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功能锻炼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2019-04-27 16:20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48期
关键词:直腿腰椎间盘循证

宋 荔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 济南 250012)

临床上,腰椎间盘突出症十分常见,发病率高,传统手术方式通常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手术创伤,且术后脊柱稳定性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1]。目前,为了保证手术治疗的有效性,需要配合相应的护理。而循证护理属于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其不仅包含患者各个功能的锻炼,同时重视患者功能锻炼,旨在促进患者尽早康复。文章探讨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术后功能锻炼中实施循证护理有效性,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所选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入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时间均是2017年08月份~2018年08月份,抽样分组所选患者,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干预,40例观察组基于对照组护理前提下实施循证护理。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两组基线资料对比缺乏显著的差异,P>0.05,可比较。

1.2 方法

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干预,主要包含:实施功能锻炼的指导,使得患者1-2小时实施一次屈髋屈膝的活动;术后第三天实施直腿抬高的训练,按照患者的耐受程度调整角度;手术以后第1-2周,按照医嘱戴腰围,并指导患者进行站立训练。40例观察组基于对照组护理前提下实施循证护理,具体如下。

1.2.1 直腿抬高的训练

在结束手术以后24小时,指导患者实施下肢肌肉的等长收缩训练,同时循序渐进实施直腿抬高的训练,这样能够对神经根粘连进行预防。若经显微观察显示三十度及以下神经根的移动不够显著,而30~60度神经根的移动平行于神经根的走向,60~90度是后侧的神经根发生移动,移动方向不完全平行于神经的走向。在腰椎间盘突出手术以后,实施早期直腿的抬高锻炼,同时最大幅度抬高,并渐渐加大次数,能够维持神经根持续向下的移动,降低炎症的反应,对于水肿消退比较有利。

1.2.2 腰背肌功能的锻炼

经腰背部功能的锻炼能够对脊柱力学的结构进行稳定,恢复力学和解剖层间的关系,可以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病情进行缓解。结束手术以后实施腰背肌的功能锻炼,能够对腰部的血液循环进行改善,加大局部的氧供应,加强韧带与腰背肌力量,提高脊柱灵活性与稳定性。

1.2.3 循证护理的方法

在患者的麻醉清醒以后,需要实施股四头肌与踝泵的联系,1~2小时一次,一次维持5~10分钟。手术以后第一天,进行直腿抬高的训练,护理人员需要辅助患者压膝与抬腿,第一次从30度开始,然后渐渐抬高至60度,由一组十次、一天五组渐渐增加,交替双腿,缓慢的抬放。手术以后第二天,实施屈髋屈膝的训练,取患者的仰卧位,将一侧的髋关节与膝关节伸直,另一侧的髋关节与膝关节则要屈曲,通过双手将膝部大腿抱住,尽可能与胸部靠近。手术以后一个周,做腰背肌的训练,取患者仰卧位,经双肘、头与双足支撑,若患者年纪轻,可以采取双足与头部支撑。还可以取患者的俯卧位,后伸双上肢,后仰头部,向后伸直下肢,腹部着床。上述方式一天训练30~200次,逐渐增加强度与次数,维持三个月的锻炼。

1.3 观察的指标

(1)对比两组护理前后腰腿痛程度以及ODI(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2)腰腿痛程度采用VAS(视觉模拟疼痛)评分进行评价,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出现剧烈疼痛感;ODI评分越高,表示功能越差。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数据经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采取均数±的标准差(±s)对计数类资料进行表示,采取t检验;计量资料主要采取百分比%来代表,采取x2检验,若数据之间差异比较显著,则P<0.05。

2 结 果

2.1 对比两组腰腿痛程度

护理后,观察组护理以后腰疼、腿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ODI评分对比

护理以后, 观察组O D I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两组腰腿痛程度对比(±s,分)

表1 两组腰腿痛程度对比(±s,分)

组别 腿痛 腰疼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5.16±1.52 0.53±0.24 7.87±1.24 0.63±0.54对照组 5.18±1.60 1.37±0.61 7.83±1.21 1.56±0.61 t 0.0225 12.4325 0.2525 13.7258 P 0.9526 0.0000 0.5368 0.0000

表2 两组ODI评分对比(±s,分)

表2 两组ODI评分对比(±s,分)

组别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48.84±13.53 8.01±1.04对照组 48.91±13.27 12.52±3.52 t 0.1362 15.6157 P 0.8725 0.0000

3 讨 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基于疾病发生以后,会影响到患者的行动能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2]。目前,临床上主要采取外科治疗,而为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保证手术疗效,需要配合相应的护理。应用循证锻炼形式可以弥补传统护理方式的缺陷与不足,并且经科学的引导患者锻炼,能够促进患者尽早康复[3]。本次研究中显示,护理后,观察组护理以后腰疼、腿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以后,观察组OD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综上,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术后功能锻炼中实施循证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机体功能,可推广。

猜你喜欢
直腿腰椎间盘循证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加强膝盖锻炼 提高耐寒能力
为什么医生让“直腿抬高”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加强膝盖锻炼,提高耐寒能力
直腿坐强腰肾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腰背部肌肉锻炼联合TDP照射腰痹痛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