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植物资源调查的盐城市区道路绿化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9-04-20 03:03于海耀
园林科技 2019年1期
关键词:盐城市树种绿化

于海耀 李 剑

(盐城市园林科学研究所, 盐城 224002)

城市道路系统是一个城市的骨架,道路绿化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线”的形式广泛地分布于全城,联系着城市中分散的“点”和“面”的绿地,共同组成完整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1]。 良好的道路绿化不仅可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和丰富城市的景观效果,还能够起到调节小气候、减少热辐射、吸粉滞尘、保护路面、改善交通环境等作用,从而给人们的生活出行提供一个安全、优美、舒适、和卫生的环境。

2017 年2 月,盐城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一张网、一桶水、一部车、一片林、一座城”的“五个一”战略工程,以此作为推进“产业强市、生态立市、富民兴市”的强劲抓手。 为打造好“一片林”这个生态屏障,一年多以来,盐城市不断加大城市园林绿化特别是城市道路绿化建设的力度,要求因地制宜的改造、提升道路两侧绿化,重点打造高铁、高架、城市道路等两侧自然与人文景观,做好绿色景观通道建设。盐城市目前正处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时期,道路绿化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一个城市的形象和可持续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 因此,开展盐城市区道路绿化品种利用现状调查、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初步探索发展对策,对于进一步提升和改造城市环境具有积极的实际意义。

1 调查范围与方法

1.1 调查区概况

盐城市位于黄海之滨,地处长江三角洲北翼,是江苏土地面积第一,人口第二的城市。 作为江苏省沿海中心城市,在长达582km 的海岸线上拥有4553km2沿海滩涂及珍禽和麋鹿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盐城地处北纬32°34′~34°28′、东经119°27′~120°54′之间[3],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平均气温14.2℃,历史最高气温39.8℃,最低气温-14.3℃,年降雨量1100mm,全年日照时数为2200~2400h,无霜期210d。

截止2017 年,市区绿地面积6035.46hm2,绿地覆盖面积6477.08hm2,公园绿地面积1883.19hm2,绿化覆盖率42.24%,绿地率39.36%。 初步形成了以251 个公园绿地(主要公园23 个)、1242.49hm2的道路绿化、416.50km 的城市水体自然化岸线、786hm2生产防护绿地以及单位和居住区绿化为主的点、线、面相结合的城市绿地系统。

1.2 调查方法

根据盐城市区绿化状况及行政区划,于2018 年5~6 月对市区15 条主要道路进行了全面调查,调查范围包括行道树或行道树绿带、两侧分车带、中间分车带、环岛、街旁绿地等,分别调查记录植物种类、数量(乔木和大灌木按株数统计;小灌木和草本花卉按德鲁捷的等级标准统计[4],即把多度和盖度结合在一起,划分7 个等级:极多、很多、多、较多、尚多、稀少、单株;草坪未做详细统计)和基本的生长情况。 调查道路包括解放路、世纪大道、西环路、人民路、青年路、大庆路、范公路、盐马路、毓龙路、建军路、开放大道、迎宾路、文港路、沿河路、双元路。

2 结果与分析

2.1 绿化植物组成分析

据调查统计结果表明,目前盐城市市区道路绿化植物共有141 种,分属51 科101 属,其中木本植物122 种,占比86.5%,草本植物19 种,占比13.5%。道路绿化中较多的使用木本植物是比较合理的[5],且也符合节约型绿化的要求,木本植物的适应性强、生命周期长,在遮阴、滞尘、降噪等效果上远远好于草本植物。 在层次结构上,上层遮荫树种以香樟、女贞、栾树、广玉兰、重阳木等乔木为主;中层的绿化植物比较丰富,有观叶的红叶李、红枫、鸡爪槭等,有观果的火棘、枇杷、枸骨等,有景观造型树种如榆树、龙柏、小叶女贞、五针松等,如樱花、海棠、紫薇、月季、梅花等观花类则更为多种多样;用作模纹绿篱的植物主要有红叶石楠、金边黄杨、海桐、法青、八角金盘等;下层地被主要有美人蕉、鸢尾、萱草等宿根花卉以及麦冬、三叶草、酢浆草等多年生草本;攀援类植物,只有爬山虎、野蔷薇、常春藤、扶芳藤、凌霄这5种,且使用频率也不是很高。

在调查的15 条道路中,蔷薇科(Rosaceae)的植物使用的最多,有10 属15 种,其次是木犀科(Oleaceae)(4 属11 种),豆科(Leguminosae sp)(6 属9 种),禾本科(Poaceae)(6 属9 种),榆科(Ulmaceae)(4 属5 种),其余科均小于4 种。 如表1 所示,解放路的植物种类最多有111 种(分属47 科88 属),双元路最少,只有8 种(分属8 科8 属),乔木以栾树、女贞、香樟、重阳木、广玉兰、紫薇、樱花等为主。

2.2 频度分析

根据各植物种类在调查的15 条道路中出现频度的情况,将道路绿化树种的应用频度分为5 个等级。 从表2 可以看出,频度超过90%的植物种有5种,占总种类的3.5%,频度在70%~90%之间的有22种,占总种类的15.6%,其中女贞、银杏和紫薇作为盐城的市树和市花出现的频度还是很高的, 分别为92.9%、78.6%和85.7%。 频度在40%~70%、20%~40%和低于20%的植物分布较为均衡, 分别有37、39 和38 种,在调查中只出现1 次的偶见种有22 种,其中不乏如二乔玉兰、香花槐、红叶桃等观赏价值较高的绿化植物,如能充分挖掘利用,将有效改善现有道路植物景观。

如表2 所示,草本花卉中只有红花酢浆草和美人蕉出现的频次稍高,其余只在个别路段出现,由此可见道路绿化由于其特殊的环境条件和管护难度,绿化植物还是以木本植物为主,而草本花卉因其观赏期短、养护成本高、需经常更换等原因使用较少,大多在节日期间布置在重要路段和节点上作为装饰和点缀[6]。 但草本花卉具有乔灌木所无法比拟的丰富色彩,并且可以丰富乔、灌、草的层次,提高道路绿化的生态效益和景观价值,应在经济投入增加和管护水平提升的条件下,适当增加草本花卉的应用种类和数量。

表1 主要道路植物种类统计表

表2 主要绿化品种频度统计表

2.3 来源分析

从表3 可以看出,盐城市区道路绿化植物以本地种为主,在15 条道路中,本地种比例超过50%的有13 个,占道路总数的86.7%,其中黄海路最高,为65.22%,双元路最低,为37.5%。 在141 种植物中,盐城本地种73 种,占总数的51.77%,国内引进种42 种,占总数的29.79%,国外引进种26 种,占总数的18.44%。结果表明盐城市区道路绿化植物品种来源以本地种为主,国内引种和国外引种为辅,说明本地树种在盐城市区公园绿地中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

结合表2 分析,虽然本地种在道路绿化中占据主导地位,但作为引进种的香樟和桂花应用频度非常高,在调查的15 条道路中有14 条均有应用。这两个树种虽观赏价值较高,且弥补了盐城市常绿树种较少的不足,但因盐城极寒天气、土壤偏碱等原因,致其长势较弱、甚至死亡的现象也常有发生,另外,近几年香樟大规模栽植,樟巢螟的危害也日趋严重,不但影响景观效果,同时也增加了养护成本。建议今后多推广应用如乌桕、合欢、碧桃、月季等观赏价值较高的本地种,构筑物种多样、结构稳定的生态群落,力求突出盐城城市绿化的地方特色。

2.4 观赏特性分析

在城市园林绿化中,植物的选用除了要适应品种的生态要求,还需要充分发挥植物的观赏特性,植物的五大器官,即根、茎、叶、花、果实,在不同的植物身上有着不同的观赏特性和观赏价值,存在观姿、观花、观叶、观果、观枝干等多方面的区别,对于绿化植物的评价最主要的一条就是其观赏价值[7]。

根据调查统计,盐城市道路绿化植物以观叶和观花为主。 观花植物应用最多,共54 种隶属39 科46 属,不同季节都有开花植物,春季开花的植物最为丰富,有紫玉兰、垂丝海棠、紫荆、碧桃等,夏季开花的有紫薇、石榴、合欢、夹竹桃等,秋季开花的有木槿、木芙蓉、桂花等,冬季开花的有腊梅、山茶、梅花等,做到四季有花可看、四季有景可赏。 观叶植物共36 种隶属29 科32 属,从叶色到叶形的利用也充分体现的植物的观赏价值,如红叶石楠、红叶李、鸡爪槭、乌桕等彩叶植物的应用在某些阶段表现出与自然绿色截然不同的色彩,丰富了季相的变化;八角金盘、十大功劳、银杏等有着特殊叶形的植物也为道路绿化增添了一份独特的观赏价值。相比而言,观果植物的应用比较少,而且应用形式比较单一,本次调查只发现11 种,今后应加大观果植物的研究和应用。

表3 各道路品种来源统计

3 存在问题

3.1 物种多样性和乡土植物应用挖掘不深

盐城市处于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区,由于本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孕育了丰富的乡土植物资源,再加上近几年盐城市积极地引进很多适应本市生态环境的植物,使盐城市的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 根据2013 年盐城市生物资源调查统计,盐城市域内共有高等植物172 科613 属1147 种,目前用于城市园林绿化的植物中,乔木有160 种、灌木128种、草本植物265 种、藤本30 种。 但本次调查显示,应用于市区道路绿化的植物只有141 种,只占园林绿化总种类的24%,其中乡土植物利用不到40%,与相对丰富的城市绿化植物资源相比,总体上的利用率还是很低。 由此可见,盐城市区道路绿化现有植物尤其是乡土树种的应用现状还不能较好地体现生物多样性的地方特色。

3.2 绿化结构简单、配置不合理

根据本次调查,城市部分道路绿化结构层次单调,如开放大道、双元路、毓龙路、建军路等路段结构多以单层乔木或者简单的乔、灌双层搭配,花、草及滕本植物应用较少(图1、图2)。植物配置缺乏特色,特别是行道树树种,一般都是单排种植,主要以香樟、女贞、栾树、重阳木等为主,灌木层多见樱花、红叶李、紫薇等,或以红叶石楠、金边黄杨、海桐、圆柏等修剪构成的组团形式居多,地被多为麦冬、三叶草、鸢尾等。这导致各条道路面貌区别不大,主要道路也没有特色树种来表现景观效果,体现不出盐城绿化的特点。

图1 毓龙路

图2 迎宾路

3.3 养护管理比较薄弱

我国城市绿化中普遍存在“重建轻养”的思想,盐城也存在这方面的问题,必然导致绿化资源和资金的巨大浪费。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发现道路绿化养护工作的难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设计与施工的不合理,设计时未能充分考虑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品种、施工时苗木质量把关不严等诸多方面到养护阶段就逐步显现出来;二是养护人员专业化程度不高,年龄均偏大,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养护方法比较简单,养护效率低,尤其是对一些需要精细化管理的品种缺少相应的养护技能;三是存在一定的人为破坏,绿地停车、绿带变菜地、拦腰开路(图3、图4)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花费大量资金和人力建设的绿化遭到践踏甚至大面积损毁。

图3 模纹遭践踏

图4 宿根花卉被破坏

4 建议和措施

4.1 适当丰富道路绿化植物种类,加强乡土树种的开发利用

当前,盐城市正在积极推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生态园林城市、国际花园城市等工作,对绿化的要求不仅要在体量上再创新高,更需体现现代城市对生态建设的重视。 盐城市区道路绿化常绿与落叶树种的比例为5∶11,基本趋于合理,但基调树种和骨干树种的多样性不够丰富,除了香樟、女贞、栾树、重阳木、银杏等乔木外,其他乔木应用较少。据调查统计,盐城市可用于城市园林绿化体系建设的植物种类580 余种,如楝树、乌桕、朴树、枫杨等乡土树种,对养护管理条件要求不严、成活率高、抗逆性强,不会因突发性的自然灾害而大面积死亡,如能充分挖掘利用,能构筑具有地方性特色的城市绿地系统,提高植物资源的生态效益和绿化景观的稳定性。

4.2 合理配置植物,构建丰富稳定的绿化结构

城市道路绿化要强调乔、灌、草的合理搭配,据研究报道,单位面积绿化的乔、灌、草复合结构与纯林、纯草坪相比较而言,其综合生态效益将增加3~4倍[8]。 要减少过去以大树点缀草坪的思想,也不应过分强调乔木的作用,要合理搭配植物,构筑一个结构合理、布置均衡、形式多样、功能完整的道路绿化系统。如本次调查的世纪大道、解放路就注重了绿化树种的合理配置,既有乔、灌、草的合理搭配,又有常绿与落叶的适当比例,品种应用也比较丰富,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乔、灌、草复合结构。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城市的垂直空间,本次调查中,垂直绿化主要应用于建筑物围墙、栏杆以及部分道路桥梁,而市区高架立柱的绿化尚未开展,应充分利用这部分垂直空间,既增加了绿量又能提升城市道路绿化的生态效应。

4.3 完善机制,加强养护管理

首先,要把好设计关,设计人员作为园林绿化的专业技术人员,应熟练掌握植物的生物学特性,科学合理地进行植物的选择和搭配,保证植物的成活率和健康生长,以减少后期养护的工作量和费用。 其次,要提高养护人员的技术和责任心,养护的基本工作是浇水、修剪、除草、施肥等,这些基础工作要求养护人员有一定的责任心,对于需要精细化养护的品种,要开展必要的技术培训,加强新技术新方法的学习,注重平时工作中的经验积累。 另外,还要明确公正、严格的奖励及惩罚措施,用以促进养护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对于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养护队伍是非常必要的。

猜你喜欢
盐城市树种绿化
盐城市扛起使命担当 锻造应急铁军
盐城市开展重点钢铁企业全面体检
基于GC-MS流苏树种子挥发性成分分析
树种的志向
树种的志向
盐城市中级法院和盐城市侨联共同举办涉侨纠纷调解中心揭牌仪式
常绿树种在新疆的应用现状
绿化用女贞树上的果实,可以采来入药吗?
城市绿地绿化种植与养护
建国以来我国历次大规模绿化历程及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