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堂吉诃德》里堂吉诃德与桑丘·潘沙的人物形象统一性

2019-04-25 17:13王一铭
参花(上) 2019年4期
关键词:堂吉诃德

摘要:《堂吉诃德》作为一部伟大的著作,在其诞生后的几百年间经久不衰,是西班牙文学史和整个欧洲文学史上不可忽略的一座里程碑,以其独特的魅力为各国文学研究门派所讨论与探索。其作者米盖尔·德·塞万提斯·萨阿维德拉更是凭借此部传世经典成为西班牙文学的代表人物,以其名字命名的塞万提斯学院更是遍布世界各地。长久以来,学术界一直以主人公堂吉诃德为主线进行研究,当提到桑丘·潘沙时除了以其愚忠小仆的身份来衬托堂吉诃德的伟大性以外,并没有更多地去思考二者之间的关联性。桑丘在全书处于配角地位,是堂吉诃德理想的绿叶,但这并不妨碍桑丘与堂吉诃德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关联性。

关键词:《堂吉诃德》 堂吉诃德 桑丘·潘沙关联性

一、堂吉诃德与桑丘二者的愚昧与忠诚

堂吉诃德原名吉哈那,本来是一位落魄的乡绅小地主,因为痴迷于骑士小说而走火入魔,立志要成为那些书里的传奇骑士,光复骑士道。于是,他干出来一堆荒唐可笑的事情,诸如把小旅馆当作城堡,把一位丑陋粗鲁的村妇当作美丽的心上人,将风车视为巨人,挥刀大战羊群,还自以为是地调制出所谓的魔水来给桑丘治疗伤口。

这种种的行为无一不在揭示着堂吉诃德的愚蠢性,因为被骑士道蒙蔽了认识能力,因为自己的荒唐想象打算以奇幻的方式在这个不奇幻的现实世界重新光复骑士道。抛开骑士道对他的影响,堂吉诃德算是一位博学多识的人。正如原文所讲的那样:“(堂吉诃德)在谈论时政时宛如有着凯撒在世之见解。”堂吉诃德之所以三番五次地去流浪,以一己之力去与这个世界作斗争,本质上不过是为了在这个“黑铁时代”里恢复“黄金时代”的一切美好。光复骑士道,固执地想要通过骑士道来实现“达济天下,打抱不平”的信念,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对于美好的追求和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与其说堂吉诃德是追求荒唐的骑士道,倒不如说是追求着美好的生活、美好的人性与美好的社会。

桑丘本来是一个穷苦的农夫,除了活着没有什么多余的想法。正如文中描写的那样:他是一个穷苦的好人,但就是没什么脑子。因为残留的封建思想和小农思想决定了他满脑子里装的全是如何获得金钱好让自己生活得更好。桑丘没有堂吉诃德的骑士道精神,不会想着如何达济天下,只会想着如何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好点,让自己的老婆当上贵妇人,让自己的女儿嫁给贵公子。

桑丘作为一个不太聪明的正常人,很明白堂吉诃德的疯癫及其言行举止的荒诞。但是当堂吉诃德许诺其可以当上总督甚至是国王时,桑丘还是义无反顾地跟随堂吉诃德去游侠四方。虽然他是一个正常人,但也和堂吉诃德一样失去了对于事物的判断力。这一主一仆、一疯一傻总是会干出一件又一件的荒唐事来。

正如杨绛先生在《重谈堂吉诃德》里说过的那样:“(桑丘)他虽然识得风车不是巨人,羊群不是军队,但也免不了是一个傻子。”如果说一开始没有经验的桑丘被堂吉诃德的一派胡言迷惑,抛家舍业地去追随堂吉诃德,给这位伟大的“骑士”充当随从。那么在之后的两次经历中,桑丘完全可以通过周围人的态度看出来,堂吉诃德也不过是一个疯子罢了。他为什么还要去追随堂吉诃德?

可能这源自于桑丘本身的忠诚,在这一路上桑丘一直忠心耿耿地去侍奉着堂吉诃德,认真听从着堂吉诃德的教诲,佩服着主人的理想。在堂吉诃德干出来一系列荒唐事之后,桑丘总会在事后去解救堂吉诃德,当一个好的仆人。换句话说,如果没有桑丘的陪伴,堂吉诃德是否可以在世间游走那么长时间都是一个未知数。

堂吉诃德忠于美好的骑士道,桑丘则忠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们两个人都有着各自对于美好的追求和对于信念的忠诚。堂吉诃德用荒诞来表现现实,桑丘则用现实来衬托世界的荒诞。

二、堂吉诃德与桑丘的智慧性与梦想性

堂吉诃德不谈论骑士道的时候是一位饱读诗书的乡绅。包括对于各类事物的独到见解,评论着骑士小说的不可靠,评价着文学与翻译的伟大,评价着时政,评价着当兵的辛苦,在其与桑丘和其他人的对话中,随处可见充满智慧的言辞。他充满着世间的智慧却在干着荒唐无比的事情,也许这世界上智慧与荒唐只是有着一念之隔罢了。

堂吉诃德在这几百年来一直是极端理想主义的化身,他在饱读骑士小说后一直致力于行走江湖,光复骑士道。且不论他行为的荒诞、认识的偏差或者不合乎时代的无畏呐喊。单就作为一位梦想者而言,堂吉诃德真正地做到了用生命去实现自己伟大的理想。这是值得人敬佩的,也是值得人去感叹的。

桑丘在书中的言论里频繁出现各种民间的谚语,桑丘家族的人也非常喜欢在对话中引用各式谚语。那些民间的谚语充满着智慧,经桑丘的口里说出来也并不会大打折扣。这些来自民间的西班牙谚语中所蕴含的能量是书本无法涉及的,这是一种属于民间百姓的智慧,在困境中的思考最富有智慧性。

在主仆二人的一系列经历中,他们遇到了各种事端。桑丘总是先保护好自己再去收拾堂吉诃德留下来的残局,用自己的努力将事情的危害性降到最低,为堂吉诃德的梦想之旅增添了可靠的后勤保障。一次,主仆二人在野外迷路了,堂吉诃德仿佛丧失了信念,开始哭泣了起来。桑丘则在一边给主人讲了一个道听途说的故事,帮助主人脱离了思想的困境。这就是桑丘的梦想,他想要那些遥不可及的物质奖励,也想要忠诚地、好好地服侍着主人。

三、堂吉诃德与桑丘的互补性与关联性

在一般观念里,堂吉诃德是理想主义的代名词,桑丘则是现实主义的代名词。堂吉诃德为了他那荒唐不可实现的理想割裂了生活,桑丘则因为现实的种种变得连那么一丝丝梦想的影子都看不到。在传统观念里,堂吉诃德是飘在空中的羽毛,美丽而又不切实际。桑丘则是泥泞路上的石头,彻底沦为平庸的现实但是却又真实可触。

笔者以为这种观点过于片面,没有真正地看清楚二者的关系。堂吉诃德与桑丘看上去是走向了两个极端,充满了理想与现实、智慧與愚蠢的矛盾。不过,矛盾总是在统一体中的,矛盾双方的统一性很多时候大于矛盾双方的斗争性。要把堂吉诃德与桑丘联系起来看待,才可以真正地把握住两者之间的核心。

堂吉诃德在旅途中受到了桑丘的影响,虽然还是没有改变其骑士道的思想,但是在处理问题上变得越来越圆滑了。桑丘这个“奕”,想要好好地捞钱的农夫在真正地因为伯爵戏言得到了总督职位时,没有放肆去干一些违背道德的事情,开始尽力去秉公办案,为那个地方的人们留下了伟大的桑丘定律。由此可以看出,堂吉诃德与桑丘是可以互相影响的,而并非势不两立的矛盾双方。

正如海涅在评价此书时说过:堂吉诃德与桑丘结合起来才是这本书的真正主人公。生活在现实世界的、头脑并不荒诞的我们也是如此。人们更多的时候像桑丘那样地活着,时不时地总会有点堂吉诃德的想法,想要去实现自己那荒唐的理想。

参考文献:

[1][西]塞万提斯.堂吉诃德[M]杨绛,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18—58.

[2]胡真才.杨绛先生谈《堂吉诃德》[OL].人民网,2004—04—16.

[3]赵越.论堂吉诃德里堂吉诃德与桑丘·潘沙的现代性[J].北方文学,2017.

[4]刘丽妃.浅析.《堂吉诃德》中桑丘的形象[J].青年文学家,2018(03).

(作者简介:王一铭,男,长春师范大学西班牙语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外国文学)(责任编辑 蔡慧玥)

猜你喜欢
堂吉诃德
《堂吉诃德》鉴赏
论《堂吉诃德》里堂吉诃德与桑丘·潘沙的现代性
西班牙语文学与学生语言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
中企走出去不妨学一学“堂吉诃德”(观察家)
《堂吉诃德》中的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