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室护理策略分析

2019-04-27 16:21陶静娟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48期
关键词:摘除术孔镜手术过程

陶静娟

(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 苏州 215500)

腰椎间盘突出症作为骨科老年患者较为常见且多发的一类疾病,且日益年轻化。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作为当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为常用的一种微创手术,以其切口小、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现阶段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但当前相关领域对于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更多是集中在手术方法及手术效果上,且对其相关护理工作进行研究。基于此,本文就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室护理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于2016年4月~2018年4月间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选取80例患者,男46例,女34例,年龄61~72岁,平均(64.3±2.2)岁,患L3-L4共6例,L4-L5共50例,L5-S1共24例。均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

1.2 方法

1.2.1 术前护理

①心理护理干预。在术前1天访视时,手术室护士与患者充分交流,了解患者心理状态,详细告知手术方法、相关注意事项、预后方法等。此外,手术室护士还应将一些手术成功案例对患者进行分享,以此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使其可以积极的配合治疗。②体位训练护理。在术前访视时,手术室护士应协助其完成手术体位耐受训练,训练时间应控制在1~2 h以内[1]。需要注意的是,在训练开始之前,手术室护士应将动作要点对患者进行告知,然后进行相应的演示,以此来帮助患者更好的掌握训练要点。③做好相应的手术准备工作。手术室护士待患者确定手术之后,应对手术过程中需要的设备以及相关药物的准备工作,同时对手术设备进行调试,待手术相关准备工作都完成且确认无误后,患者进行手术。

1.2.2 术中护理

在患者手术过程中,手术室护士则需要采取以下方法对其进行护理:①基础护理。待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应对患者术血压、脉搏、呼吸等相关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的告知麻醉医师进行有效的处理,如果患者状况不好,则需要更改手术时间。②体位护理。在患者手术过程中,应正确合理安置手术体位,患者应取俯卧位,并应用常规的消毒铺巾。在手术过程中,应采取局部麻醉下监护的方法,同时对手术部位进行定位后,应用穿刺针实现穿刺,然后完成手术。③心理护理干预。在患者手术过程中,患者通常会由于疼痛或者其他原因产生不良心理反应,手术室护士应在实际的护理工作过程中,对患者的心理变化进行密切的观察,并积极的与患者进行沟通。这样对于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以及手术成功率具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④疼痛护理。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还应给予患者必要的疼痛护理干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通常会应用镇静药或者止痛药来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应对其生命体征进行观察,如果患者存在异常,护理人员应及时的告知麻醉医师,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待患者体征回复正常或者不良反应消失后,再完成相应的手术工作[2]。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疼痛指数以及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检验方法为t;计数资料以%表示,检验方法为x2,P<0.05则说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过手室护理后,80例患者未发生一例并发症,患者住院时间为6~9 d,平均为(7.2±0.3)天。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得到了显著的改善,详见表1。

表1 患者手术前后疼痛评分对比(±s)

表1 患者手术前后疼痛评分对比(±s)

指标 手术前 手术后 t值 P值VAS疼痛评分 7.59±1.36 2.41±0.75 20.1 <0.05

3 讨 论

虽然当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发病年龄呈现出年轻化趋势,但是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依然是以老年患者为主。对于老年患者而言,在其实际的治疗过程中,如果应用传统的手术方法进行中治疗,其普遍存在风险较大以及治疗效果不理想等特点。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将其应用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过程中,具有着创伤小、康复时间段、痛苦小、无严重并发症等特点,也正是因为如此,这种手术方法也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对于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而言,在其实际的治疗过程中,将手术室护理应用其中,通过在患者术前及术后给予其必要的护理干预,对于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3]。本文选取了80例患者接受手术室护理,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手术室护理之后,患者无一例出现并发症,并且来说,患者的疼痛评分也得到显著的改善,较之手术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手术室护理工作,对于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具有着极高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摘除术孔镜手术过程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压疮高风险者手术过程急性压力性损伤护理干预
脊柱椎间孔镜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联合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对单节段DLSS术后患者腰椎功能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经椎间孔镜一次性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MRI图像结合JOA评分对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后评估
保留远近双蒂皮瓣削薄术治疗手足部皮瓣移植术后臃肿畸形临床观察
保温护理对98例全身麻醉患者术后复苏应用价值分析
麻醉复苏室与临床护理特征性分析与措施
结直肠息肉经内镜摘除术后并发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与传统椎板开窗术式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