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用春大豆—单季稻—兰溪小萝卜”高效轮作模式

2019-04-22 03:03陈朱侃胡海超蒋红旗哀嘉彬黄洪明吴美娟
蔬菜 2019年4期
关键词:菜用小萝卜兰溪

陈朱侃,胡海超,蒋红旗,哀嘉彬,黄洪明,吴美娟

(1.兰溪市农作物技术推广站 ,浙江 兰溪 321100;2.兰溪市赤溪街道农技站,浙江 兰溪 321100)

兰溪市地处浙江中西部,钱塘江上游,全年温光资源丰富,雨量充足,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兰溪小萝卜是当地特色品种,主要用于加工咸水萝卜,一般在水稻收获后的秋冬季栽培。“单季稻—兰溪小萝卜”[1]是当地传统种植模式。兰溪小萝卜采收结束后,次年1—5月土地基本处于闲置状态,土地利用率较低。近年来,由于菜用春大豆上市早,售价高,效益好,其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为充分利用土地和温光资源,提高全年生产效益,我们在“单季稻—兰溪小萝卜”种植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了1季菜用春大豆,形成了“菜用春大豆—单季稻—兰溪小萝卜”生态高效种植模式。相较传统模式,2016—2018年其年平均增加经济效益3.84万元/hm2。该模式适宜在兰溪及类似地区推广应用,特此介绍该种植模式,以期为广大种植户提供参考。

1 茬口安排

菜用春大豆采用地膜加小拱棚直播栽培,2月中下旬播种,5月中旬开始收获;水稻根据前作收获期,4月下旬到5月初适期播种,菜用春大豆收获后及时移栽,9月中下旬收获;兰溪小萝卜在水稻收获后及时播种,播种35~40 d后开始分批收获(表1)。

2 模式特点

该模式粮蔬搭配,1年3熟,土地利用率高,温光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显著提高了农田综合生产效益;同时,通过种植1季水稻,实行水旱轮作,减轻了病虫害的发生,既有利于各季作物高产高效,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又利于后作兰溪小萝卜应用稻田免耕栽培技术,改善兰溪小萝卜的品质,发展前景广阔。

3 模式效益分析

据调查,2016年应用该模式种植的菜用春大豆5月18日左右开始采摘,最高收购价1万元/t,平均也在0.7万元/t左右,平均产量为7.98 t/hm2;2017年最早在5月15日开始采摘,最高售价为1.2万元/t,之后随采收上市数量增加,价格逐步下降,至6月上旬收获结束基本稳定在0.4万元/t以上;2018年最早采收期在5月12日,最高收购价为1.1万元/t。根据近些年的情况来看,菜用春大豆在5月份采收,价格相对较稳定,效益较好。

单季稻产量及效益相对稳定,产量一般在0.75~1.00 t/hm2,产值一般在2.55万~3.00万元/hm2。

兰溪小萝卜是兰溪市1个地方特色品种,主要用于加工腌制水萝卜,一般收购价格为1 200~1 800元/t,产值一般在3.00万~3.75万元/hm2。

相比传统的“单季稻—兰溪小萝卜”模式,“菜用春大豆—单季稻—兰溪小萝卜”模式2016年至2018年年平均产值分别增加3.01万元/hm2、4.42万元/hm2和4.10万元/hm2。增加1茬菜用春大豆,尽管每公顷生产成本分别增加了2.18万、2.31万、2.39万元,纯收入却分别增加了3.01万、4.42万、4.10万元,效益提升显著。

4 关键技术点

4.1 菜用春大豆栽培技术

4.1.1 选用良种

选用沪宁95-1、春丰早等优质高产的菜用春大豆品种,以提高品质和产量。一般每公顷需准备种子75~100 kg。在播种前7 d晒种1~2 d,可提高种子出苗率。

4.1.2 适时播种

田块准备:播种前5~7 d进行化学除草,播前划畦,一般畦宽(含沟)以1.5 m左右为宜。

开播种沟:化学除草后在前作畦上开播种沟。

播种:播种时如土壤过于干燥,可在播种前1 d灌水,以灌半沟水为宜,让水分自然渗透到畦面。种子播在播种沟内,每畦播4行,播种株距18~20 cm,每公顷播12万~15万穴,在田角播种部分种子作备用苗。

施肥:播种后及时施肥,将肥料撒施在种子之间,避免种子与肥料直接接触,以防烂种,影响出苗。一般每公顷用进口复合肥250~300 kg。

覆土:播种并施肥后覆土,注意覆土不宜过厚,以免影响出苗。

化学除草:老棵大株杂草人工割除后用禾耐斯或乙草胺进行化学除草,要求喷雾均匀且细,并用足水量。

表1 菜用春大豆高效种植模式茬口安排

覆盖地膜:播种覆土并施用除草剂后及时覆盖地膜,采用双膜覆盖时再搭架覆盖小棚膜。覆膜后清沟、将沟土压在膜四周,以防风吹掀膜,影响保温效果。

4.1.3 田间管理

破膜放苗:出苗后视天气情况及时破膜放苗,以防遇高温伤苗;避免在冷空气即将来临前破膜放苗,防止出现冻害。遇晴朗高温天气要及时揭小拱棚膜通风,始花期开始通风炼苗,不可在中午高温时段揭膜。做好棚温管理,当日平均气温高于20 ℃时撤去小拱棚。

追肥:苗肥视长势分2次进行,每次施用尿素40 kg/hm2,对水浇施,土壤肥力较好的田地,苗肥可不施或减少施用量。花荚肥在开花初期施用尿素75 kg/hm2。另外,适当增施硼肥和钼肥可提高春大豆的产量及品质,可结合苗肥施用,也可叶面追施。

加强田间管理:一是破膜后及时查苗补缺;二是做好清沟排水工作,以防渍害;三是如土壤过干,可适当灌水,以灌半沟水为宜。

4.1.4 病虫害防治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原则进行病虫害的防治。虫害上主要做好地下害虫、蚜虫、斜纹夜蛾的防治工作;菜用春大豆病害较轻,主要是白粉病、霜霉病及病毒病,可选用对口农药进行防治,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4.1.5 采收

5月中旬,豆荚籽粒饱满后,及时分批采收鲜豆荚。

4.2 单季稻栽培技术

菜用春大豆收获后及时清理残留的秸秆与地膜,对大田进行灌水,然后翻耕整理田块。单季稻主要选用生育期适中、产量高、品质优的良种,例如“中浙优8号”“丰两优香1号”等。于4月下旬到5月上旬适期播种,采用叠盘暗育秧、旱育秧技术培育壮秧,或采用机插育秧,春大豆收获后及时移栽。单季稻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参照常规水稻种植。

4.3 兰溪小萝卜栽培技术

4.3.1 播前准备

种子准备:采用兰溪小萝卜中“兰溪牛舌头”品种,每公顷大田准备种子25~40 kg。

田地准备:播种前7~10 d进行化学除草,如9月份出现连续干旱情况导致田土过干,可先灌水,等田土充分湿润后播种[2]。

科学施肥:根据播种田块土壤肥力,每公顷用进口复合肥225~300 kg、硼砂15 kg,全田撒施。

4.3.2 适时播种

按田块面积准备好种子,适时均匀播种;最好先划好畦,定畦定量均匀撒播,以确保播种均匀一致。

4.3.3 田间管理

采用机械或人工开沟,人工开沟要求覆土均匀,土块碎细。播种覆土后进行化学除草,要求确保喷雾均匀细致。畦面用稻草进行覆盖,一般覆盖厚度在3~5 cm。若出现连续干旱情况,导致田土过干,可灌跑马水,具体以灌半沟水,让其自然湿润为宜,尽量不要大水漫灌。同时如遇长期阴雨,要做好开沟排水工作,以防田间积水涝渍。

4.3.4 病虫害防治

主要做好蚜虫、斜纹夜蛾、菜青虫的防治工作,采用低毒高效农药,不可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确保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

4.3.5 采收

视小萝卜生长情况按照企业收购标准分期分批采收,一般以肉质根单根质量25~40 g为宜,避免小萝卜过大影响收购价格。

猜你喜欢
菜用小萝卜兰溪
我们是“小萝卜苗”
外源褪黑素对菜用大豆残留百菌清和多菌灵降解的影响
畅游“水乡古镇”
太谷任村乡:小萝卜做成大产业
兰溪模式 从“云里雾里”到“胸有成竹”
青扁豆-菜用豌豆套作丰产栽培技术分析
新时代的治水实践——福建莆田木兰溪建造“生命共同体”
倔强的小萝卜
菜用睡莲栽培土壤和灌溉水铅、汞及镉安全指标验证试验
国内菜用大黄研究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