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文本内涵 塑造文化品格素养—以一节高中英语写作课为例

2019-04-25 09:00蔡皓生
名师在线 2019年9期
关键词:品格内涵素养

蔡皓生

(福建省宁德五中,福建宁德 352000)

引 言

“文化品格”是指向全球化背景下的公民素养,文化学习的内容是立足中国、面向世界。为了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教师应深度剖析文本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欣赏中外文化,感受文化差异,指导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避免文化失语[1]。下面,笔者以一节高三英语写作课为例,探讨渗透文化品格素养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设计。

一、塑造文化品格素养的写作教学案例

这节课简要介绍一项中国的传统文化,写作内容是关于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Writing-Traditional Festivals,学生需要构思怎么去介绍传统节日。祝愿交流的教师和学生在中国度过一段愉快的时光,祝愿彼此的文化交流顺利进行。

(一)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置如下:(1)通过介绍相关中国习俗和节日,引进本节课的内容;(2)分析哪些信息应该被涵盖,拓展和丰富写作内容,如何运用英语表达中国习俗,避免文化失语;(3)为学生提供素材,仿写2018年广州二模书面表达。

(二)教学步骤分析

Step 1: 头脑风暴,激发学生思维

写作前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文化知识做好热身准备,如呈 现 相关词汇,paper-cutting,Peking opera,tea culture,Chinese knot,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Chinese poetry,silk 等。

Step 2:预测文化内容,发展思维能力

通 过 标 题How to introduce a festival?展 开 对 标 题 的 预测,抛出问题:What information should be included when you talk about festivals? 学生从细节处深挖,activities / traditional customs (how...celebrate), (what...do), (what...read), (what...wear), The date (when...come), The reason (what...celebrate), The origin (how...start),根据教师提供的线索,激发自身的兴趣和思维。

Step 3:精讲四例,剖析文化内涵

教师以四个具体例子,抛砖引玉,开拓学生的思维,the Spring Festival,the Tomb-sweeping Day,the Dragon Boat Festival,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

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示,唤起学生的记忆,鼓励学生开口表达。

Step 4:模拟写作,促进知识的输出

以2018年广州二模为范例:(1)审题:这是一篇发言稿,我们以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everyone/Ladies and gentlemen...开头并表达欢迎;(2)简要介绍一项中国传统文化,构思如何介绍传统节日(如时间、节日起源、庆祝方式等);(3)表达祝愿,祝愿来交流的教师和学生在中国度过一段愉快的时光,祝愿彼此的文化交流顺利进行;(4)时态以一般现在时为主。

提供写作素材:(1)The Mid -Autumn Festival falls on the 15th of the eighth month of our Chinese lunar calendar.(2)What we love most is the time we enjoy the full moon together.(3)We have a wider range of choices such as travelling and visiting our relatives or friends.(4)吸引全球的关注:capture the attention of the world;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begin to spread throughout China;有着非常大的影响:have a great impact on。

Step:5 互动交流,促进知能转化

写后交流是学生语言的输出环节,也是知识内化的重要步骤[2],学生通过把学到的文化知识运用于实践,将外语学习和母语学习结合起来,使其成为核心素养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反馈与反思

通过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写作课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避免文化失语,并紧扣当前高考的大背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教师要注重挖掘写作的精神内涵,分析不同习俗,引导学生构建思维导图,发散思维,使内容贴近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增强其跨文化意识;要对教材材料展开生活化拓展和延伸,以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找课外延伸衔接口,选择恰当材料,对教材进行补充和拓展,依据当前高考大背景,使写作教学融入生活,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要善于发掘教材与生活的衔接点,充分发挥教师的智慧和创造性,设计适当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语言输出中巩固语言知识,提高语用能力及文化品格素养[3]。

结 语

我们知道“文化品格”不只限于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而是指向全球化背景下的公民素养。文化学习的内容不再仅以英语国家文化的学习为目标,而是立足中国,面向世界,把英语学习纳入“大语高学习”的宏观范畴之中,将母语学习和外语学习联手成为核心素养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强调文化知识内化为人的身心素养。语言源于生活,教师应将课堂融入真实的生活中,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素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挖掘并有意识地在教学中渗透文化品格教育,这对培养学生的品格将大有裨益。

猜你喜欢
品格内涵素养
夏粮丰收:内涵丰富 意义重大
“新美育”的内涵与实践路径探索
照金精神的内涵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品格提升在小学语文亲子阅读中的渗透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