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因素理论在高校辅导员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019-04-19 04:35原飞
科学与技术 2019年14期
关键词:双因素理论高校辅导员应用

原飞

摘要:本课题在阐述高校辅导员管理中面临的主要挑战的基础上,立足于双因素理论,提出了高校辅导员管理的有效措施,旨在促进高校辅导员管理水平的提升,为大学教育活动的开展夯实基础。

关键词:双因素理论;高校辅导员;管理;应用

双因素理论指出人行为动机的激励,主要有保健因素、激励因素。现阶段我国高校辅导员工作实施中存在重要问题,无法满足当前高校高质量发展提出的诸多要求,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我国高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因此,有必要基于双因素理论,分析高校辅导员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通过双因素理论,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措施,促进高校辅导员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为高校发展夯实基础。

1.高校辅导员管理中面临的诸多挑战分析

高校辅导员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作为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参与者,其个人行为及工作能力与大学生息息相关。因此,有必要注重高校辅导员服务管理工作,规范辅导员行为,促使其为大学生管理工作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然而实际情况是当前高校辅导员服务管理中面临主要问题,亟需解决。总结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1部分辅导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部分高校在辅导员安排上,注重教学能力强。对于辅导员录用而言,则是简简单单查看学历是否达到了要求,并不要求其个人实践能力,致使辅导员虽有着活跃的思想,但是个人业务素质缺乏,从而使得实际工作中,无法深入分析原因,与学生管理工作要求有着一定的差距[1]。

1.2缺乏辅导员职业前景

辅导员数量的不断增多,造成其之间的竞争不断激烈,基于此背景,大部分辅导员对个人发展不抱有希望。同时高校辅导员培养缺乏长效机制,通常是市场需求量大,但是培养力度小,没有形成激励机制,促使大部分辅导员在实践工作中无法寻找到存在感,长此以往,会对自身职业产生倦怠,责任感等自然会逐渐流失,最终影响到管理效果[2]。

1.3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亟需完善

职业技术渠道中,并没有辅导员这一类型,也就是说辅导员这一工作岗位,在入职之后,将没有任何晋升的机会。一项工作一旦失去了晋升机会,相当于丢失了成就感,自然会影响到管理工作成效。

1.3缺乏情感关心,凝聚力有待提高

高校管理工作的分派,通常由高校各级领导直接分派,整个过程中,辅导员作为一线管理工作者,各级领导在安排工作时,并没有进行有效交流,忽视了辅导员情感关怀。基于这一情况,辅导员长期工作虽表现优异,但无法得到领导的认可。长此以往,辅导员自身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自然会影响到凝聚力的提高。

2.基于双因素理论,高校辅导员管理有效措施分析

2.1保健因素的应用

首先,高校需提供优厚的福利给辅导员,真正意义上提高辅导员生活水平,完善保障制度。高校各级领导需要从生活入手,切实解决辅导员生活当中的一些问题。因此,可以在政策与福利方面,给予一定的帮助,或者是适当倾斜,突出高校对辅导员的重视度。同时建立专门的辅导员薪酬体系,促使辅导员收入水平与其他岗位教师的收入水平相当,通过这种方式,让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对待[3]。另外,高校需结合市场经济发展形势,设立专职辅导员工资补贴或者是福利,最大限度减少正式编制教师与辅导员工资薪酬方面的差距,促使辅导员在付出劳动之后,能够得到相应的回报。

其次,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高校需为辅导员创造一个硬条件与制度双重环境,同时注重和谐人际氛围的营造。另外,高校各级领导需要在工作中,或者是生活中,与辅导员进行多次交流,及时掌握辅导员心理状况,一旦发现问题,需要高校领导引起高度重视,并结合实际问题,采取针对性较强的措施,帮助辅导员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由此构建一个和谐的上下级关系。更为重要的是在整个工作过程中,需引导辅导员之间进行思想交流,促使辅导员在和谐的人文环境下,不断提升自身工作积极性与奉献精神,由此真正意义上提高工作效率,保证高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最后建立完善、公平、合理的辅导员工作评价机制。高校需建立合理的工作绩效评价机制,促使辅导员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能够不断找到成就感。绩效评价标准的制定(如图1),需要结合辅导员的具体工作内容与任务。考核工作完成之后,为了发挥考核作用,需对一些表现优越的进行奖励,对于表现消极、怠慢的人,需要给予一定的惩罚,由此从制度上保障辅导员工作积极性。

2.2激励因素的应用

首先,加大培养力度。高校理应建立辅导员长效培训机制,引导辅导员将个人精神需求与组织目标的实现融合起来。结合辅导员具体工作内容,开展与之相适应的技能、能力训练,促使其个人能力满足辅导员工作需求。另外,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辅导员流动机制,根据辅导员日常工作表现、个人特点以及专长,不断调整辅导员工作岗位,促使其在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挥出潜在的价值,为提高高校管理水平创造有力条件。

其次,满足辅导员情感需求。情感激励相比其他物质的激励,具有着独特的优势。现实生活中,认可与赞赏方式,是对辅导员工作质量的高度肯定。另外,高校各级领导需注重辅导员的沟通,及时掌握辅导员真实需求,并帮助辅导员满足个人需求,由此激励辅导员工作积极性的提高。

最后,丰富辅导员工作内涵与提高工作难度。高校各级领导人需分配一些具有难度的管理工作,让辅导员独立完成。值得注意的是辅导员在承担工作任务之后,需得到领导授权,参与到管理工作中。另外,不断丰富工作内容,提高工作难度,让辅导员在工作中时刻保持积极的工作热情,促使其在辅导员工作岗位上发挥出自身价值。

3.结语

高校辅导员作为加强与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其队伍建设与发展,直接关系到高校教育的发展。因此,基于双因素理论,从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两个角度入手,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推动辅导员工作提质升级和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为高校思政工作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德.双因素理论在高校辅导员管理中的应用[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28):24-28.

[2]甘霖,鄭玉梅.基于双因素理论的民办高校辅导员工作满意度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18(02):37-41-94.

[3]叶少宝.高校辅导员助理工作有效性探讨——基于双因素理论视角[J].黑河学院学报,2017,8(05):53-55-68.

(作者单位:晋中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双因素理论高校辅导员应用
基于双因素理论的河南省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分析
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双因素理论在我国企业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