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治理风暴
——我国集中开展失信问题19项专项治理扫描

2019-04-24 03:28刘梦雨吴限
中国信用 2019年4期
关键词:信用专项领域

◎文/本刊记者 刘梦雨 吴限

2018年8月1日,中央文明委印发《关于集中治理诚信缺失突出问题 提升全社会诚信水平的工作方案》,提出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社会普遍关注的19个领域,开展经济社会领域失信重点问题专项治理,力求全面提升社会诚信水平。各有关部门或结合既有工作加大整治力度,或重新梳理失信行为和个人重拳出击,数箭齐发,集中开展19项专项治理。一场整治失信的“硬仗”就此打响。

—题记

最高法建成网络查控系统,着力解决查人找物难题,会同60家单位采取11类150项惩戒措施,让失信被执行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去年拘留“老赖”50.6万人次,限制出境3.4万人次。

国家发改委、交通部、公安部三部委发布《关于开展交通出行领域严重失信行为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分两个阶段在公路、铁路、民航、水运、城市交通等多个领域开展交通出行领域失信专项治理,治理对象既有企业也有自然人。

国家发改委连续发布13批涉金融领域黑名单,涉及严重失信债务人、非法集资个人、严重失信 PEVC 企业等,累计涉及失信企业或个人5200余家,并会同21个部门开展联合惩戒,旨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推进涉金融领域信用体系建设。

......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7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对突出的诚信缺失问题,既要抓紧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又要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惩戒机制,使人不敢失信、不能失信。

2018年8月1日,中央文明委印发《关于集中治理诚信缺失突出问题 提升全社会诚信水平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提出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社会普遍关注的19个领域,开展经济社会领域失信重点问题专项治理,力求全面提升社会诚信水平。各有关部门或结合既有工作加大整治力度,或重新梳理失信行为和个人重拳出击,数箭齐发,集中开展专项治理活动,把“焦点”对准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一场整治失信的“硬仗”就此打响。

对焦群众关切举一纲而万目张

“欠钱的是老大,讨钱的是孙子。”“再三叮嘱父母不要相信陌生来电,可还是被电话诈骗套了钱。”“花280元报名参加了四日旅游团,谁成想一天要进两三个购物店,不买东西就不让走,‘旅游团’变成了‘购物团’。”......这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闹心事”每天都在上演,“牢骚话”中更透露着百姓对这些不诚信问题的无能为力和无奈。

国家信息中心搜集2017年1月~2018年4月互联网微博、微信等各大平台与社会风气相关的信息2700多万条,综合分析群众诉求,梳理出社会风气十大烦心事,其中群众烦心度最高的是“诚信缺失、诈骗满天飞”。

4月9日,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周晓飞(右一)在会上表示,国家发改委将着力从完善顶层制度设计、加强信用信息归集、开展创新应用等方面推进信用监管工作

这一调查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中央文明委针对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诚信缺失问题,以及经济社会领域出现的失信突出问题圈定出此次集中治理的19项失信问题,包括:电信网络诈骗专项治理,互联网虚假信息、造谣传谣专项治理,涉金融领域失信问题专项治理和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生态环境保护失信行为专项治理,扶贫脱贫失信问题专项治理,无证行医、非法医疗问题专项治理,假药问题专项治理,拖欠工资问题专项治理,“不合理低价游”专项治理,逃税骗税和“假发票”问题专项治理,法院判决不执行问题专项治理,交通运输失信问题专项治理,论文造假、考试作弊专项治理,骗取保险问题专项治理,非法社会组织专项治理,慈善捐助失信问题专项治理,营业性演出市场虚假宣传及炒票问题专项治理,“假彩票”问题专项治理,假球黑哨、使用兴奋剂问题专项治理。

记者注意到,《工作方案》中每项专项治理工作均明确了开展整治的具体问题、牵头单位和参与单位,并提出具体举措,确保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强。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但社会运行过程中一些久治不愈的失信“老大难”问题,却提高了社会交易成本,削弱着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中央文明委提出,要加快推进征信体系建设,全面建立各领域信用记录,建立覆盖全社会的信用信息网络,健全信用信息公示机制。要构建信用联合奖惩联动机制,建立健全信用红黑名单和公共信用评价制度,发挥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的引导力和威慑力,鼓励失信主体加快整改修复信用,引导全社会褒扬诚信、惩戒失信。

近年来,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逐渐深入,覆盖面不断拓展,运行机制日益健全,但一些失信现象也呈现出类型化趋势及在特定领域高发等特点。《工人日报》对此评论,此番专项治理便是对特定领域存在的典型问题的一次“亮剑”,其中的电信网络诈骗、互联网虚假信息、拖欠工资、“不合理低价游”、慈善捐助失信等问题,在现实中有过很多鲜活案例,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此次专项治理是一次极具问题导向和针对性的行动,是诚信建设进入攻坚拔寨阶段要打的一场大仗、硬仗。

记者注意到,在失信问题专项治理方面,国家发改委自2017年以来协同个别部门开展了政务、涉金融、电子商务领域失信问题专项治理,做过一些探索。但在同一段时间内,针对19个领域、协同20多个部门同步集中治理诚信缺失突出问题,这样的规模和力度前所未有。

据记者梳理,19项专项治理涉及到政务、商务、社会和司法多个层面,其中12个领域出台了相应的联合惩戒备忘录。多数专项治理涉及的问题由来已久,且大部分问题治理均在各有关部门的日常工作中,但治理效果仍未能让百姓完全满意。

“专项治理是督促失信主体纠正失信行为的有效手段,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牛鼻子’。”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在2018年8月举行的全国信用惠民便企现场交流会上表示,中央文明委发起的19个领域的专项治理是近期扩围联合奖惩领域的重点。各地方可结合实际在本辖区内,针对重点领域建立区域性联合奖惩机制。

明确路线图聚焦关键问题出招稳准狠

作为慈善组织,重大资产变动不向社会公开,不行;没有公开的年度工作报告和财务会计报告,不行;以新闻发布、广告推广等形式代替信息公开,不行;具有公开募捐资格却不公布领取薪酬最高的人员职务和金额,不行……

2018年9月1日起,民政部出台的《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办法》开始施行,要求慈善组织彻底改变语焉不详、雾里看花的运营模式,还公众一本明白账。媒体评论称,这是民政部门完善慈善组织管理、加强慈善捐助失信问题治理推出的一项有力举措。

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开展慈善捐助失信问题专项治理时,将对照备忘录中列入黑名单的情形,对由民政部门在日常管理中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的慈善组织、慈善组织的法定代表人和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进行统计和梳理,一经发现,坚决列入。

在地方层面,今年1月,江苏省连云港市民政局联合市公安局、市税务局、市信用办,共同签署发布了《连云港市慈善捐助失信问题专项治理实施方案》,通过相关单位发布红黑名单、共建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实施联合惩戒等方式,携手推进慈善捐助领域信用体系建设,依法依规对失信行为实施行政性约束和惩戒。

开展慈善捐助失信问题专项治理只是19项专项治理中的一个领域。见微知著,从中央到地方,各地、各有关部门逐一理顺19个领域的失信要点,明确治理途径。

“去年以来我国重点领域专项治理取得积极进展,总体上看,各领域的信用事件不良率均呈明显下降趋势,平均下降22.7%。”今年1月22日,国家发改委召开2019年首场定时定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改委政研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孟玮介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的进展时指出。

谈到如何更加有效地推进落实,连 维良向地方有关部门明确了“梳—挖—治—建—评—协”的路线图。梳,就是梳理各类黑名单和重点关注名单。依托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按照19项专项治理任务要求,筛选与治理任务相关的黑名单和重点关注名单,按地区分发至各地方,作为专项治理对象的名单。各地方应及时核实分发到的名单主体是否存在,失信情形是否属实,明确如何针对性治理。要特别重视对重点关注名单的运用。挖,就是挖掘各类失信信息和失信主体。仅靠共享平台信息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挖掘行政处罚信息、群众投诉与举报信息,以及来自行业协会商会、大数据企业、金融机构、新闻媒体等各类单位的失信行为信息,从中筛查相关领域的失信主体,一并纳入专项治理对象。治,就是分类施策治理失信行为。对于已经核实的专项治理对象,首先督促其限期整改,经约谈仍不纠正失信行为的,根据其失信程度依法实施联合惩戒。各地方要以专项治理为契机,进一步建立完善信息共享、定向推送、社会公示等渠道,发挥行业协会商会、信用服务机构作用,按照专项治理对象失信情形的不同,分类实施治理措施,使更多的失信主体退出黑名单。建,就是着力构建四个有效机制。即公示机制、承诺机制、记录机制、识别机制。“建”是“治”的长效机制。各地方要在本级信用门户网站公示专项治理对象名单,督促相关失信主体公开作出守信承诺,依法向社会公众公开专项治理对象的整改记录,鼓励信用服务机构结合专项治理对象名单研发信用识别类信用服务产品。评,就是用好综合信用评价手段。各地方要探索开展19项专项治理领域的综合信用评价,对于评价结果差的,可直接纳入专项治理对象。协,就是协同各方监督力量。各地方要发挥行业协会商会、信用服务机构和大数据企业等各方力量,共同梳理各领域专项治理对象,协同开展专项治理工作。

江西省反信息网络诈骗中心集中返还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涉案资金602万元。据统计,2018年该省共侦破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13,092起,同比上升61.54%,查处犯罪嫌疑人3035名,同比上升69.26%

治理失信问题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记者梳理发现,19个领域中,一些领域属于“久治不愈”的老问题,但久久治标不治本,信用为治理这些顽疾开辟新路,比如无证行医、非法医疗问题,拖欠工资问题,逃税骗税和“假发票”问题,交通运输失信问题,非法社会组织,法院判决不执行问题等;一些领域的失信问题背后存在着复杂的利益纠葛,需要多部门协同配合,共同打击,包括电信网络诈骗,互联网虚假信息、造谣传谣,涉金融领域失信问题专项治理和互联网金融风险,生态环境保护失信行为等。同时,还有一些领域的失信问题属于新近出现,相关负面事件不时被曝光,比如扶贫脱贫失信问题,“不合理低价游”,论文造假、考试作弊,骗取保险问题,慈善捐助失信问题,营业性演出市场虚假宣传及炒票问题等。

新药除沉疴为根治顽疾开辟新路

多年来,部分领域的监管部门与市场主体如同“猫和老鼠”,屡罚屡犯,甚至一些市场主体已经形成一套办法对付监管,基于信用联合惩戒的失信专项治理为治愈这些“陈年旧疴”提供了新“药方”。

“第一阶段治理的对象范围为具有严重失信行为的道路、水路客运企业、城市出租企业(含巡游和网约出租)和铁路、民航旅客。第二阶段将针对具有严重失信行为的道路客运驾驶人、出租汽车驾驶人,适时组织开展专项治理工作。”《工作方案》印发不到一个月,2018年8月27日,国家发改委、交通部、公安部三部委随即发布《关于开展交通出行领域严重失信行为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确对存量失信行为进行整治,督促具有严重失信行为的主体完成信用修复,进一步引导规范客运服务提供者和出行者的行为,增强文明出行的意识。

高速公路、高铁、网约车......近年来,我国交通运输的基础设施条件大幅提升,新业态层出不穷,为百姓出行提供了高效、便利、多样的选择。但与此同时,客运车辆超员、超速,出租汽车拒载、甩客、无证经营,扰乱铁路、民航、水路运输秩序等各类失信行为仍不同程度地存在。

对此,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从去年年底开始,发布了两期部分道路客运企业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结果。“现在国家开始对长途客运企业开展信用评估了,我得赶紧上网查查我们公司被评是什么等级。”不少道路客运企业主开始关注自身的信用状况。

四川遂宁一“老赖”球迷被限出境看世界杯,主动履行30万元案款;河北衡水20余名“老赖”为避免孩子上私立学校受限,主动还款140余万元……近年来,越来越多“老赖”主动还钱的情形在各地上演。

“三年来,共受理执行案件2043.5万件,执结1936.1万件,执行到位金额4.4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8.5%、105.1%和71.2%。”3月12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代表全国法院系统交出一份万众瞩目的“答卷”——“基本解决执行难”这一阶段性目标如期实现。

记者了解到,在解决查人找物难题方面,最高法与公安部、自然资源部等16家单位和3900多家银行业金融机构联网,覆盖存款、车辆、证券、不动产、网络资金等16类25项信息,对被执行人主要财产形式“一网打尽”,“执行利剑”不断升级。

常常为欠款焦虑的还有农民工兄弟们。今年春节前夕,河北石家庄市公布了一批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信息。其中,石家庄某建筑劳务分包公司拖欠30多名农民工工资100余万元被“晒”了出来。没过多久,该公司负责人急忙赶到劳动监察部门将拖欠的工资当场发放到农民工手中。

从2018年四季度到2019年春节前,人社部继续组织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全面排查欠薪问题和欠薪隐患。

欠薪是个“时令病”,几乎每到年关时节,农民工欠薪都会成为社会各方关注的话题。“当前工程建设领域仍然是欠薪问题的重灾区。”人社部有关负责人坦言,工程建设领域产生欠薪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垫资施工、层层转包,工资支付与工程款结算等问题纠缠在一起。

目前建立的“两金、三制、一入罪”制度体系(“两金”是工资保证金、欠薪应急周转金;“三制”是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制度、工资按月足额支付制度、工程领域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制度;“一入罪”是对恶意欠薪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为打好治欠保支“组合拳”建立了常态化长效机制。记者注意到,人社部对重大欠薪违法案件的公布频率,从每半年公布1次,增加为每季度至少公布1次,常态化打击欠薪行为。

公司的纳税信用等级被直接降到了D级,税务机关对其出口退税从严审核,公司的融资授信受到限制,财政局原计划安排给公司的资金支持也取消了......大连金普新区某从事零部件生产销售的企业故意购买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税款,被列入税收“黑名单”,接连而至的联合惩戒让该企业经营者王某后悔不迭。

2018年8月,国家税务总局和公安部、海关总署、中国人民银行四部委共同开展打击虚开增值税发票、骗取出口退税违法犯罪两年专项行动(以下简称“双打”专项行动),以更加严厉严格的手段净化税收秩序。四部委主动谋求打击手段升级,积极推动数据互联互通,促进各类信息高效集成,如税务“金税工程”、人民银行反洗钱监测等信息,以大数据应用支撑线索研判和案件查办,实现联合选案、定向制导、精准发力,有效提升打击合力,共同维护税收安全。

2018年8月22日至11月底,“双打”专项行动开展的3个月时间里,全国共查处涉嫌虚开增值税发票的“假企业”45,749户、涉嫌骗取出口退税的“假企业”467户,合计46,216户,定性对外及接受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及其他可抵扣凭证255.62万份,涉案税额491.61亿元,全国虚开骗税违法犯罪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今年央视3·15晚会上曝光了医疗行业不少诊所花钱租用“执业医师证”的问题,掀起了打击医师挂证等医疗乱象整治的热潮,呼吁整肃医疗市场秩序。近年来,无证执业更加隐蔽,比如,不法分子以买药为名从事诊疗活动,一些生物科技公司“免费”为消费者进行身体体检,某些保健按摩店非法开展牵引、中药灌洗肠、“微整形”等仅限于医疗机构开展的服务活动等。

3月2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发布消息,为打击和整治医疗诈骗、虚假宣传、乱收费、骗保等医疗乱象,净化行业环境,促进医疗行业规范有序发展,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中央网信办、国家发改委、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局、国家药监局开展为期1年的医疗乱象专项整治行动,同时印发《医疗乱象专项整治行动方案》。

江苏、黑龙江等地也相继通过采取专项行动,创建医疗卫生信用信息管理系统,与公安等多部门联动等方式,形成打击非法行医的高压态势。以江苏为例,江苏省卫生健康系统信用体系建设已覆盖全省3万余家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0余万名医疗从业人员、其他管理相对人近19万户。根据《江浙沪三地“打击非法行医”黑名单比对制度》,江苏发现了多起跨省非法行医罪案件,目前已移交公安机关进行刑事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教育委员会”“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中非经济贸易促进会”......这些社会组织的名称是不是听起来非常有来头?当前,不少非法社会组织冠以“中华”“中国”“全国”,甚至“亚洲”“国际”等名称,打着服务“国家战略”旗号,冒充官方机构,利用这些唬人的名头骗钱敛财。对此,去年,民政部、公安部联合,集中开展了为期9个月的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专项行动。

市场有眼睛,法律有牙齿。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看来,除了传统的法律责任,更有效的手段是信用制裁。应当采取双罚制,取缔非法社会组织,对非法社会组织要追究它的法律责任。另外要把非法社会组织背后的实际控制人也引进失信制裁的机制,比如把非法组织的责任人列入失信惩戒的范围,不能乘坐高铁、飞机,不能申请国家的资金支持、相关的荣誉称号等。

多部门协同配合推进失信问题源头治理

医疗垃圾的黑色产业、危险的辣条、“化妆”的土鸡蛋、缺德的智能骚扰电话、资质证书岂能如此挂靠、不卫生的卫生用品、售后服务套路多……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的一个又一个问题,让我们看到推进失信治理依然任重道远。在网络高度发展、科技快速进步的同时,与此相关的失信问题也层出不穷。

“电信网络诈骗牵涉到计算机技术、金融、通信技术、物流等多方面,社会危害巨大。”工作在打击电信网络诈骗一线的湖南省公安厅刑侦总队有关负责人介绍道,电信网络诈骗作案方式不断更新,从电话到QQ再到平台诈骗,从银行转账到第三方支付再到聚合支付,诈骗窝点从省内到全国再到境外,犯罪地域不断扩大。作案手法智能隐蔽,形成了网络化、产业化、链条化、职业化趋势。

据办案民警透露,电信网络诈骗已形成严密的黑色产业链。买卖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团伙非法获得公民个人信息,再转手卖给诈骗团伙。而用于诈骗的银行账户由黑卡卡商提供,能够绑定各种网络账号并收取、转移和洗白赃款。对此,湖南省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李介德指出,防范打击电信诈骗的关键,就是改变传统办案模式,公安、银行、通信运营商等单位形成合力,坚持侦查打击、重点整治、防范治理三管齐下,推进反电诈源头治理。

今年1月,国务院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决定,从2018年12月起到2019年底,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为期一年的新一轮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专项行动将坚持打击、整治、防范同步推进、多管齐下,进一步向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发起强大攻势,努力实现电信诈骗发案、群众损失明显下降,破案数、查处违法犯罪人员数明显上升的目标。

类似这样已经形成较成熟的黑色产业链的失信领域,不只电信网络诈骗。

“虚假违法广告误导、欺骗消费者,妨碍市场公平竞争,破坏市场秩序,一直是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的重点监管领域。”市场监管总局广告监管司司长刘敏在市场监管总局2019年一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近年来,互联网广告业市场规模逐步扩展,互联网广告技术不断创新,商业模式持续升级,互联网广告市场行为的表现形态更趋多样性,给互联网广告监管提出了新挑战。在去年11月29日召开的“2018年部分省(区、市)互联网广告专项整治工作座谈会”上,记者了解到,从案件查办情况来看,2018年前三季度,全系统查处的互联网违法广告案件数同比增长了54.4%,罚没款同比增长24.1%,开展行政约谈9907次,移送司法机关4件。从全国的情况来看,共有25个省(区、市)查处的互联网违法广告案件增长率在20%以上,有13个省(区、市)的案件增长率超过100%。

北京海淀区卫生健康部门联合公安部门、市场监管部门等多部门开展为期三个月的“春风行动——打击非法医疗美容专项整治”,打击“非法行医”。图为在被抽查的美容机构前台贴警示牌

各级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针对专项整治及时进行总结梳理,形成了很多好的经验做法和工作制度。比如浙江制定《浙江省互联网媒介广告信用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广告经营单位业务管理规范》《互联网广告标注与传输技术规范》,对100家重点网站广告开展信用评价;福建出台《涉嫌互联网违法广告线索处置流程》,制定《互联网广告监管突发事件预警处置预案》;云南印发《关于推进网络市场线上线下一体化协同监管的实施意见》,针对第三方平台、自营网站、较大企业自设网站、公众服务号、小程序等领域的专项整治、案件查办工作作出详细规定。

3月29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最新一批涉金融领域黑名单,涉及严重债务失信人、非法集资个人、非法集资企业、其他严重违法名单等四类共计400家企业或个人。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有一池活水,发展就有一片天地。涉金融领域信用建设,事关金融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地方营商环境,事关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大局,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但近年来,P2P连续暴雷、影子银行等金融乱象纷纷打着金融创新、科技创新的旗号,从事非法集资、非法融资、非法吸收存款、乱设机构、乱办金融业务的活动。

在互联网金融领域,专项整治行动持续加压。2018年7月,人民银行会同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有关单位召开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下一阶段工作部署动员会。央行副行长、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潘功胜在会上指出,互联网金融风险是金融风险的重要方面,按照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总体安排,再用1到2年时间完成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化解存量风险,消除风险隐患,同时初步建立适应互联网金融特点的监管制度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自2016年10月互联网金融整治领导小组公告成立以来第三次对“专项整治”延期。不同于此前的“一年”限期整改,这一次,央行把整治期限放宽至一至两年。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表示,“专项整治开展以来,大量不具备经营条件的机构退出互联网金融活动,存量机构违法违规业务规模明显压降,共有5074家从业机构退出,不合规业务规模压降4265亿元。”

建设项目环评未批先建、排污单位超标排放、暗管偷排、篡改伪造监测数据......在环保领域,这些失信行为的发生折射出我国企业环境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有待提高的现状。

记者注意到,2018年,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共通报103个典型案例,涉及全国多地政府、企业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比如,衡阳常宁市不惜牺牲生态环境,让保护区为矿产开发让路;吕梁市敷衍整改,近4000吨/日超标废水直排;鞍山市“土小炼油”取缔不力,3.5万吨危废倾倒坑塘;绵阳市失职失责,当地210万吨磷石膏仍堆积如山等。

环保部门将环境与信用评价挂钩,建立环境信用评价制度,各地也陆续开展环境信用评价。各地环境保护部门会同财政、住建、物价管理等部门,对环境信用差的企业,实施差别化电价和污水处理费政策。目前,江苏、福建、湖南、四川、广东等省份,建立了省、市、县三级企业环保信用评价工作机制;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建立了企业环保信用评价的区域联动机制。

新兴领域接连暴雷治理还需斩断黑色产业链

“沈阳骗保案”“演艺明星论文造假、学位造假”“280元的低价游,被迫购物花掉5000元”......类似这样的失信事件,时不时在媒体上“暴雷”,也折射出失信行为多发的新的热点领域,挑动着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春节后报名参加了港澳七日游,报名参团费用是390元,没想到7天进了6个购物店,最后花掉五六千块钱。导游和购物店员工不停地蛊惑我们买东西,我们旅游团里有的游客花掉了上万元钱用于购物。”市民李女士这趟“港澳游”回来后,忍不住吐槽再也不参加这种低团费的“购物团”了。

“不合理低价游”已经形成了一条连接上游组团社、下游地接社、导游员、购物店的黑色利益链,不但影响游客的旅游体验,损害游客的合法权益,更扰乱了正常的旅游市场秩序,成为困扰旅游业健康发展的“毒瘤”。

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持续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旅游市场秩序整治行动,针对“不合理低价游”、强迫或者变相强迫购物消费等问题加大整治力度。今年1月,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关于实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计划的指导意见》,特别强调保持对“不合理低价游”、强迫或者变相强迫消费、虚假宣传等高频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以建立“黑名单”和“重点关注名单”制度为突破口,建立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新型旅游监管制度,完善旅游信用体系。

与此同时,全国各地旅游部门也纷纷采取措施,净化旅游消费环境。云南出台旅游市场秩序整治“22条措施”,重点对灰色利益链、“不合理低价游”、强迫消费等游客反映强烈的问题进行整顿,尤其是取消旅游定点购物等举措,得到游客欢迎。河南郑州开展整治“不合理低价游”专项行动,加大对非法经营旅行社业务特别是非旅游企业和个人利用户外俱乐部、社区社团或网络平台、微信等方式组织旅游活动的打击力度;严查旅行社未经许可经营出境游业务。

随着我国居民消费升级步伐的加快,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看一场演唱会、话剧,都成为人们闲暇时间的重要选项。但演出市场虚假宣传、刷票炒票等问题,却影响着消费者的体验。

去年,文化和旅游部部署开展营业性演出票务经营单位专项执法检查,对2600余家网店进行专项清理,部署北京、上海等19个地区查处143家违规从事票务经营活动的网店,规范了营业性演出市场经营秩序。

无病当有病治,医院搜集农民身份证、户口簿,复印后编造假病历列入新农合报销,以及虚增患者住院天数、假用药、假手术、过度检查、小病大治等。在一些地方,部分基层卫生院甚至用老年人或亲友的身份证复印件、医保卡等“挂空床”。去年随着一系列“骗保”案件的曝光,这些长期盛行骗保的潜规则也浮出水面。

2018年9月,国家医保局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安部、国家药监局等四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打击欺诈骗取医疗保障基金的专项行动。这是医保局组建以来的第一个专项行动,也是医保制度建立以来第一次专门打击欺诈骗保行为的全国性专项行动。在今年1月25日和3月29日通报了两批16起骗保典型案例。

论文是学术界“硬通货”。近两年,国内外论文造假、申报学校材料造假、作弊等学术不端事件此起彼伏,让人们不禁怀疑着这些“硬通货”的真正价值。

对此,今年1月4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19年高校自主招生工作的通知》,号称自主招生史上“最严”的规定。该《通知》对自主招生中的造假违规行为实行“零容忍”,“代写论文”“买卖论文”等材料造假行为将无处遁形。今年2月,教育部印发通知,再次强调加大对学术不端、学位论文作假行为的查处力度,露头即查、一查到底、有责必究、绝不姑息,实现“零容忍”。

关于考试作弊,一些地方也探索着从他律到自律的经验。“本学期的期末考试,我校69.1%的学生走进了无人监考的考场。”内蒙古民族大学副校长任军谈起施行的诚信考场表示,最初推行无人监考,是为了破解高校大学生作弊“顽症”。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先养成“讲诚信的心”,再管住“想作弊的手”,从小纪律的管理转向大习惯的引导。

“类型一:‘被脱贫’‘数字脱贫’;类型二:‘虚假入贫’;类型三:‘作秀式’扶贫。”2018年10月,十九届中央第二轮巡视各组完成对本轮所有巡视对象的进驻,本轮巡视是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有媒体从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问题中,梳理了上述3大类17种扶贫弄虚作假突出表现。

近年来,被脱贫、虚报贫困户材料、骗取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等扶贫领域问题频发。“人民网”评论称,扶贫造假是严重的作风问题,不仅会践踏社会公平的底线,失信于民;更会损害政府的整体形象和威信,让脱贫进程受阻。

去年8月发布的《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要求,把扶贫领域诚信纳入国家信用监管体系,将不履行赡养义务、虚报冒领扶贫资金、严重违反公序良俗等行为人列入失信人员名单。

此外,慈善捐助失信问题,假药问题,“假彩票”问题,假球黑哨、使用兴奋剂问题的治理也在积极推进之中。

专项治理成效初显守信重诺社会风尚渐成

此次集中治理诚信缺失突出问题的范围和力度前所未有。“专项治理关切民生痛点,对失信行为是一次集中打击,对民生痛楚也是一次集中抚慰。”有媒体这样评论。

连维良今年在全国两会记者招待会上表示,去年以来,我国集中部署推动了19个领域的失信专项治理,通过加大失信曝光和失信联合惩戒力度,取得了明显效果,大量的失信行为得到纠正。比如,359万名失信被执行人,也就是大家通常说的“老赖”,慑于联合惩戒履行了还款义务,各类案件的执行金额超过4.4万亿元,清理各类欠税100亿元,2018年全年为农民工讨薪160亿元,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案件大幅度下降40%以上。

虽然我国社会信用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但19项专项治理无疑是对重点失信领域的全面深度严打。令人欣喜的是,各地、各有关部门在治理过程中跨部门跨地区共享信息、联动惩戒,重点领域专项治理成效初显。

在治理骗取保险领域,截至2018年末,共追回医保资金10.08亿元。共查处违法、违规、违约定点医疗机构3.4万家、定点零售药店3.2万家、核查存在疑似违规行为的参保人员2.42万人,暂停医保卡结算8283人、行政处罚77人、移交司法机关487人,初步形成了打击欺诈骗保行为的高压态势。

在治理非法社会组织领域,截至2019年1月,依法查处各类非法社会组织约6000个,破获案件7673起,其中,依法查处涉嫌刑事犯罪的非法社会组织379个,逮捕嫌疑人3344个,涉案金额高达3.55亿元。

在治理交通运输失信领域,针对全国9400余家长途客运企业和客运站,已经分别在2018年12月28日和2019年2月15日发布了2期部分道路客运企业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结果。动态评价市场主体,并按照“优”“良”“中”“差”公布评价结果,让交通运输领域失信专项治理更具针对性,连续两次为“差”级的195家企业将受到相关部门更加严格的监管和限制。

在治理涉金融领域失信和互联网金融风险领域,国家发改委已连续发布十三期涉金融领域黑名单,类型涉及严重失信债务人名单、非法集资个人、非法集资企业、严重失信 PEVC 企业、严重失信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企业、其他严重违法企业/自然人等,累计涉及失信企业或个人5200余家,并会同21个部门开展联合惩戒。近两年来高风险资产规模共缩减约12万亿元,同时结构性去杠杆达到预期目标,两年银行业累计处置不良贷款3.48万亿元。

在治理逃税骗税和“假发票”领域,各级税务机关不折不扣落实税收违法“黑名单”和联合惩戒制度,有效震慑涉税违法犯罪行为。截至2019年2月,共有1495户“黑名单”当事人因主动缴清税款、滞纳金和罚款后,从“黑名单”公告栏中撤出。国家税务总局网站已累计公布18,449件“黑名单”案 件。

在治理法院判决不执行领域,目前法定期限内有财产可供执行的,实际执结率达90.4%。这三年执行案装到当事人口袋里的真金白银4.4万亿,同比增加了71.2%。由于执行环境的变化,当事人自动履行率也相应提高,2016年~2018年,当事人对人民法院裁判文书自动履行率提高了10个百分点左 右。

在治理拖欠工资领域,2018年全年,各地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共查处欠薪违法案件8.6万件,为168.9万名劳动者追发工资等待遇160.4亿元,同比分别下降了39.4%、45.3%和35.8%,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高发多发的态势得到明显遏制。

在治理互联网虚假信息、造谣传谣领域,2018年,市场监管总局督促、指导各地进一步加大广告监管、执法办案力度,共查处虚假违法广告案4.13万件、罚没金额7.58亿元。全年共查处违法互联网广告案件23,102件,同比增长55%,分四批曝光了100个典型案例。

在治理电信网络诈骗领域,全国共破获电信诈骗案件31.5万起,打掉犯罪团伙1.6万个,捣毁犯罪窝点1.7万个;查处电信诈骗违法犯罪人员14.6万人,检察机关批准逮捕7.9万人、起诉7.7万人;缴获涉案银行卡28.7万张、手机卡32.2万张,缴获赃款赃物折合人民币47.4亿元人民币。

在治理生态环境保护失信领域,目前,我国已有超过10个省级、60个市级、200个县级生态环境部门开展了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并持续向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推送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等企业环境信息,推动商业银行将按日计罚、行政拘留等重大行政处罚文书纳入信贷审批等流程。

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相信在此番集中专项治理之下,群众烦心的“诚信缺失、诈骗满天飞”现象一定会得到根本扭转,越来越多社会成员会更加主动地把诚信奉为自己的行为规范,“不敢失信、不能失信、不愿失信”的社会风尚也将逐步形成。

猜你喜欢
信用专项领域
电子战领域的争锋
将现代科技应用于Hi-Fi领域 Perlisten S7tse
“七选五”阅读专项训练
2020 IT领域大事记
领域·对峙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信用中国网
信用中国网
信用消费有多爽?
“专项巡视”,打虎上山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