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问题研究和护理对策

2019-04-27 16:18周莲莲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48期
关键词:分布图年龄糖尿病

周莲莲

(东台市中医院内分泌科,江苏 盐城 224200)

糖尿病患者常常引发各种心理障碍,在治疗过程中加强会患者的心理护理[1],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到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各分科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护理学和心理学相结合形成的心理护理正不断丰富临床护理的内涵并指导护理实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4月~2018年3月,我科室收治糖尿病患者178人,男性83例,女性95例,年龄29~78岁,Ⅰ型糖尿病6例,Ⅱ型糖尿病162例,妊娠期糖尿病7例,其他特殊类型3例。

1.2 分析方法

制作问卷调查表,通过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照患者治疗期间的言行举止作为补充调查,全方位采集患者心理信息,结合患者的性别、年龄、学历、工作和患病类型进行统计分析。

2 数据统计和分析

根据患者心理统计结果分析(表1),焦虑、恐惧的心理反应是患者最容易发生的,抑郁和意志消沉的心理反应次之,听之任之这种类型也是比较容易发生的,猜疑和偏执与绝望和厌世相对发生率较低。

表1 178例糖尿病患者心理特征统计

3 心理特征分析

3.1 焦虑和恐惧

多见于年轻和中年糖尿病患者(图1),尤其是有一定文化知识的患者。由于糖尿病是慢性的、终身性的疾病,如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常引发急、慢性并发症,有些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缺乏了解,不能客观评价自身状况,以致于产生焦虑、恐惧的心理。主要表现出对生活失去信心,情绪低落,甚至感觉过敏。

图1 焦虑和恐惧心理年龄分布图

3.2 抑郁和意志消沉

多见于年轻糖尿病患者(图2),尤其是刚步入社会工作不稳定的未婚患者。患者常常表现出自卑、自责,唉声叹气。

图2 抑郁和意志消沉心理年龄分布图

3.3 听之任之

多见于中年糖尿病患者(图3),尤其是工作压力大或事业有所起色的患者。这类患者经常是工作繁忙、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对身体存在的健康问题不能正确对待,不能很好的管理疾病。还有一小部分患者对治疗丧失信心,“破罐子破摔”。

图3 听之任之心理年龄分布图

3.4 猜疑和偏执

多见于中老年患者或对糖尿病一知半解的患者(图4)。糖尿病由于久治不愈,“久病成医”,在了解糖尿病的不良预后,内心缺乏安全感,敏感多疑,常表现出对周围人言行特别关注。

图4 猜疑和偏执心理年龄分布图

3.5 绝望和厌世

多见于老年及糖尿病并发症患者(图5),常由于病程迁延,久治不愈,脏器及神经功能受损,而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患者产生沉重的思想负担,或治疗效果不佳导致病情反复,而引起消极、悲观、厌世情绪,对生活失去信心。

4 护理对策

4.1 注重对患者健康宣教

根据调查分析,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问题绝大多数和其对糖尿病知识的缺乏和错误认知有直接的关系[2],因此有计划、有目的的糖尿病宣教可以改变患者对糖尿病的错误认知。

图5 绝望和厌世心理年龄分布图

对糖尿病的一般知识采取发放宣传手册、利用病区宣传栏及多媒体播放器循环播放等方式进行宣教。每周召开病员座谈会对具有相同心理特征的患者采取集中宣教的形式;对心理状况复杂的患者,采取一对一宣教的形式。

4.2 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在护理过程中要不断向患者灌输糖尿病并不是绝症,尽管现阶段的医疗技术并不能治愈糖尿病,但是病情是可以控制的[3],患者只要接受系统性治疗,同时合理运动、科学控制饮食、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就可以控制血糖,预防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和工作。

4.3 强化与患者的情感沟通

患者长时间得不到倾诉,极易导致心理障碍的发生,护理过程中要与患者真诚交流,耐心倾听患者倾诉心中的烦闷和压力,给患者安慰和帮助;鼓励患者多与亲友交流、倾诉;同时建议患者适当参加群体活动,如气功、太极等,唤起患者对生活的热情。

4.4 分类施策对患者强化护理

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必须根据各类患者不同类型的心理特征,对症强化心理护理。焦虑和恐惧患者采取心理放松护理方案,协助患者拟定放松训练方案,利用心理放松的原理进行平时放松。抑郁和意志消沉患者需多注意督促患者起床活动,鼓励患者尽可能自理活动。听之任之患者护士在护理过程中要充分强调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危害性,提醒患者不要因为自我感觉良好而忽视自身的健康危机。猜疑和偏执患者缺乏对医护人员信任,因此护士要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使其对糖尿病产生正确、客观的认识。绝望和厌世患者偶尔会出现自杀的想法,必须建议患者家属陪护。

5 成效和总结

我们对其中70例具有焦虑和恐惧心理特征的患者,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于心理护理前(入院后第二天)和心理护理后(出院后1月来访)各评定一次,并进行比较。于心理护理前测评为48.35±9.08分,心理护理后评测为35.18±8.28分,t=160.87,P<0.001。通过完善的心理护理,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取得明显的效果。

猜你喜欢
分布图年龄糖尿病
变小的年龄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贵州十大地质公园分布图
中国癌症分布图
年龄歧视
算年龄
浙江省第一批省级特色小镇分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