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围手术期护理

2019-04-27 16:22张娟娟陈晓艳毛益萍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48期
关键词:肝素栓塞量表

张娟娟,陈晓艳,毛益萍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江苏 南通 226000)

颅内动脉瘤为临床常见肿瘤疾病,该疾病在临床具有极高发病率和死亡率,若治疗不及时,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目前临床对于该疾病一般以血管内栓塞治疗为主,为了能够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加强其围手术期护理十分必要,从而促进其早期恢复身体健康[2]。本研究通过分析围手术期护理的优势,并对其效果进行探讨,详情见下文描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颅内动脉瘤患者列为本次研究对象,共收治50例,收治年限在2016年度至2019年度间,观察组25例、对照组25例。纳入标准:均符合颅内动脉瘤诊断标准。排除标准:由于个人原因中断研究[3]。观察组男10例、女15例,年龄37~55岁,平均(46.21±1.02)岁。对照组男11例、女14例,年龄38~55岁,平均(46.95±1.54)岁。两组各项资料无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在患者治疗期间采取常规护理,告知患者疾病各项知识。观察组实施围手术期护理。1.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加强与其沟通,对其心理变化进行密切观察,给予患者针对性心理疏导,介绍成功案例,使其树立康复自信,提供配合度。②术前准备:术前完善各项检查,并叮嘱患者禁食进水,术前半小时给予其10 mg地西泮,行肌内注射治疗,并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4]。2.术中护理:取患者平卧位,并使患者颈部和头部呈同一水平线,对患者四肢采用约束带进行固定,将穿刺部位充分暴露;为患者留置导尿管,准备好肝素稀释液,对肝素化时间进行记录,及时补充肝素。3.术后护理:待患者生命体征恢复平稳状态后,将患者送入监护病房中,监测患者肢体活动变化、意识情况,若上述情况发生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叮嘱患者保证绝对卧床休息,时间24小时,观察患者双侧肢体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情况,并观察其足背动脉搏动和色泽,一般45分钟一次。

1.3 观察指标

观察组、对照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指标包含:焦虑和抑郁评分、并发症情况。

焦虑、抑郁两个量主要由14个项目组成,其中每个量表分别采用7个项目实施评定,在焦虑量表中主要以突出神经症的神经症状为主,1.感到紧张、2.有些害怕感觉、3.心理具有担忧想法、4.能舒适的坐着、感到放松、5.由于害怕而发抖、6.具有动荡不安感觉、7.突然感觉到恐慌。而在抑郁量表评定中主要以抑郁、愉快感缺乏或者精神迟滞为主:1.依然乐于做过去喜欢事情、2.能看到事情好笑的一面、3.感到高兴、4.感觉到精疲力竭、5.对自身外表失去兴趣、6.怀着欣喜心情期待事情、7.能了解广播的电视各项节目,在量表中反向提问条目一共具有6条、而焦虑量表中1条、抑郁量表中具有5条。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6.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进行检验,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检验,用x2值检验,两组各项指标中存在差异,P<0.05。

2 结 果

2.1 对比2组焦虑和抑郁评分

护理后观察组焦虑、 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比较(±s,分)

组别 焦虑 抑郁观察组 护理前 15.23±1.25 15.99±1.52护理后 6.25±1.02 6.85±1.56对照组 护理前 15.85±1.02 15.85±1.02护理后 12.28±1.23 11.02±1.85

2.2 比较两组并发症情况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3 2.00%,P<0.05。见表2。

表2 2者并发症情况的比较

3 讨 论

颅内动脉瘤为引发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重要因素,也是导致患者预后不良的主要因素。围术期护理主要是对患者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的护理,术前通过加强心理疏导,同时通过完善术前准备,预防术中不良事件的发生;对患者生命体征实施密切观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手术顺利进行;术后加强巡视力度,若患者引起不良情况或异常,及时采取针对性方式,保障患者安全[5]。

本文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同时加强其围手术期护理,不仅能改善不良情绪,还能降低脑梗死以及颅内再出血等并发症,保障患者健康安全。

猜你喜欢
肝素栓塞量表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中肝素泵的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保养
介入治疗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的护理体会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验证
介入栓塞治疗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的初步探讨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PCC中不同水平抗凝血酶和肝素对其促凝及抗凝能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