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中国红
——上海歌剧院2019演出季将以原创力作献礼共和国70周年华诞

2019-04-25 09:13陈怡倩图片提供上海歌剧院
歌剧 2019年1期
关键词:演出季神农歌唱家

文:陈怡倩 图片提供:上海歌剧院

原创歌剧《晨钟》,经典歌剧《图兰朵》《纳布科》《漂泊的荷兰人》《微笑王国》……2018年演出季,上海歌剧院以一部重量级的原创歌剧与多部与国际一流团队联合打造的西方经典,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而就在《微笑王国》落下帷幕十多天后,2018年12月12日,在上海歌剧院多功能厅,随着歌唱家张峰、宋倩演唱的、将于2019演出季中与观众见面的原创歌剧《天地神农》中的二重唱《上天给了人们智慧的头脑》,沪上乐迷期待已久的“2019上海歌剧院演出季”终于揭开神秘面纱。

原创力作献礼共和国70华诞

2019年演出季,上海歌剧院将有23台63场演出亮相舞台,并配合全年演出推出14场艺术导赏及歌剧沙龙。更值得一提的是,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三部“讲好中国故事”的原创力作——歌剧《田汉》《天地神农》、舞剧《嫦娥奔月》的首演,与两部成熟作品——歌剧《晨钟》与音乐剧《国之当歌》的打磨,将成为2019年上海歌剧院的重头戏。

左:上海歌剧院院长许忠表示,2019演出季将会把重点放在民族歌剧的探索和打磨上

右上:上海歌剧院院长许忠、副院长吴洁与音乐学者陶辛教授、作曲家金复载就2019年演出季展开精彩对话

右下:歌唱家张峰、宋倩演唱《天地神农》中的二重唱《上天给了人们智慧的头脑》

“2019年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上海歌剧院以‘魅力中国红’为主题,正是希望通过多部讲述‘中国故事’的原创歌剧、舞剧、音乐剧,展示上海歌剧院的整体创作实力,向共和国献礼。”上海歌剧院院长许忠表示,经过几年与国际一流艺术家、团队的合作,演出制作从量变积累至质变,而接下来上海歌剧院将会把重点放在民族歌剧的创作和打磨上。

上海歌剧院2019年演出季将分为五个板块——颂歌华诞、原创新作、经典演绎、乐行天下和艺术空间,立足坚守民族歌剧原创探索,并在中外经典的传承中彰显上海歌剧院“多元、新锐、精湛”的品牌气质。上海歌剧院将推出的原创作品,涵盖歌剧、音乐剧、舞剧及舞蹈作品等多种艺术样式,更涉及不同题材、呈现不同风格。其背后不但有着配置全面、专业出众的艺术团队,技术过硬、经验丰富的制作团队,及合作默契、协同高效的运营团队的全方位支撑,更完全展现了上海歌剧院多年来不懈的努力所积累的成果与实力。

一部原创剧作的创排需要耗费的精力巨大,每一个环节都充满着无限可能。一部原创大戏对出品方、制作方、演出方而言必是一次全面而长期的考验。许忠感慨,上海歌剧院新作不断,每一部的背后其实都有少则两三年、多则五年以上的选题策划、剧本的数易其稿和音乐的反复斟酌,并非一蹴而就。

在不久前落幕的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歌剧《晨钟》以舞台版完整亮相,受到业内外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而新演出季中,又将有三部新作推出。

首先亮相的将是歌剧《田汉》,该剧以中国现代戏剧的三大奠基人之一、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发起人之一田汉为主人公。在其鲜明的个性、丰富的经历、杰出的创作给后世留下的多重视角与解读中,编剧盛和煜、作曲家苏聪及导演张曼君一致希望,通过剧中田汉对爱情、政治、艺术的选择来体现他人生的涅槃与升华,向观众展现出一个与众不同的“田汉”。

演出季发布会现场,歌唱家张峰与宋倩的二重唱《上天给了人们智慧的头脑》,同时也揭开了歌剧《天地神农》神秘面纱。剧中,张峰与宋倩将分饰神农和听訞。故事讲述炎帝神农“兴农耕”“尝百草”的故事,歌颂以神农为代表的中华民族祖先敢为人先、勇于牺牲的美德。该剧由游之编剧,陈蔚执导。而此剧也是76岁的著名作曲家金复载首次涉足歌剧。发布会上,金复载老师表示,他将尽自己的全力为《天地神农》谱写既充满民族意蕴又符合歌剧创作规律的音乐。他的音乐初稿投入试听排练后,听取了各方意见,修改稿又迅速新鲜出炉,可见金复载老师对自己歌剧“处女作”的认真和执着。

舞剧《嫦娥奔月》从某种意义上说算是“老题新作”。上海歌剧院副院长吴洁说,相比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舞剧《奔月》和几年前的重排版,2019年全新创排的《嫦娥奔月》有着全新的主题。“以往我们常常探求嫦娥奔月的原因,这一次我们想着力呈现嫦娥在月宫感念人间的故事。”编剧曹路生、编导马涛将以现代人的视角对故事母体进行新的架构与解读,带来不同的立意、不同的视角和不同的呈现。

除三部即将与观众见面的新作,上海歌剧院院藏优秀原创作品的进一步打磨和继续上演也提上了议事日程,歌剧《晨钟》与经历多版本130场演出的音乐剧《国之当歌》都将在专家研讨、剧组会谈之后,进行新一轮的修改打磨,以新的面貌出现在2019年演出季中。两部作品不仅将作为共和国70周年华诞的献礼之作,也将随新一轮“魅力中国红”全国巡演在全国各地拓展市场。上海音乐学院教授陶辛十分欣赏这种做法:“文艺院团不断推出新作品是创作实力的体现,但对于已经完成的作品不能是‘狗熊掰玉米’,演完了就束之高阁。只有在舞台上边演边改,才可能诞生这一时代的精品力作,并使其成为院团的经典保留作品。”

上:上海歌剧院原创歌剧《晨钟》剧照

下: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美国巡演,足迹将穿越14个州、途经22个城市

海外巡演迎接全新挑战

大规模的海外巡演也将是2019年演出季的一大亮点。继2016年原创歌剧《雷雨》亮相伦敦大剧院后,上海歌剧院海外巡演的足迹先后由英国走向德国、法国、爱沙尼亚、日本、摩纳哥,巡演的内容也涵盖中国原创歌剧、现代歌剧、西方经典歌剧、古典音乐作品及舞蹈作品。在新的一年中,上海歌剧院不但将取得新的突破,亦将迎来新的挑战。

2019年年初,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将“飞越太平洋”,完成历时近40天、穿越14个州、途经22个城市的北美巡演。这不仅是上海歌剧院历时最长、密度最高、曲目最多的一次海外巡演,更是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首次作为独立出访艺术团,以纯交响音乐会的形式在海外演出。

对于耀眼的成绩,许忠却很清醒:“对于北美市场,中国绝大多数交响乐团都已踏足,有些甚至带着更大规模的团队。但对于一个隶属于歌剧院的交响乐团来说,‘走出去’和‘练本事’的定位更加明晰——要做中国最好的‘歌剧、舞剧、芭蕾演奏交响乐团’。”许忠强调,不是“伴奏”,而是“演奏”——这对乐团无疑有着更专业化的要求和考量。

因此,此次巡演的曲目,既涵盖钢琴协奏曲《黄河》、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等国际知名度颇高的中国经典曲目,也包括《命运之力》序曲和《塞维利亚理发师》序曲等;有得以体现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艺术擅长与特色的歌剧作品,还有精心选择的、创作背景与美国相关的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等世界经典交响乐。超长的战线、庞杂的曲目,对乐团的演奏实力、身体素质及运营团队的协调应变能力,无疑都是一次高难度的挑战。此次巡演中,指挥家张国勇、林友声、张诚杰,将带领乐团与特邀钢琴演奏家宋思衡、小提琴演奏家花卉及上歌交响乐团首席、小提琴演奏家陈阳岳彤,将新春佳节的祝福伴随来自中国的“上海之声”传遍美国。

除北美巡演外,9月,受迪拜歌剧院之邀,上海歌剧院还将为其带去西方歌剧经典《图兰朵》与中国现代舞剧《早春二月》,并作为迪拜歌剧院2019-2020演出季的开幕演出亮相。这将是上海歌剧院继爱沙尼亚之后,再次登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歌剧舞台,也是上海歌剧院首度亮相中东,更是上海歌剧院的歌剧、舞剧作品首度在其他国家重要剧场的演出季开幕演出中亮相。

年度特约艺术家与艺术人才培养

著名指挥大师尼姆·雅尔维、著名大提琴演奏家王健、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和慧……这些艺术圈里振聋发聩的名字,2019年都将与上海歌剧院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上海歌剧院2019年度特约艺术家。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与上海歌剧院合作演绎威尔第歌剧《阿依达》的女高音歌唱家和慧,将在2019年与歌剧院再度合作普契尼的两部歌剧——一部则是出访迪拜的《图兰朵》,另一部是《蝴蝶夫人》,后者也是2019年上海歌剧院演出季中的唯一一部经典新制。

发布会上,另一位《蝴蝶夫人》的主演、上海歌剧院青年女高音歌唱家徐晓英,带来了一段精彩的《蝴蝶夫人》选段“晴朗的一天”。她与发布会现场演唱《图兰朵》选段“今夜无人入睡”的歌唱家韩蓬、即将主演《天地神农》的歌唱家宋倩一样,都是在上海歌剧院排演的一部部剧目、一台台音乐会中磨炼出来的优秀青年歌唱家。面对未来舞台艺术的美好前景与演艺市场的激烈竞争,艺术院团除了筹划和储备精彩优质的剧目和节目,争取与更多优秀艺术家或团队深度合作之外,更应重视艺术人才的发掘与培养,而这正是上海歌剧院多年来的工作重心之一。

其实,仔细翻阅上海歌剧院2019年演出季,我们会发现,无论是在歌剧《晨钟》中饰演李大钊的男高音于浩磊,第六代“江姐”何晓楠、周琛,还是舞剧《早春二月》《嫦娥奔月》中的主演杨晶晶、苏楠楠、陈鹏,他们都是在歌剧院里,通过从歌剧沙龙到进校园下社区、再到舞台版大制作的一步步实践中,逐步成熟起来的优秀新生力量。

除了演员,上海歌剧院还拥有一批逐渐成熟的创作力量。譬如在话剧和音乐剧圈内小有名气、已执导复排过《卡门》《江姐》等多部歌剧的青年导演马达,他将在2019年的原创歌剧《天地神农》中担任副导演。而原创舞剧《嫦娥奔月》的编导马涛,近年来也颇受好评,在“舞动OPERA”舞蹈专场,和赴爱沙尼亚萨雷马歌剧节及摩纳哥蒙特卡洛加尼埃尔大厅的“海之梦”中,有多个舞蹈作品出自这位青年编导之手。今年的演出季里,他和胡颂威共同执导的舞蹈专场《墙》同样令人期待。

上:上海歌剧院制作《图兰朵》剧照

中:上海歌剧院歌剧《江姐》剧照,图为第六代“江姐”周琛

下:上海歌剧院原创舞剧《早春二月》剧照

上海歌剧院院长许忠表示:“每一个新的演出季都是一次新的启程。在‘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在2019年共和国70华诞之际,我们希望通过原创新作与国内外巡演,在开创性与国际性方面寻找新的突破,进一步提升上海歌剧院的品牌影响力和辐射力。也希望通过更丰富的艺术普及活动、更多样的观演互动方式以及更新颖的互联网技术,汇聚更多的粉丝群体,让更多人关注上海歌剧院、爱上歌剧。”

猜你喜欢
演出季神农歌唱家
2021年“良辰美景·恭王府非遗演出季”
小歌唱家
演藏戏·促非遗扶贫——2019年藏戏演出季完美落幕
歌唱家与报晓员
神农尝百草
神农尝百草
草丛里的歌唱家
神农与神农得荼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