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延续性护理对心脏换瓣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影响

2019-04-20 10:09何伟兰廖旭嘉毛素凤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37期
关键词:瓣膜延续性抗凝

何伟兰,廖旭嘉,毛素凤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广东 佛山 528000)

心脏瓣膜置换术为临床中常见心脏手术之一,随着医疗技术不断发展,心脏瓣膜置换术成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变患者的福音,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人工心脏瓣膜分生物瓣膜和机械瓣膜[7],如是机械瓣膜置换需要终生抗凝治疗,人工机械瓣膜为机体异体物质,如不能坚持正确有效抗凝治疗易产生血栓或抗凝过度,此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常见的、严重的并发症。如患者缺乏相关健康知识和依从性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不能正确有效抗凝治疗,对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均造成严重影响[1]。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在患者出院后持续性实施,为探究在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中应用,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效果,笔者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05~2018-01我院住院收治8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进行研究。纳入标准:①患者均在我院同一医疗小组下顺利完成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②向患者讲解相关本次研究和干预方法,获得患者同意,自愿配合进行本次研究,其中如有精神疾病或认知功能障碍等不能配合不纳入本次研究患者中。随机分为干预组(40例)和常规组(40例),干预组和常规组男/女、年龄、文化程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随访,患者出院后主动门诊就诊接受健康指导,包括用药和生活方面指导。干预组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1)建立护理档案:患者出院时,将患者基本信息登记在随访册,包括患者性别、年龄、住址、电话、心脏瓣膜疾病、心脏瓣膜置换情况及术后用药情况。设计以时间为轴线延续性护理干预,出院后每周进行1次随访,连续随访1月,后2周随访1次,连续随访2月,后1月随访1次,连续随访6月。(2)由专人负责随访工作。(3)随访时间:每次随访采用1种方式,包括电话随访、微信群随访、上门随访及患者入院接受随访4种模式,随访均为一对一进行。(4)随访内容:①药物指导:根据患者用药情况,指导按时、规律用药,并向患者详细介绍药物治疗作用、可能产生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及用药过程中饮食、服用其他药物注意事项,确保患者安全、规律用药。②生活及运动的指导:指导患者规律生活,避免熬夜,适当运动如散步,太极等轻度或柔和的运动,指导患者低盐、低脂饮食,评估患者心理状况,采用交流、沟通、安慰等方式,疏导患者不良心理。

1.3 观察指标

(1)不良情绪:出院时、干预和随访3月后,选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护理人员讲解和指导下,患者自主进行评估,每项评分为0~5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越重[2]。(2)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评估问卷(QOL),对患者情感、生理、家庭和社会、功能4纬度进行评分,每项评分0~25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3]。

1.4 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用SPSS24.0统计软件包(SPSS公司,美国)对获得数据分析,年龄、不良情绪评分、生活质量用(±s)表示,t检验;性别、文化程度用x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不良情绪

出院时,干预组与常规组间SAS评分和SD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3月,相对常规组,干预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见表2。

表2 不良情绪评分(分,±s)

表2 不良情绪评分(分,±s)

组别 n SAS SDS出院时 干预3月 出院时 干预3月干预组 40 40.2±3.2 27.8±3.9 38.7±3.8 27.7±4.1常规组 40 41.1±4.6 34.2±3.7 37.9±4.2 32.8±3.9 t值 - 1.0158 7.5294 0.8933 5.7002 P值 - 0.3129 0.0000 0.3744 0.0000

2.2 生活质量

干预组患者情感、生理、家庭和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3。

表3 生活质量评分(分,±s)

表3 生活质量评分(分,±s)

组别 n 情感 生理 家庭和社会 功能干预组 40 22.1±2.1 20.8±3.1 21.0±2.6 19.7±2.8常规组 40 19.8±2.6 18.7±2.4 17.6±3.8 17.6±2.0 t值 - 4.3524 3.3878 4.6703 3.8599 P值 - 0.0000 0.0011 0.0000 0.0002

3 讨 论

延续性护理:延续性护理是通过一系列行动设计用以确保患者在不同的健康照顾场所得到不同水平的协作性与连续性的照护,通常是指从医院到家庭的延续,包括经由医院制定的出院计划、转诊、患者回归家庭或社区后的持续性随访和指导。延续性护理分为3种类型,包括(1)信息的延续:患者的年龄性别,用药情况,疾病住院治疗情况和手术方法等;(2)管理的延续:对患者不断变化的需求做出反应,对患者的健康状况实施的一种连续、一致的管理方法(3)关系的延续:患者与一个或者多个卫生服务提供者之间的一种能够持续的治疗性关系,延续性护理最早起源于美国,针对慢性疾病患者实施,以确保对患者出院后进行持续性管理和干预,提供个性化指导帮助患者及家属提高自我护理能力,以降低疾病相关危险因素。心脏瓣膜置换术是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常见的治疗方法,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需要长期服用抗凝药物治疗,抗凝药物在发挥抗凝作用同时,容易引起抗凝过度出血等相关并发症发生,同时长期用药经济压力等易影响患者用药依从性,进而影响患者长期疗效及生活质量[4]。慢性疾病患者多需要长期服药治疗,患者长期疾病折磨、药物副作用及用药导致的经济负担等情况下,易产生不良情绪,影响患者心理和生理平衡,对患者病情控制有重要影响作用[5]。实施延续性护理后患者能及时得到护理人员的专业指导,尤其对指导患者正确服用抗凝药和指导及时复诊以及预防并发症及不良心理反应不良情绪的疏导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表2和表3结果充分说明了将延续性护理实施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中,对患者不良情绪有积极的干预作用(P<0.05)。延续性护理干预在患者出院时建立健康档案,以时间为轴线实施持续性的、连续性护理干预,由专职护理人员对进行一对一用药、生活指导,同时注重患者的心理干预,提高用药治疗认知度,减轻不良心理,疏导不良情绪,提高患者长期用药的依从性[6]。保持相对健康的机体!

综上所述,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度和用药依从性,从而有效减轻不良情绪,因此,延续性护理措施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P<0.05)。

猜你喜欢
瓣膜延续性抗凝
高分子介入瓣植入,是创新也是颠覆
延续性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防压疮被架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相关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烂”在心里
Mutually Beneficial
中药影响华法林抗凝作用的研究进展
CHA2DS2-VASc评分在非瓣膜性房颤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