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要素只为更精细

2019-04-21 13:21文/李
质量与标准化 2019年12期
关键词:杆件城市道路整治

文/李 攀

2015年,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提及“城市家具”,这是“城市家具”作为新名词,第一次在中共中央国务院文件中得到正式确认。

2019年8月1日,上海发布、实施全国首个《市政道路建设及整治工程全要素技术规定》,为所有“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市政设施提供翔实的建设设计指南,对上海城市家具的设计和摆放提出要求,并创新性提出“做减法、全要素、一体化”原则。“做减法”是指多通道合一及多井合一、多杆合一、多箱合一;“全要素”包括规划、设计、建设、养护、运营、管理的全要素,以及涵盖地下、地面、立面等全要素;“一体化”是指设施一体化与街区氛围和景观的协调一致。

为配合《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市政道路建设及政治工程全要素技术规定》提出了道路废物箱设置建议(比如:废物箱应放置在设施带内,中心距人行道路边缘0.45m;公交站台、过街横道线进出口应设置废物箱,与综合杆相距至少1m等等),从地上、地面、地下三个维度为城市街道减负。

这些细致入微的提法,均是城市精细化设计的体现。其中,对城市综合杆箱的整治,已经初见成效。

综合杆初露峥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管理对路侧设施的需求不断提高。在路侧设施迅速增设的同时,城市道路杆体数量繁冗、类型多样、分布无序的问题日益突出,杆件的数量和密度已严重影响市容环境和城市形象。加强路侧杆件管理,控制杆件数量,寻求集约化、精细化管理的新思路,是城市管理部门面临的新课题。

从2018年的夏天起,许多市民朋友发现,不少路段杂乱的架空线消失了,走几步就不得不绕行的各种杆子也被陆续拔掉了,绿树掩映的林荫马路也不再被或白或灰的“大挑臂”争夺眼球,取而代之的是简洁低调的综合杆。路边的各种箱体,也被逐步减量,甚至迁移到近旁的绿化带里。于是,视野变通透了,人行道更适合漫步了,同时,综合杆上各种新型的感知设备,也让这座城市更加易于“阅读”了。

这得益于上海市正在开展的合杆整治工作,搭载多部门、多类型设备设施,将路灯、指示牌、红绿灯、监控探头等杆件集成整合的城市道路综合杆,是道路附属设施集成化布设的载体,为城市道路集约化管理和智慧化服务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在改善城市景观的同时,实现了城市道路公共空间附属设施的集成运维。

高效整治标准先行

2018年,合杆整治工作在上海启动,这也是国内外首次在公共道路大规模实施合杆技术。为高效推进实施工作,合杆整治技术团队制定了“标准先行、因地制宜、综合配套”的技术方针。

2018年3月8日,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牵头编制的《上海市道路合杆整治技术导则》正式发布,该导则在参考国内外案例和有关标准规范的基础上,紧贴上海道路设施实际情况,为上海市合杆整治提供了技术指导。

在综合杆设计过程中,技术人员多次对实施路段进行周密的踏勘调研,并组织征询相关权属单位的意见和需求,在“能合则合”的基本原则之上,因地制宜开展“一路一方案”乃至“一杆一方案”。

例如2018年6月—7月实施的浦东新区世纪大道合杆整治项目,就是第一个采用“一杆一方案”设计方式建设完成的合杆整治项目。

世纪大道是浦东新区知名的东西向干道之一,被誉为“东方的香榭丽舍大街”。合杆路段全长4.6km,原有杆件942根。根据位置分布和功能需求,将其中的182根杆件合并为69根综合型灯杆。由于道路断面复杂,建设规模大,给合杆整治设计带来了不小的难度。

同时,世纪大道作为区域标志性道路,除了对道路交通的严密监控外,对重点建筑、重点涉政设施及密集人流的安防监控要求也很高,因此对沿线公安、交警等部门的设备排摸、对接也是此次项目设计的重中之重。为了在以上复杂的条件下尽可能落实设计意图,技术团队决定采用“一杆一方案”,成就了世纪大道合杆整治项目整个建设过程的高效率、高品质。

目前,在全市已实施的超过200 km的合杆道路上,平均合杆率达到了68%,诸多被架空线和杂乱杆件困扰多年的路段,终于清爽了。

上海特色的全要素街道

城市道路综合杆系统的实施,从基础设施“工程”入手,实现“合杆、合管、合箱”全体系设施整合。前端有综合杆,后端有综合箱,其间排好了综合管道——综合杆系统,为将来智慧设施的加装实施和换代升级准备了“充分必要条件”。对城市道路来说,可谓“综合杆架好,任我智慧行”。

合杆整治,与架空线入地、城市综合管廊、综合井、车行与人行系统、城市家具的标准化更新等工作,共同构建了全要素、一体化的城市道路空间。在不久的将来,市民可以穿行在具有鲜明“上海特色”的全要素、一体化的街道中,举头仰望晴朗的蓝天,俯首踏行畅通的步道,不再有杂乱的井盖沉陷让自行车步步惊心,不再有随处占道的箱体让行人无路可走。

合杆还将用新型感知技术和综合管理机制,把传统的仅用于行车、走人的“纯承载”道路升级成“可感知、有思维、泛连接、云统筹”的全要素、一体化的城市道路感知服务空间。同时,以网格化遍布的方式,满足特殊地区道路、广场等公共区域典型警情事件监测预警需要,服务国家安全和区域安全。

城市道路合杆整治工作,是在城市公共空间中落实“数字中国”和“美丽中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承载着习近平总书记“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的重要嘱托,实现了上海城市家具新式摆放组合。

猜你喜欢
杆件城市道路整治
城市道路拓宽改造设计探讨
笃行不怠 奋力深化提升三年专项整治
考虑节点偏差、杆件缺陷与偏心的单层三向柱面网壳稳定性研究
“六乱”整治绘就宜居底色
沁水县端氏镇『六乱』整治不松劲
城市道路照明电气设计常见问题探究
城市道路清扫之我见
基于临时支撑结构的杆件初弯曲对其轴压性能的影响
城市道路及设施的维修养护技术
中心受压杆件的承载力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