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电子商务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研究

2019-04-20 11:08侯新华魏鼎徐岩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9年10期
关键词: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电子商务

侯新华 魏鼎 徐岩

摘要:生产性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做好产教融合的有效途径。目前校企共建电商生产性实训基地在运行过程中存在多种问题。因此,需要通过建立合理的利益机制、校企持续投入、政府支持等多种途径才能保证生产性实训基地健康运行。

关键词:电子商务;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实施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指出:“鼓励以引企驻校、引校进企、校企一体等方式,吸引优势企业与学校共建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1]。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中明确指出:要促进产教融合,推动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指出: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构建产业人才培养培训新体系,健全产教融合的办学体制机制,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优化专业结构设置,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开展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3]。

从以上可以看出,国家非常重视职业教育,通过顶层设计为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电子商务专业作为与时代联系最紧密的行业,随着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增加,招生规模的扩大,更需要加强校企合作,做好产教融合,建设好电子商务生产性实训基地,使电子商务实训基地在保证学生、学校、企业三方利益的基础上得到良性发展。

1 电子商务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模式

1.1 学校主导运行

学校根据自身人才培养需要,投资兴建校内电子商务生产性实训基地,建成后,一是学校通过成立公司,由本校教师开展公司运营,提供实训岗位,开展实训教学,此种方式因为公司没有盈利要求,实训过程及内容都可控,但也因为公司没有盈利要求,将会导致实训内容及实训岗位与社会需求脱节;二是通过遴选校外优质电商企业,企业免费进驻建好的实训基地,开展基地运营,由校企共商实训教学,此种方式因为企业有盈利的要求,学生实训过程及内容与社会需求相一致,学生技能能够得到大幅提高。但同时可能因企业实际工作影响实训教学不能正常开展。

1.2 企业主导运行

学校通过寻找校外实力强的电商企业,与其签订合作协议。学校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让企业根据自身业务开展状况提供实训岗位,学校选派学生到企业开展实训教学。此种方式下,因电子商务的性质导致单独的电商企业不能提供全部的岗位,现阶段的电商企业中,客服岗位比较多,美工岗位及运营岗位比较少,这样单独企业在一定时间内只能接納部分学生,学校需要与多家企业联系接洽,才能安排完成全部学生的实训教学任务,出现因企业规模、业务、员工素质等因素导致实训教学的安排与企业经营实际状况不相匹配的情况发生。同时由于企业自身发展需要,学校不能主导实训进程,会出现提前或延后实训安排,进而影响学校的整体教学安排,造成教学混乱。

1.3 校企共同主导运行

此种模式下,学校一般提供场地,企业投入技术人员设备,学校与企业共同投资兴建校内或校外实训基地,双方共同管理,权益共享。企业可以利用学校的各类资源,合作发掘校园市场,以降低成本,产生效益。学校可以与企业根据教学及企业经营实际状况,共商教学安排,如在淘宝网的“双十一”、“双十二”,京东商城的“6.18购物节”繁忙期间,提前调整教学安排,企业通过安排培训,让学生提前上岗,熟悉岗位技能知识,做到与企业用人需求相一致,实训教学与企业经营紧密相连,学生通过真实岗位实训,实现学以致用,使学生技能知识能够得到真正的提高。

2 电子商务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2.1 距离培养电子商务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目标有一定差距

高职生产性实训基地建立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培养创新型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学生通过在校期间的教学和实践,根据电子商务不同岗位的要求,培养出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让学生能够毕业就走上工作岗位,满足企业实际需求实现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结合,使学生在求职时更加具有竞争力。但是当前大部分电子商务生产性实训基地因企业规模、业务、人员等方面的限制,提供给学生的岗位大部分都是客服岗位,学生不能接触核心的运营、美工等岗位。这样就造成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大部分来自于课堂教学,而缺乏关键有效的实践环节,距离社会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不能真正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距离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初衷还有一定距离。

2.2 教师参与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的积极性不高

教师主动积极参与是生产性实训基地健康运行的前提条件,也是构建双师型队伍的必由之路。但是由于生产性实训基地产权归属不够清晰明确,导致教师在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实训教学安排上话语权较弱,使学生在岗位实训过程中的技能得不到真正提高;同时在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过程中,由于教师指导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如在网店运营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指导运营而提高企业产品的销量),但是由于分配机制问题,这部分由教师指导学生产生的经济利益不能分配给教师及学生,由此不能体现教师及学生的真正价值,使教师参与实训基地运行经营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基地的运转受到影响。

2.3 企业参与教学过程的意愿薄弱

现阶段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过程中,都是政府倡导,学校主动,企业冷静。企业由于天然的逐利性导致其在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运行过程中必须考虑企业的经济利益,但是学校教学却要求不能考虑经济利益,应该追求公益,校企双方在建立之初的目的就出现了矛盾,在实训基地具体运行过程中,校企双方必须协调好双方的利益。企业如果在与学校合作过程中不能够降低成本产生效益,那么他们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就得不到提高,进而在安排学生参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配合的情况发生,导致学校实训教学不能正常完整的开展,使生产性受训基地的功能得不到真正的发挥。在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过程中,因为双方利益不能很好的协调,产生了很多企业离场的案例。

3 电子商务生产性实训基地良性发展、健康运行的对策

3.1 运行机制建设是先导

在电商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之初,校企双方应该就基地的运行管理确立好基本原则,在实训基地的运行过程中互商互利,不断改进,既要考虑企业的经济效益,也要考虑学校的育人效果,最终实现双方合作共赢。

3.1.1 建立双方都接受的利益机制

利益是校企双方合作的内在驱动力,学校追求的是公益性利益,而企业追求的是经济利益,将二者紧密有效的协调需要校企双方充分酝酿,多方论证,将双方的责、权、利统一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要兼顾教师、学生、企业员工的利益诉求。企业通过经营获得经济利益是实训基地长久发展的前提条件,只有企业持续经营才能为实训教学提供更多的技能岗位,对于电商企业来讲,除了常规的客服、美工、运营之外,还可以根据企业发展要求,提供新媒体运营、文案写作等新兴岗位。学校在参与基地运行过程中,更应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一方面要选派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参与运营,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同时在实训教学过程中要以企业为主,配合企业完成任务,如提供给企业无需报酬的学生资源。在此过程中要建立完善的分配机制,照顾教师及学生的利益。

3.1.2 建立完善的沟通协调机制

在实训基地的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分歧,此时就需要合理的协调沟通机制,相关人员及部门能够迅速响应,及时沟通并解决问题。学校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应该选派辅导员、教师并指定协调负责人,在实训前与企业沟通好学生人数,需要的设备,配合企业做好岗前培训等;在实训教学开展的过程中,不能完全由企业指导,教师应该到场做好协调;实训教学完成后,教师与企业人员一道做好实训工作总结,特别是经验与不足,不断改进。对企业来讲,前期应该邀请学校教师做好企业人员参与实训教学的培训工作,让企业人员懂得教学的基本规律、教学基本方法及学生的基本情况。

3.1.3 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

完善的规章制度是实训基地持续健康运行的必要条件。在建立规章制度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企业的因素,特别是企业的管理理念及管理制度。要将企业的工作规范、管理流程等作为学生应该知晓并遵守的规章制度,使这些规章制度融入整个实训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通过实训了解企业的管理方式,对自己将来所从事的职业岗位有一个深入认识,提前适应职场生活。

3.2 双方持续投入是关键

电子商务专业领域的技术、知识日新月异,更迭速度很快,需要校企双方长期关注并持续投入,包括人力、物力及财力资源等,这样才能使实训基地的运行跟上社会的需要。

3.2.1 學校投入

对于学校而言,学校不应该再投入新的资源,如果有这样的思想,那么实训基地的运行是不成熟不健康的。在基地运行过程中,学校首先应该加强双师队伍的建设,选派师资在一线电商发达地区企业去学习新技术新知识,同时也要利用师资培训,让教师将电商领域最新的发展方向带回基地,指导电商实训基地运行;其次应该利用学校资源为企业争取各类优惠政策,如政府发展电子商务的资金政策支持,联合企业申报各类课题等;最后学校应该争取各类电商培训,将培训放在实训基地,扩大实训基地的影响力。

3.2.2 企业投入

对于企业来讲,企业应该利用自身优势,集中精力解决好产品供应链问题,在这方面,企业相对于学校而言,优势比较明显。对于人力资源,设备更新等问题,企业应该与学校协商解决,如可以考虑招聘技能比较熟练的学生兼职人员,减轻人员招聘压力,同时也是对学生的一种激励。这样企业才能获得比较优势,持续盈利,具备持续发展的动力。最终联合学校,建成共享型实训基地。

3.3 政府支持是保障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指出:在开展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基础上,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对进入目录的产教融合型企业给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并按规定落实相关税收政策。国务院、教育部等近年来出台很多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文件,但是对于突破产教融合这个难点和痛点,还需要加大力度。

3.3.1 政府加强校企协调

学校除了自身要努力拓展企业外,政府应该发挥自身的权威性与公信力,根据当地产业发展状况及学校专业设置情况有针对性的统计那些有意愿进行产教融合的企业,将这些企业推荐给学校,由学校主动联系洽谈合作事宜。

3.3.2 政府应该落实产教融合

如前面提到的对进入目录的产教融合型企业给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包括税收优惠政策,需要政府会同相关部门认真研究,提出具体措施。让企业主动参与当地的产教融合,构建区域共享型生产性实训基地,促进实训基地健康运行。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2017-12-05)[2017-12-19].http://education.news.cn/2017-12/19/c_129770131.htm.

[2]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2019-1-24)[2019-2-20].https://www.chsi.com.cn/jyzx/201902/20190220/1766188656.html.

[3]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2019-2-25)[2019-2-27].https://news.ruyile.com/r22765/.

[4] 杜中一.高职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2015,35(3):111-114.

[5] 杜训柏,胡杰,廖华.利益平衡视角下产教融合生产性实训基地共建共享机制研究[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4(4):51-53.

猜你喜欢
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电子商务
基于后勤资源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研究
中等职业学校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实践探索
以“三赢”为导向的校企合作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机制研究
浅谈输配电线路运行与维护管理措施
秦山第二核电厂电气厂房冷冻水系统(DEL)运行分析
高职物流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的研究与实践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