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银连汤外涂治疗小儿鹅口疮33例

2019-04-27 02:00
浙江中医杂志 2019年4期
关键词:鹅口疮外涂心脾

刘 睿

浙江省中医院下沙院区 浙江 杭州 310018

鹅口疮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是儿童口腔常见疾病,治疗手段非常有限。笔者采用自拟银连汤外涂治疗,收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66例鹅口疮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中男19例,女14例;年龄20天~4岁,平均2.36岁;病程2~7天,平均3.14天。观察组中男17例,女16例;年龄16天~5岁,平均2.58岁;病程1~5天,平均3.42天。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诊断标准:①舌上、颊内、牙龈或上唇、上腭散布白屑,可融合成片。重者可向咽喉等处蔓延,影响吸奶及呼吸;②多见于新生儿、久病体弱者,或长期使用抗生素者;③取少许白屑涂片镜检可见真菌的菌丝及孢子[1]。

1.3 中医辨证:症见口舌满布白屑,周围红赤,面赤唇红,口干喜饮,大便干,小便黄。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数。属心脾积热之证[1]。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每日餐后以生理盐水清洁口腔,以制霉菌素搽剂(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0058)涂擦患处,每日3次。

2.2 观察组:每日餐后以生理盐水清洁口腔,将自拟银连汤涂擦患处。方剂组成:金银花15g,黄连3g,生甘草6g。水煎30分钟。每日3次。

两组治疗后均禁食禁饮半小时。上述治疗5天为1个疗程。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治愈:口腔黏膜白屑消失,口腔黏膜光滑正常,镜检未见菌丝及孢子;好转:口腔黏膜白屑减少,分泌物镜检有菌丝及孢子;无效:口腔黏膜白屑无变化甚至增多,分泌物镜检有菌丝及孢子。

3.2 口腔黏膜分泌物镜检:取治疗前后口腔黏膜分泌物予以镜下涂片检查,观察菌丝数量。

3.3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

3.4 两组治疗前后口腔黏膜分泌物镜检结果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口腔黏膜分泌物镜检结果(±s,个/视野)

表2 两组口腔黏膜分泌物镜检结果(±s,个/视野)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菌丝数量98.26±11.05 22.41±3.83 97.19±12.17 8.65±0.57*例数33 33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

4 体会

鹅口疮是以口腔白屑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疾病。因口腔满布白屑时状如鹅口,故名[2]。《诸病源候论·鹅口候》中说:“小儿初生口里白屑起,乃至舌上生疮,如鹅口里,世谓之鹅口。此由在胎时受谷气盛,心脾热气熏发于口故也。”明确指出了鹅口疮是由心脾积热所致。因此本病治疗以清泄心脾积热为主。笔者采用的自拟银连汤中,金银花性味甘、寒,归肺、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为治血热毒盛所致诸症之要药。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金银花对金黄葡萄球菌、念珠菌等多种致病菌等有较强的抑制力[3];黄连味苦,性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甘草能清热解毒,与金银花配伍,增强清热解毒之效,又能调和黄连苦寒之性,矫正口味,使患儿易于接受。观察结果证实,自拟银连汤外涂治疗小儿鹅口疮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鹅口疮外涂心脾
过桃花村
板蓝根注射液新功用
茶香沁心脾 茶方养五脏——乐氏同仁茶饮
马应龙痔疮膏外用新功效
宝宝长了鹅口疮怎么办
碳酸氢钠涂擦患儿口腔及乳母乳头疗程与治疗鹅口疮复发率的疗效观察
内服外涂联合治疗单纯疱疹
夏季严防宝宝鹅口疮
安卧汤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90例
归脾汤加减联合体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