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中的告别

2019-04-24 02:21栾兆琳
大众健康 2019年4期
关键词:社工刘老师毕业生

栾兆琳

中央音乐学院,是我国培养专门音乐人才的最高学府,是无数艺术生心之向往的音乐殿堂。除了吹拉弹奏以及作曲、歌唱等傳统意义上的音乐专业外,这里还有一个特殊的专业,跟医学有关——音乐学系的音乐治疗专业。刘明明老师便是这个专业的专职老师。2003年开始,中央音乐学院开始招收音乐治疗专业的本科生,刘老师也是这时硕士毕业留校任教,到现在已经有十五六年的时间了。她教授学生如何使用音乐帮助各种有身心困难的人群,包括缓和医疗与临终关怀。

嘟嘟的故事:Remenber me

结识刘老师是在去年清明节前夕,在北京大学举办的一个生命论坛上,刘老师在论坛上做了一个精彩的发言,引起了很多与会者的关注。

当时刘老师正用音乐治疗的方式陪伴着一位患脑胶质瘤而无法手术的5岁小男孩,他叫嘟嘟。刘老师初次见到嘟嘟的时候,嘟嘟已经不能自如活动,只能躺着。刘老师回忆说,刚开始的时候,嘟嘟高兴了还能笑出声来,他开心时嘴角微微的上扬很好看。由于脑部肿瘤压迫神经,嘟嘟的眼睛看不见了,但是听力始终是良好的,这给音乐治疗提供了机会。

每周刘老师会到嘟嘟家里,跟他的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有时候是全家一起,带来一次真正快乐的音乐时光。为什么是真正的快乐呢?因为嘟嘟的病让他的家人承受着无法排解的心理压力,看着幼小的生命慢慢走向生命终点的感觉会让人心痛到无法呼吸。理智上,成年人都知道应该让家里的氛围尽量轻松快乐,但是情感上、实际上,这很难做到。妈妈也会唱儿歌,但是妈妈唱不出快乐的歌。整个家庭气氛有些凝重,大人们只是为了孩子在强颜欢笑。刘老师的出现带来了难得而暂时的的快乐。音乐和歌声在房间里响起,快乐在每个人身上传递,大人们可以舒一口气,嘟嘟的嘴角也会扬起来。

“人都是向往自由的,自由的表现就是可以选择能够掌控。”刘老师说:“可是嘟嘟不能动,不能表达,自主选择已经很难了,所以我会征求嘟嘟的意见:‘嘟嘟,我们今天唱哪首歌啊?或者‘这首歌你想让妈妈唱还是明明老师唱啊?孩子会用眨眼或者眼角视线的移动表示他的选择。”有时候,嘟嘟选择刘老师,妈妈就会“吃醋”地说:“啊,你是不是觉得妈妈唱得不好呀?”这个时候,所有的人都笑了。

临终前重要的仪式便是精神灵性上的最终表达,包括对一生的回顾,回忆一些重要的人生体验,重温一些重要的情感;还有对生命重要情感的表达、整理,比如遗憾、爱、歉意,最后完成与亲人和世界的道别。刘老师认为,完成这些对孩子来说,尤为不易。“我们的工作目标是不回避、不掩饰死亡,这对成人来说并不困难,但孩子的阅历和成人不同。孩子涉世未深,很多事情还不明白,所以要帮助他们认识告别、完成告别,这是一件不轻松的事情。”刘老师说。在此之前,嘟嘟家长会跟他说:你好好吃饭,等天气好了你就可以出去玩了。这种虽然善意但明显是虚假的话,对成人和孩子来说无疑都是一种压力。

为了帮助嘟嘟和他的家人完成告别,刘老师与嘟嘟妈妈充分沟通。她们煞费苦心,给嘟嘟讲了《雪孩子》的故事,讲到雪孩子“融化了”“飘到天上了”,以此传达死亡的概念。之后,刘老师选择了《寻梦环游记》的主题歌《Remenber me》。歌词是这样写的:“请记住我吧,虽然我要说再见了;记住我,希望你别哭泣,就算我远行,我也将你放在心里,每个分开的夜晚,我都要唱一首秘密给你听;记住我,虽然我要远行,每当你听见悲伤的吉他声,要知道是我与你在一起,在你重新回到我怀抱之前,那是我存在的唯一方式;记住我,我们的旋律不会停止,我也因你的爱而存在……”刘老师跟妈妈一起唱给嘟嘟,一起理解歌词的意思,替嘟嘟讲出他心里的话:“妈妈我也很爱你,舍不得你......”嘟嘟那时已经没有任何外在反应了,而那一刻妈妈看到孩子的眼角流下了眼泪......“我们知道他懂得了分离,也表达了难舍和道别”,刘老师说。

音乐的治愈力对家长同样有效。去年5月,也就是在北大清明论坛的第二个月,嘟嘟离开了他深爱的家人。在他离开的最初一段时间,嘟嘟妈妈精神上经历了很大的痛苦,她曾经去见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调适。咨询中,嘟嘟妈妈泣不成声、不能自已。后来,嘟嘟妈妈发现,用手机播放当时与刘老师和嘟嘟一起唱的歌,能使心情渐渐平静下来。于是每当难过得时候,嘟嘟妈妈都会听那时的歌,那里面有嘟嘟在。

音乐治疗的昨天、今天与明天

音乐治疗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刘老师的学生一般在大学一年级学习音乐治疗的原理和基础知识,大学二年级就开始临床实践,在不断的实践中了解、理解有身心困难的各种人群、体会音乐治疗的方法和技巧。

曾经在央视的一部纪录片上,刘老师了解到北京儿童医院血液病中心的故事,深受感动,为此,刘老师联系上了北京儿童医院。非常幸运,当时的李仲智院长对于音乐治疗的理念非常支持,刘老师便带着学生每周一次到血液病中心的病房为白血病的孩子们进行音乐治疗。

音乐治疗专业十几年来总共培养了近百名本科毕业生。最初的几年,学生在毕业后,几乎一半转行做了钢琴老师。而近些年来,随着社会对音乐治疗认知和接受度的提升,学生们的毕业走向看好,有一半学生继续攻读这个专业的研究生,另外一部分学生从事了相关的工作。现在北京安定医院、北京肿瘤医院、北京博爱医院以及北京市残联等机构都有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治疗专业毕业生的身影。近年来还有国外留学的音乐治疗专业毕业生回国就业和自主创业,在音乐治疗的实践之路上不断地探索。

“目前,毕业生在职业发展上还没有相应的序列。”刘老师说,“这就限制了个人的职业发展。”但是刘老师对此很有信心,她对比了多年之前的康复和社工专业。康复专业和社工专业的毕业生也曾遇到过相似的职业发展困境,但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康复师和社工都很好地融入并发展出了适合的职业发展序列。刘老师相信,随着国人人文素质的不断提高,社会会越发认识到音乐治疗对人心身健康的重要性,会有一个健康的平台支持音乐治疗的发展,让更多的人能够在需要的时候更容易地获得音乐治疗的惠泽和力量。

猜你喜欢
社工刘老师毕业生
“咕咚”因何加引号?
借助连环画讲故事
A Social Crisis
春天的样子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幽默的刘老师
“新一线城市”吸引毕业生
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51万
透视“社工热”背后的“社工荒”
湖北美术学院98年毕业生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