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护理对全麻术后留置尿管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2019-04-27 16:20胡真真周宝珠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48期
关键词:尿管躁动全麻

胡真真,周宝珠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江西 南昌 330000)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术已经成为多种疾病治疗的主要方案之一。部分手术的实施会对患者的功能造成限制,使之在术后排尿、排便等存在障碍[1]。为保证患者术后正常生活,会对其采取留置尿管的干预方式。尤其是全麻手术患者,留置尿管是常用的导尿方式之一,能够最大程度地减轻患者留置尿管的疼痛与不适,且避免术前留置尿管可能会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临床症状的现象。但在实践中发现,全麻术后留置尿管可能会使患者在苏醒期出现躁动,影响麻醉恢复。在这种状况下,临床认为,必须要对全麻术后留置尿管患者采取麻醉护理干预。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随机采样的方式,从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行全麻术后留置尿管患者中,选80例为实验对象。据其苏醒期采取的干预方式分为2组:对照组40例,女23例,男17例,年龄23~67岁,平均年龄(46.29±3.42)岁;观察组40例,女24例,男16例,年龄22~68岁,平均(46.19±3.52)岁。

纳入标准:(1)符合全麻且术后留置尿管的相关指征[2];(2)无手术禁忌症;(3)意识清晰,对本次研究知情,且自愿参与;(4)近期未服用抗抑郁药物或者镇静药物。

对两组年龄、性别等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在手术当天巡回护士需与患者进行沟通,为其讲解选择全身麻醉的原因以及操作步骤,并就苏醒时的注意事项加以介绍。在苏醒阶段,需由麻醉复苏室的护士来进行体征观察,直到其意识完全清醒。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运用麻醉护理干预。其主要包含:(1)心理护理。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心理状态评估,了解其基本需求。在麻醉前,为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使之能够积极配合临床工作的开展。在苏醒期患者有意识但不完全,其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适当的管理,心理认知的全面性与客观性,能够保证行为的合理性。(2)插管护理。在插管前,需要运用无针头注射器来抽取4 mL左右的无菌液状石蜡油,来对患者的尿道进行润滑,保证导管置入的顺畅。(3)苏醒期干预。在患者苏醒期,其意识模糊,患者需要对患者进行安慰、鼓励,并就其躁动发生可能进行评估,从而能够采取积极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1.3 评价指标

(1)苏醒期躁动评分:无躁动的为0分;操作时存在轻微躁动,可进行语言安抚的为1~3分;无外界刺激也会有躁动,且患者会自主拔管为4分;患者躁动剧烈,需要采取强制性的安抚措施。

(2)尿道刺激症状评分:尿道无不适感的计0分;尿道存在轻微不适感的计1~2分;尿道存在疼痛,但尚可忍受的计3~4分;疼痛较为剧烈,需马上拔管的计5分。

(3)记录两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状况。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观察组苏醒期躁动评分、尿道刺激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 5);观察组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对两组患者苏醒期躁动评分、尿道刺激症状评分、 躁动发生率比较

3 讨 论

手术作为临床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案,其能够对病灶进行准确的切除或者修复,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运用效果较好[3]。但是,其本身是一种有创治疗方案,在运用的过程中为了避免患者的应激反应过大而产生的排斥行为,缓解创伤所带来的疼痛,必须要对患者进行麻醉干预。全麻作为常用一种麻醉措施,在术后留置导尿管也是部分手术的必要干预内容,相较于术前留置来说,其能够缓解因导尿刺激所带来的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临床症状[4]。但是,在操作中,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不适感,从而引起苏醒期躁动。基于此,临床需要在术前对该种干预的必要性进行阐述,从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等多方面来进行疏导,使之苏醒期状况得以改善[5]。

综上所述,对全麻术后留置尿管患者苏醒期采取麻醉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缓解尿道刺激症状与躁动状况,从而保证患者体征的稳定,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尿管躁动全麻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PKEP术后短期留置尿管的可行性分析
许巍 从躁动中沉潜
肥胖与全麻诱导期氧储备的相关性
道路躁动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介绍1种预防留置尿管堵塞的方法
剖宫产术后患者拔除尿管时机的探讨
两种麻醉镇静深度监测技术在全麻中的应用比较
安徽农化:在变革与躁动中坚守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