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产学研协同创新持续性实现路径研究

2019-04-22 07:15吴先聪
科技视界 2019年6期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协同创新持续性

吴先聪

【摘 要】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实现多方资源整合,提高经济实力最为常见的一种方式。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整体呈现欠发展状态,而且各个地区产学研創新持续性能力呈现不均衡态势。本文选择我国产学研创新持续性能力较为薄弱的西部地区,结合西部地区的研究现状,并引入产学研协同创新典型案例,具体分析西部地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实现路径,以期对西部地区产学研协同创新持续性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协同创新;持续性;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06-0123-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06.045

【Abstract】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of industry,University and research is the most common way to realize multi-resources integration and improve economic strength.The synergistic innovation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University and research in China is underdeveloped.There is a gap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model and other countries, and there is no effective innovation sustainability model.At the same time, the sustainability of industry, University and research innovation in various regions of our country shows an unbalanced trend. This paper chooses the western regions where the sustainability of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innovation in China is relatively weak, combines the current research situation in the western regions, and introduces typical cases of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and specifically analyses the realization path of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n the western regions, with a view to providing valuable reference for the sustainability of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n the Western regions.

【Key words】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operation;Collaborative Innovation;Sustainability;Path

0 引言

创新已经成为从知识的产生到知识产品商业化各个阶段相互联系不可缺乏的重要动力。许多国家正在通过构建一种“知识经济”来提高经济综合实力,而产学研协同便是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方式。产学研协同是指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三大创新主体依靠政府、金融机构以及其他中介机构等的共同支持下,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冯海燕,2014),其核心是通过创新主体间的优势互补和有效协同以产生单个主体无法实现的整体协同创新效应,实现强大的经济推动力(洪银兴,2014)。然而,目前我国企业、高校以及科研院所之间的协作能力并不强。我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我国成果转化率将近25%,而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达到80%以上(蓝晓霞,2014))。由于企业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科研成果和技术创新只能停留在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实验室里,真正实现产业化的则更低。

一直以来,由于地理位置以及先天条件的不足,西部地区管理相对落后,技术、人才、资金等资源短缺。企业尚未成为创新主体,高校与科研机构的研发能力也较弱,导致产学研各方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协同创新体系不健全。因此,实现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可持续跨越式发展,就必须补好西部这块“短板”。

1 西部地区产学研协同创新现状分析

1.1 国内外产学研协同创新现状

20世纪末开始企业创新更多地专注于机构内部的核心研究,而将基础研究等剥离给高校以及研究机构(饶燕婷,2012),形成了一种企业、高校以及研究机构协同创新的趋势。美国大学与研究机构愈来愈多地参与商业研究,中小企业也渗透到高校以及研究机构中,各方协同创新效用显著(Qu,2017)。此外,大多数欧洲国家成立技术转移办公室(Technology Licensing Offices,TLO)以及通过建立商业计划、知识产权保护等途径促进大学研究成果的商业化。日本于1998年实施TLO法律以及相关法案的引入都对产学研的协同创新提供了政策支持(菅利荣,2012)。

中国产学研起步比较晚,但在近些年取得了很好的发展。本文利用2012-2016年的数据[1]分析可知,企业、高校以及研究机构发表的国内论文总数中,高等院校发表的数量最多占比64.7%,企业发表的论文数量最少,但是企业发表的国内论文数量近年来增长速度较快。全国R&D经费总体较为集中在试验发展,占比为总R&D经费支出的84.6%。具体来讲,高等院校注重基础研究以及应用研究,占比为87.4%。研究机构和企业则更加注重试验发展,其中,企业R&D经费支出中试验发展更占到97.1%。

1.2 西部地区产学研协同创新

国际上通常采用R&D活动的规模和强度指标反映一国的科技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地区的R&D水平,体现着一个地方的竞争力。因此本文也用这个指标分析西部产学研协同创新现状。从总的地区分布看,企业R&D经费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呈现较低水平,与东部平均水平想比相差甚远,甚至西部大部分省份及自治区落后与全国平均水平。2016 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企业 R&D 经费分别为 7484.4亿元、1896.9亿元、1141.9亿元和421.4亿元,所占比重分别为68.4%、17.3%、10.4%和3.9%。结果说明,我国西部地区产学研协同创新水平较东部地区仍然呈现落后水平。西部地区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持续性,加强R&D 经费以及加大R&D人员投入俨然是当务之急。从西部地区内部来看,四川、陕西、重庆以及内蒙R&D经费支出较高,且增长比例较大;西藏、青海以及宁夏在R&D经费支出上呈现极低的水平,增长迟缓。这也进一步表明西部地区整体科技竞争力较弱,且西部地区各省市内部科技发展情况相差较大,竞争实力悬殊。

本文通過对创新投入和产出综合分析了西部地区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力。分析认为可以西部地区划分为三个类别:第一类,四川、重庆以及陕西三省;第二类,西藏、青海、宁夏以及新疆四省;第三类,除却前两种类别涵盖的省市剩下的五个省市则居中等水平。

2 产学研协同创新持续性模式与路径的案例研究

2.1 案例简介

2010年,北京理工承担了“高等学校推进产学研用结合改革试点”项目,通过组建学科性公司来探索高校自主转化科技成果的新思路,有效解决了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实现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并行。这个项目实现了兼顾高校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形成了全新的高校产学研创新体系,提出了产学研协同的股份制学科性公司模式的创新思维。

2.2 案例创新模式分析

北京理工大学雷科公司产学研协同创新最显著的亮点是成立学科性公司。学科性公司摆脱了像高校一样的制度束缚,各方主体可以高效地、充分地发挥创新能力,同步实现创新成果地转换。通过对西部地区以及我国产学研协同发展水平的探究,制约我国西部地区产学研协同发展的一大因素便是创新能力发挥和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问题,成立股份制学科性公司是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力提升的一种有效方式。北京理工大学雷科公司产学研协同创新项目的第二大亮点就是股权激励政策。雷科公司的股权激励政策很好地解决了不同利益主体间利益取向不同所产生的问题,让教师能够以科研成果分配到股权,极大的调动了教师科研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另外,北京理工大学提出的通过校内的二次分配制度,建立了对各学院以及各参与的学科组的股权激励,既保证了各参与方的利益也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学科性公司带来的体制变化,为其长期发展提供了根本保障,也为产学研协同创新持续性增添了强劲动力。

2.3 案例总结

学科性公司是北理工探索通过建立一种产学研师的合作模式,来实现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一种新思维,是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最密切的合作技术创新模式,是实现产学研同步优化的新体制。更是一种新时代背景下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可持续能力行之有效的运行模式。在我国西部地区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可以充分运用这种模式,并从中结合西部地区的特点,为西部地区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以及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动力。接下来将会结合案例以及西部地区产学研现状,分析西部地区产学研协同创新持续性实现路径。

3 产学研协同创新持续性实现路径探究

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根据西部地区地理位置、发展现状等的特殊性,因地制宜,通过借鉴产学研协同创新典型案例,提出实现西部地区产学研协同创新持续性的路径。

3.1 以企业为主,组建股份制学科性公司模式

学科性公司是高校为解决其科技成果转化难、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脱节等难题所进行的一次大胆尝试,是对传统产学研体制机制的跨越式创新。但是,要以企业为主组建股份制学科模式的公司,因为企业比高校更清楚社会需要什么、如何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而且企业也更需要推出创新产品。股份制学科公同实行股权激励政策,充分利用高校资源,保证了校内参与主体的利益,为学科性公司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也为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提供了契机。在学科性公司后续的发展中,要建立有效的团队管理机制,培养一支高水平、极具创新性的优秀科研团队。最重要的是,在进行产学研协同创新建设中,要充分发挥学科性公司的优势,建立高效的信息技术科研平台,并在物质基础上提供优厚待遇,吸引并留住国内外优秀人才,是产学研协同创新持续性的保障。

3.2 整合产学研各方资源,建立创新型科技园区

科技园是高校和科研院所服务地方的一大重要窗口,启动大学科技园建设,积极鼓励学校师生科研成果转化,引进具有一定创新意愿和创新能力的企业入驻科技园,加强科研成果的创新型与实用性,与学校开展产学研合作“零距离”。产业科技园的建设也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另一大举措(曹霞和刘国巍,2015)。以产业为依托,秉(下转第19页)(上接第124页)承“术业有专攻”的理念,促进产业纵向发展,使科研成果与社会需求一致,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

3.3 补短板,助力西部地区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

中国西部地区地域特色浓郁,开发潜力巨大,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资源网是西部地区提高科技竞争力的重要实现形式。通过对西部地区产学研协同创新现状研究,对西部地区产学研现状分为三个维度。第一梯队以重庆、四川、陕西为代表,第二梯队以云南、贵州为代表,第三梯队以西藏、新疆、青海为代表。产学研合作创新项目要以市场和企业需求为合作前提整合各方资源,在各领域开发高附加值、高品质的产品,并且开展原创技术研究,引领产业新趋势,塑造规模经济。加大对第一梯队的产学研合作项目的建设力度,第一梯队拥有大量的高校数量,有更多的机会和能力实现产学研协同创新。对于地处第二梯队的地区,产学研合作项目的开发是促进该地区快速发展的契机,应利用地区优势和特色,努力开发产学研协同创新项目。第三梯队地处偏远地区,经济发展势头不强劲、动力不足,高校和企业较少,资源缺乏,需要政府出台一些政策扶持第三梯队,给他们提供平台和资金从而创造机会实现产学研协同创新。

4 研究结论

本文利用《国家统计年鉴》和《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2-2016年的数据分析了西部地区各省产学研协同创新现状,结果显示我国西部地区产学研协同创新水平呈现较弱的水平。要实现我国西部地区创新人才地培养—高校科研成果地转化—企业“消费端”地建设联动持续地创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西部地区在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可持续性建设中起决定性作用,补好产学研这快短板是我國产学研协同创新均衡发展的重要关口。高等院校以及研究机构走好创新的第一步,夯实基础研究。同时,企业以市场为导向,面向市场走好协同创新的第二步,在产学研协同创新者中对接科研与市场,使之满足国家经济文化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本文的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和《国家统计年鉴》.

[2]冯海燕.高校与企业产学研合作机制创新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4(08):74-78.

[3]洪银兴.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科学,2014(01):56-64.

[4]蓝晓霞.美国产学研协同创新保障机制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04):146-151.

[5]饶燕婷.“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内涵、要求与政策构想[J].高教探索,2012(04):29-32.

[6]Qu Qunzhen,Wang Wenjing.Current Situation and Mode of Talent Training in Marine Cultural Industry Based on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of Governments,Enterprises,Colleges,Scientific Institutions and Users[J].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2017,8(03):32-35.

[7]菅利荣.国际典型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2,6(05):6-11+32.

[8]曹霞,刘国巍.资源配置导向下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协同演化路径[J].系统管理学报,2015,24(05):769-777.

猜你喜欢
产学研合作协同创新持续性
云创新助推科技型中小企业构建持续性学习机制
持续性迭代报道特征探究——以“江歌案”为例
产学研合作模式下地方高校科研成果培育研究
产学研合作的主要制约因素研究
关注持续性感染,提高生活质量
更绿色和持续性螯合剂GLDA及其应用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