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对前列腺癌患者术后尿失禁的影响

2019-04-27 16:20廖金芳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48期
关键词:延续性前列腺癌根治术

廖金芳,区 玉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广东 佛山 528000)

前列腺癌是一种常见的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较高,严重威胁着男性的身体健康[1]。手术治疗虽然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术后极易发生尿失禁,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效果[2]。延续性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其具有协调、了解、一致的特点,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3]。为此,本文以我院2014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40例行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延续性护理对其术后尿失禁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我院2014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患者中随机抽取40例行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平均年龄为(65.82±5.14)岁;观察组平均年龄为(66.21±4.95)岁。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全部参与研究的患者及其家属皆具有知情同意权。两组患者在年龄等资料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包含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用药指导、注意事项、禁忌事物、康复训练、病房清洁护理等基础护理措施。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首先在电话或微信平台建立患者档案,对于不同情况的患者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其次,在住院阶段,加强生活、用药、健康教育、消毒以及清洁等基础护理,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指导其进行适量的盆底肌训练以及户外运动,使其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再次,患者出院后,通过电话或微信平台增加与患者的互动,定期普及有关前列腺癌术后的健康知识以及按医嘱服药的重要性,并针对患者提出的疑问,进行一对一指导,使其明白盆底肌训练以及良好生活习惯对预后的影响。最后,针对患者产生尿失禁的严重程度,指导其进行治疗,待症状消失后,嘱托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免复发。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的术后尿失禁发生率:采用尿失禁问卷量表(ICI-Q-SF)进行评估[4],主要包含尿失禁持续时间、尿失禁频率和漏尿量,其中尿失禁频率为极少(1次/周)、偶尔(2~3次/周)、经常(1次/d)以及频繁(数次/d);漏尿量分为少量(漏出尿只有几滴,浸湿一小片)、中量(漏出尿浸湿一大片)和大量(尿液基本全部流出)。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x2检验计数资料[n(%)];t检验计量资料(±s)。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尿失禁发生率(2.50%)和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60.0%)(P<0.05),见表1所示。

表1 两组尿失禁发生情况对比

3 讨 论

前列腺癌是指前列腺上发生的一种上皮性恶性肿瘤,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血尿等症状,如不及时治疗,极有可能危害到患者的生命健康[5]。对于中晚期前脸腺癌患者,通常采用根治性手术疗法,效果显著,但术后如不加强护理,极易发生尿失禁等并发症。延续性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主要是通过设计一系列的行动以保证患者在不同场所(例如:从医院到家庭)均能够受到不同程度的护理,通常包含出院计划、转诊护理、回归家庭后持续性的随访和术后指导,有利于提高预后效果[6],所以,应用于前列腺癌术后尿失禁防护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在本研究中,延续性护理模式能够在患者住院期间加强基础护理同时,待患者出院后还能够通过一些互动平台,远程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以及改善生活习惯,有利于延续住院期间的护理效果,降低术后发生尿失禁的概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尿失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其尿失禁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证明延续性护理在前列腺癌根治术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有利于降低尿失禁发生率及其持续时间。

综上,延续性护理应用于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中能够降低术后尿失禁发生率,减少尿失禁的时间,有利于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延续性前列腺癌根治术
延续性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MTA1和XIAP的表达与前列腺癌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前列腺癌,这些蛛丝马迹要重视
前列腺癌治疗与继发性糖代谢紊乱的相关性
微小RNA-424-3p和5p对人前列腺癌细胞LNCaP增殖和迁移影响的比较
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11例治疗体会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VMAT和IMRT技术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中的剂量学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