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与冠心病风险性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2019-04-24 03:52韦艳华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9期
关键词:硬化性稳定型颈动脉

韦艳华

(广西柳州市中医医院 广西 柳州 545001)

1 引言

冠心病(CHD)是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而引发的危害人类健康的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之一;临床上冠状动脉造影及血管内成像技术是目前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1],其对血管狭窄程度及斑块性质有最直观的诊断,但因检查费用高,为有创性检查,在临床中广泛应用有一定的限制。颈动脉可作为窗口反映全身大动脉的硬化情况,颈动脉内中膜(IMT)的增厚可反应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2]。近年来随着超声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血管超声检测技术发展迅速,特别是对斑块声像图特征的研究,血管超声作为无创性评估的重要手段,开始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治[3]。本文主要探讨彩超检查在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与冠心病风险性的应用价值。

2 研究对象及方法

2.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来自本院138例接受超声检查的冠心病患者(病例搜集时间:2016年1月到2018年3月),按照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结果分为60例非冠心病组和78例冠心病组。非冠心病组男45例,女15例;年龄(55~68)岁,平均年龄为(60.21±2.32)岁。冠心病组男50例,女28例;年龄(55~70)岁,平均年龄为(61.04±2.41)岁。按照心肌梗死病理学结果又分为心肌梗死病史组(MI)38例和非心肌梗死组(non-MI)40例,对比非冠心病组和冠心病组的临床资料(性别、年龄等),可对比研究,P>0.05。

纳入标准:经过冠状动脉造影术(CAG)确诊为冠心病;通过我院伦理会考察后批准以及患者家属准许并签署该项研究的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等严重疾病者;肝肾等功能不全者。

2.2 方法

器械材料:东芝Aplio5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5~12MHz,具备超微血流成像(SMI)功能。

方法:取仰卧位,暴露患者颈前部,扫查颈前侧位,必要时探测颈后部,显示颈总动脉及分叉处、颈内动脉及颈外动脉;观察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若IMT≥1mm,则表示异常增厚,同时观察血管腔内是否有斑块形成,若IMT≥1.3mm则表示有斑块形成,并依据斑块结构不同分为稳定型(牢固不易脱落)和不稳定型(不牢固容易脱落)。在清晰显示斑块二维超声图像后,嘱患者平静呼吸,应用SMI成像模式横切面及纵切面观察斑块,并录像留图以备后续分析。

2.3 观察指标

以斑块发生率、不稳定性斑块发生率作为观察指标,考察超声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与冠心病风险性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2.4 统计学处理

核算软件的版本为:SPSS19.0;检验方式是:t检验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计数资料:(%);P<0.05说明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评价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的斑块发生率

由表1可知,冠心病组斑块发生率为58.97%,相比非冠心病组的20.00%要高,P<0.05。其中冠心病组的MI组斑块发生率为63.16%,non-MI组斑块发生率为55.00%,MI组与non-MI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但均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

表1 评价两组患者的斑块发生率

3.2 评价MI组与non-MI组的不稳定型斑块发生率

由表2可知,MI组不稳定型斑块发生率为50.00%,高于non-MI组的17.50%,P<0.05。

表2 评价两组患者的不稳定型斑块发生率

4 讨论

冠心病主要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与全身动脉疾病出现代谢异常有关,尤其是冠心病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本病主要以主动脉、冠状动脉及脑动脉为多见,常导致管腔闭塞或管壁破裂出血等严重后果,该病也是导致冠心病的主要原因[4];其病理改变主要经历了3个阶段,分别是血管内皮功能损害、血管内膜增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颈动脉和冠状动脉有相似解剖特点,形成粥样硬化的机制相似,可用于评估冠状动脉的病变情况。

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可显示清晰的二维超声图像,可提供血流动力学信息;运用高频探头可发现血管内微小钙化点;然而因易受血流动力学干扰,评估中度以上狭窄的灵敏度不高,尤其是当管腔弥漫重度狭窄导致局部血流极缓慢时,不能通过血流及狭窄处峰值流速准确评估狭窄程度。超声微血管成像技术(SMI)是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超声血流显像技术,具有高敏感性和分辨率;同时移除杂乱信号,能更真实的捕捉低速血流,能更清晰的显示粥样硬化性斑块的大小和范围,准确度较高[5]。应用SMI技术评价颈动脉的狭窄程度与CTA有良好的一致性,可作为评价颈动脉狭窄程度简单易行的方法[6]。

本研究结果显示,冠心病组斑块发生率为58.97%,高于非冠心病组的20.00%,P<0.05;MI组不稳定型斑块发生率为50.00%,高于non-MI组的17.50%,P<0.05。在本组研究中,对冠心病患者应用超声检查技术可清晰显示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情况;尤其是冠心病心梗患者,超声检查可发现颈动脉有不稳定型斑块。由此进一步说明超声技术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与冠心病风险性评估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有效的评估冠心病患病风险,为临床提供更多有效的诊疗信息;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生率,极大地改善危险人群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硬化性稳定型颈动脉
硬化性胆管炎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多发性肺硬化性血管瘤18~F-脱氧葡萄糖PET/CT显像1例
非编码RNA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研究进展
祛脂定斑汤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痰瘀互结型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35例
自拟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