,余华说到“离开故乡后才发觉,故乡才是我真正的财富。”对于汪曾祺而言这句话同样适用。汪曾祺先生的散文中有意无意的都会出现水的意象,这是由于他的故乡在高邮,他在水乡长大,有些刻入灵魂的记忆,在以后的写作及生活中都会自然流露出来。在离开家乡之后,有些看似平淡無奇的东西便会显得弥足珍贵并且能激发起人们的思维。无论脚步走多远,在人的脑海中,只有故乡的味道熟悉而顽固。小的时候我们想出去,但是长大后又想回去,但是当我们真正离开家乡之后,便意味着我们便再也回不去,再也找不到当初纯真的自己。但是,食物却能把我们穿越时空拉回去。故乡是根,离开故乡以后的很多住所都很难真正安放一个人的灵魂。

汪曾祺的散文给人一种回到过去,置身于幽静的村庄,整个世界充满人情味,所有人晃晃悠悠地在过着安静的慢生活,没有铺张浪费,只是在享受岁月静好。他能激发起读者的共鸣,让一些已经很难见到的美食活在所有人的记忆里,以食物为中介将一代代人联系在一起,用平淡真实的文字感人肺腑。“把语言写花很容易,写得平实动人却很难。”真正的高手他们的文字都直插人心。能写出平实动人的文字其实是秉承心的自由,基于真情实感的流露,是一个人经历和阅历最直观的体现。文字是有生命的,心中怀有爱与善才会去发现美好,记录书写美好。没有真情实感则意味着没有灵魂。

二.从食物入手探究生存美学

把生活过成诗,简单而精致,用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在被食物温暖的时候也在用文字描述着食物去温暖他人。美学就藏在一粥一饭之间,人的大部分灵感都源于食物。汪曾祺往往由食物引出人生哲理,而且毫无违和和矫揉造作之感,恰到好处地引出。他在《人间有味》中说到酱时,便将酱与酱缸文化相联系起来,在说到《卤锅》时又将卤味与消灭个性,强制一致的卤锅文化相扣。由简单的吃食想到意义深远的文化,是基于一颗博爱之心,将眼观放在一个民族的发展变迁上。

汪曾祺先生在《人间有味》中写道“有些东西自己尽可不吃,但不要反对旁人吃。”这就是一种教养,每个人所接受的文化不同,每个地域饮食文化也不同,《舌尖上的中国》中有一句经典台词“无论是靠山还是靠水,劳动者们都有专属于自己家人的美味”,不要随意去评论每个人的习惯,学会站在他人角度去体贴包容他人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养。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所谓“众口难调”就是这个道理。有的地方的人嗜臭。食臭从某种角度上说是一种猎奇心理,但更多的是与当地物产和饮食传统有关。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对于食物,自己可以选择不吃,但你需要去尊重别人的选择权也要去尊重每一份食物。人们口味其实是在不断开放的,并且并不存在什么食物自己是绝对不吃的。不吃只是因为还有别的选择,没有被逼到走投无路,人对食物的接受能力是无限的。就像《人间有味》中写的北京人吃苦瓜,在以前不吃,但是现在吃苦瓜的越来越多。人们对食物接受程度的扩大化其实也反映出整个民族开放程度的扩大化,在巨变的中国,人和食物,比任何时候都走得更快。新的事物不断涌入我们的生活,改变着我们周围世界的同时也改变着我们对食物的认知。汪曾祺先生说“口味单调一点,耳音差一点,也还不要紧,最要紧的是对生活的兴趣要广一点。”是啊,不要自己把自己所有的圈子都固定化,人需要去挑战突破自己,喜欢的东西多了生活才会有乐趣。在瞬息万变的世界,食物也是拓宽我们视野的一种介质。中国人从来没有把自己束缚在一张乏味的清单上,人们怀着对食物的理解,在不断的尝试中寻求着转化的灵感。

三.美食在当今社会的价值

在这个所有事情变得越来越不确定的时代,愈发讲究虚拟化的时代,食物变成了一种亘古不变的稳定介质,美食入口的快慰就是心能安放时的妥帖。有时候,食物比药物更能治愈心病。

在过去的农耕时代,全民主食崇拜,以填饱肚子为主,现在,虽然已经不需要为吃饭而费脑子但是传统农业社会的后遗症依然存在,老一辈的人对食物总是会格外的重视与珍惜。随着社会的发展,吃走向商业化,人们越来越注重调味,而掩饰了事物本身的味道,在重口味的时代,汪曾祺的写的文章给人一种独特小清新之感。如今的美食除了果腹衍生出更大的价值。怡情,从传统劳作上升到了关联着传统价值观,人际关系,生存状态甚至是哲学思考的一个媒介。

美食是反映人心的一种介质,烹饪有着巨大的文化。做菜能看出人心,不用心,做出来的菜的味道总是有缺憾的,不用心,看起来再近的人也是远的。有一千双手就有一千种味道,每个人做出来的食物都有不同的特色,每家人家做出来的味道都具有家族传承的特色,食物中不仅蕴藏着食物本身的味道,还隐藏着一个人的性格和心理动态及漫长历史发展中家族传承的文化。比如《人间有味》中写到“学人做菜很难说有什么特点,大都存起本味,去增饰,不勾浓芡,少用明油,比较清淡。”学人往往比较追求事物本质的东西,回归食物本来的味道,大巧若拙,大道至简,用最简单的烹饪方式以及最少的调味料突出美食文化的核心。每一个群体都会对食物味道有特殊的偏爱,每个家庭食物的味道都隐含着每个家庭的传统。美味的一个瞬间无不用心创造,代代传承,美味是对人心最好的慰藉。

美食是最好的治愈,慰藉疲惫不堪的心灵。返璞归真的生活美学,简约而不简单的美食是人生最平凡的温暖,美食是没有高低贵贱的,最平凡普通的食材往往能做出最好的美味,越是弥足珍贵的美味,外表看上去,往往越是平淡无奇。在农村里生活,最重要的是就地取材,配合四季更替,了解动植物的生态,用最适合的烹饪方式做出简单却深刻的美味。诗经《豳风七月》中写到“六月食郁及莫,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荻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衣夫。”人们日落而息,日出而作,享受每个季节自然生长的植物,只要对自然和时序怀着不变的信任和尊重,都会获得甘甜的回报,这就是最原始的美食文化。收获自己劳作换来的成果,慰藉自己疲倦的身体和疲惫的心灵。

人们懂得用五味杂陈去形容人生,因为懂得味道是每个人心中固守的情怀。人间有味,有美食的味道,有家的味道,有人情的味道,食物是人们心中亘古不变的铅坠。从个体的迁徙,食材的运输,烹饪方式的演变,到人生命运的流转,人和食物脚步匆匆,从未停过。日子,在平淡中生出无穷的趣味,我们在柴米油盐酱醋茶中感受最浪漫的人间烟火,终其一生,我们在寻找的是内心世界的片刻安宁和盛大的一场清欢。

(作者介绍:徐怡,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学生;指导老师:缪军荣)

猜你喜欢
汪曾祺故乡美食
月之故乡
《故乡》同步练习
故乡
美食
没有什么值得害怕的
美食都被玩坏了
故乡常在我梦里
爱逃课的汪曾祺
美食的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