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对军队离退休干部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2019-04-27 16:21王晓娟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48期
关键词:医嘱军队血压

王晓娟

(辽宁省军区离职干部休养所门诊部,辽宁 营口 115000)

高血压在我国是老年人群的多发病及常见病,且发病率逐渐年轻化,属于一种慢性身心疾病,若不加以控制血压水平,能够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不利影响[1];本文为了探讨心理干预对军队离退休干部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选取研究对象为86例军队离退休干部高血压患者,见正文描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取研究对象为86例军队离退休干部高血压患者,研究时间为2017年02月~2018年07月,按照抽签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各43例。

观察组男女性别之比为2 1 : 22 ; 平均年龄值(88.32±1.21)岁。

对照组男女性别之比为22 : 2 1 ; 平均年龄值(88.36±1.25)岁。

临床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方法--给予一般护理,即按照医遵实施高血压药物治疗等。

观察组方法--给予心理干预,如下叙述:(1)集体心理干预:可通过定期开展专题知识讲座,以达到提高患者认知度的目的,讲座内容包括高血压发生机制、危险因素、并发症、治疗方案等,对控制血压水平具有促进作用;除此之外,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让患者了解控制情绪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且树立康复信心。

(2)个别心理干预:实施针对性干预措施,即患者属于性格好强类型,该类患者可伴有激动、不耐烦及易怒等情绪,护理人员可通过运用热情、耐心的态度帮助患者共同分析情绪变化对血压水平的影响;若是患者存在焦虑及抑郁等情绪,则通过给予心理疏导,让其保持积极心态,必要时可邀请精神科专家进行会诊。

(3)家庭与社会支持:指导家属陪同患者共同学习高血压相关知识,以便于让其更好的了解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状态,且通过鼓励性语言及肢体语言支持患者。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且评估两组86例患者的遵医嘱行为及生活质量。

遵医嘱行为[2]--选择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评估,评估内容包括按医遵用药、定期监测血压、适当运动、良好饮食、戒烟酒等。

生活质量[3]--选择SF-36量表评估,共分为7个维度(生理功能、生理职能、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每个维度分值0~100分。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20.0分析本文数据,以P<0.05表示对比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比遵医嘱行为

见下文数据可看出观察组遵医嘱行为高于对照组,P值<0.05。见表1。

表1 两组遵医嘱行为比较[n(%)]

2.2 对比生活质量

见下文数据可看出观察组S F-3 6 评分高于对照组,P值<0.05。见表2。

表2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s,分)

表2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s,分)

组别 生理功能 生理职能 健康状况 精力 社会功能 情感职能 精神健康观察组(n=43) 82.32±5.10 77.85±4.32 82.10±5.02 80.45±4.56 79.78±4.45 85.32±5.45 84.12±5.20对照组(n=43) 65.21±2.01 60.02±1.52 63.05±1.75 62.12±1.80 60.45±1.60 67.21±2.32 68.79±2.41

3 讨 论

高血压是全世界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目前尚无彻底治愈方法,经调查发现我国人群普遍存在三高(高发病率+高增长趋势+高危险性)、三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三不(不长期规律用药+不坚持监测血压水平+不重视非药物治疗)等现象,尤其是军队离退休干部,其中65~79岁人群患病率高达65.5%,而高龄人群患病率高达70.0%,因此在临床上实施药物治疗的同时需配合护理干预措施,通过不同策略解决以上三种现象,以达到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目的[4]。

曾有学者研究表明:心理干预应用于军队离退休干部高血压患者中有利于改变不良饮食及生活习惯,而改变该类患者的不良习惯途径在于两方面,即第一方面:实施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能够更好的帮助患者树立正确认知度,即明白高血压发生、发展与不良行为的关系;第二大方面:通过护理人员的指导能够将“改变”持续向好的方面发展,继而起到更好的控制血压水平的目的;均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身心健康,对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总而言之,心理干预应用于军队离退休干部高血压患者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在改善遵医嘱行为的基础上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应用及推广。

猜你喜欢
医嘱军队血压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内蒙古林业总医院静脉用药调配室不合理医嘱分析及对策
医院H IS 系统下电子医嘱的规范管理
遵循医嘱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军队的4月1日
最怕啥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面对“口头医嘱”,护理人员须谨慎
军队组织形态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