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本质 求因果让论述走向“深刻”

2019-04-27 00:14万安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9年4期
关键词:深刻分析法回国

万安

从2018年高考作文题来看,现在的题目都切合考纲中“一点四面”的要求,大多都体现国家意志,展现宏大的主题,乍一看这一类题目并不难动笔,因为都是学生的自身与生活;但是想写好就不容易,因为题目太大了、内涵太丰富了,所以泛泛而谈,只谈个人感受、只是触及皮毛的肯定无法得高分。

那么,如何改变这种说理浅显的症状呢?关键是掌握议论分析的方法,具体的方法有:

一、探因分析法(因果分析法)

这种分析法就是从因果关系上把论点与论据联系起来。具体说,就是对事例中的行为,沿着“为什么”这条思路,探求其根源,发现其本质,使内容逐步深化。把事实材料中形成某种结果的原因,用设问的方式或因果复句的句式加以强调,从而突显论点的合理性。

思路:为什么——是因为

标志性的词语:“为什么……因为……”“正因为如此……所以……”“之所以……是因为……”

主要步骤:1.直接点明观点,并阐释观点;2.引述事例;3.追根求因(为什么……呢?是因为……);4.得出结论。

二、对比分析法

这种分析方法就是所举事例形成正反对照,然后加以分析,论证观点。比较分析可以是性质不同的事物进行对比分析,可以是同一事物两个不同方面分析,也可以是性质相似的事物类比分析。我们只有丰富生活积累,开阔文化视野,才能得心应手而又恰到好处地运用对比艺术。

三、评析法(意义分析法)

评析法,就是通过提示论据所蕴含的意义,或予以高度评价,或揭示其危害,从而证明论点提出的看法和主张的影响、价值、效果等。

四、辩证分析法

这种分析方法就是用对立统一的、发展的、联系的观点分析材料,既要分析事物本身内在联系,又要分析该事物与其他事物间的联系;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其反面;既要照顾到事物内部的矛盾,也要注意到非主要矛盾,同时,还必须注意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的变化和转换。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948年,钱三强辞去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职位,回国任教;1950年,美国密执安大学博士朱光亚拒绝美国邀请,坚持回国;1955年,钱学森携家眷踏上归国之路……1999年3月,国务院表彰钱三强等23位科技专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1978年至1988年,伴随着改革开放,中国迎来了继“五四”之后的第二次“留学期”……

2009年,哈佛大学强磁场研究所的王俊峰、刘青松等八人毅然放弃美国的优厚待遇,集体回到祖国,成为中科院“哈佛八剑客”,全国“海归潮”正式出现……

2017年全年,我国留学人员回国人数达48.09万人,其中获得硕博研究生学历者22.74万……

美国《旧金山纪事报》称:“20年前回国,是中国需要留学生;20年后回国,是因为留学生需要祖国。”

面对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擬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这是一道宏大主题的作文材料,写作的关键是要挖掘“海归事件”的背景和原因,明确题目的写作要求,特别注意“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发表对“海归事件”看法。具体构思时,还要结合事件背景展开,认真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具体写作时,考生可以选取一个点进行切入,然后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切入,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我们可以选择的角度有:

1. 爱国、奉献。伟大的事业,源于伟大的精神。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归国科学家、新世纪之后的海归人才,他们的奉献精神、爱国情怀是祖国前进的不竭动力,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保障。学生如能结合当下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谈爱国,得分应酌情增加。

2. 强大祖国助力实现人生价值。随着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当下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靠近世界舞台中心,也比以往任何时期更有条件、更有能力吸引全球人才,特别是海外留学人才回国报效,创造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 双赢。国家需要人才,人才需要祖国。国家吸引人才,不能只依靠中华文化的血液、根植心中的民族精神,还要通过优厚的条件、社会的理智与尊重、环境的平和与包容来实现;人才回到祖国,不能只是出于回国好赚钱、国外不好待,而应该“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以建设者的身份归来参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浪潮之中,才能实现双赢。

4. 中国与世界的融入。留学是为了学习先进知识、技术,归来是为了带领中国融入世界,从改革开放之初的鼓励留学,到如今的海归潮,中国逐渐实现了与世界的全面接轨,站上了世界舞台的中心。

问题作文:

不忘初心,但求报国

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它既是民族之魂,又是照亮当今时代的精神火炬。(开篇切合主题,中心明确。)

就算身处不同时代,也能听见爱国志士的呐喊:明朝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大败日本倭寇,保护沿海一带的安宁;清朝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失地台湾。在抗日战争时期,更是涌现了一大批爱国之士,刘胡兰、江竹筠等都是爱国人士的代表。他们都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对国家的热爱。(选择素材不能扣住“留学生”展开分析,泛泛而谈“爱国”,容易让论述陷入空洞。)

而在今天,爱国主义又焕发出新的时代内涵。在新中国成立之初,钱三强、朱光亚等人放弃国外优厚的条件、毅然回到祖国的怀抱,为国家的建设鞠躬尽瘁,而在半个多世纪后,2018年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刘永坦、钱七虎何尝不是谢绝国外的邀请,一心归国做研究,才为中国的国防安全建设添砖加瓦,如今的中国,早已不是那个任人瓜分的中国了,高铁走向世界,移动支付惠及各国,C919大型客机也上了天。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不计其数的爱国科学家们。正因有了“天眼之父”南仁东,FAST才能仰望苍穹;正因有了港珠大桥总工程师林鸣,这座拥有数个世界之最的跨省大桥才得以建成完工,正因有了老一辈科学家的辛勤耕耘,作为后代的我们才品尝到了这累累硕果。而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又该如何践行爱国主义呢?(缺少对素材的挖掘,没有扣住观点“新的时代内涵”作深入的分析,行文还是浮于表面。)

可能会有人想:爱国是大人的事,还轮不到我们青年,但在我看来,爱国主义的践行,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其中当然应该包括我们青年一代。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里有言: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中华少年。在2019年1月3日,人类首次登陆月球背面的历史由中国创造,堪称中国航天史上的里程碑。而在这个研发设计团队里,科学家们的平均年龄在45岁以下,青年科学家的比重超过70%。这不得不说是中国青年在引领着世界。可以说,在整个社会中,爱国的氛围已十分浓厚,而身为青年,更应秉持爱国主义,为实现中国梦奉献自己的力量。(论述的落脚点应该是“我们青年一代怎么做”,而不是单一的列举材料,论证没有走向深入。)

正如老一辈爱国者一样,我们年轻一代更应如此。让我们不忘历史,立足当下,奋力前行,不问名利,但求报国!(结尾点题,但是语言过于平淡,缺少感染力和冲击力。)

修改建议:

这篇文章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叙议脱离,蜻蜓点水,流于肤浅,建议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修改:一是开头要结合材料展开论述,让论述更有针对性,中心更为明确。二是可以运用“因果分析法”“意义阐释法”“辩证分析法”展开论述,让素材充分燃烧,让论证更加集中和深入。三是结尾可以适当引用名家名言,丰富文章内容,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升格佳作:

不问名利,但求报国

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它既是民族之魂,又是照亮当今时代的精神火炬。

就算身处不同时代,也能听见爱国志士的呐喊:當钱三强辞去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职位,回国任教;当朱光亚拒绝美国邀请,坚持回国;当钱学森拒绝美国优厚待遇,毅然携家眷踏上归国之路……(围绕主题叙述材料,简明扼要,概述精辟。)你是否被他们的那种舍小家为大家、热切报国的赤子之心所打动?不问名利,但求报国是他们最真实的写照。正是他们放弃外国优厚待遇,回国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才有中华民族的复兴。(运用反问法、因果分析法分析材料,语言灵动,论述集中。)

而在今天,爱国主义又焕发出新的时代内涵。刘永坦和钱七虎放弃国外的优厚条件,一心投入到国防研究之中,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刻苦奋斗几十年。刘永坦和钱七虎为中国国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让全世界都为之瞩目。无论是研究中困难重重,还是成功后各项荣誉,始终未能扰乱他们潜心研究的心神,当他们为中国筑起了“海防长城”和“地下钢铁长城”,不由感叹,原来中国的脊梁在这里。(运用意义阐释法分析“刘永坦和钱七虎”,真正让人感受到他们身上的潜心治学,报效祖国的精神,扣住“新的时代内涵”这一观点。)也正因有了“天眼之父”南仁东,FAST才能仰望苍穹;正因有了港珠大桥总工程师林鸣,这座拥有数个世界之最的跨省大桥才得以建成完工,试想,如果没有这些老一辈科学家的辛勤耕耘,我们怎么能见证中国的日益崛起,享受改革开放的胜利成果呢?(运用假设分析法提炼材料,解决了单一堆砌材料的毛病。)

今日之中国,“一带一路”建设,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其他国家所敬畏,逐渐走向世界舞台中心,如今中国留学生中回国人数日益增长,其中获得高学历者更是数不胜数。中国发展迅速,国际地位也日渐提升,而众多学子回到祖国是为自身的更好发展,但更多的是那剪不断的爱国情怀,他们想要用自己的力量来助中国彻底摆脱贫困落后的状况,他们不都是在国家重点行业工作,但他们扎根在社会的每个角落,每个行业,发出属于他们的光茫。让整个社会,让整个中国都为之充满光亮,充满生机与希望。(扣住材料中“留学生需要祖国”的观点展开辩证分析,切合主题,思维深刻。)

而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又该如何践行爱国主义呢?人民网上一段话则说“你在何方,中国便在何方,你是怎样,中国便是怎样,你若有光,中国便不再黑暗”。如今的中国不再是以前任由旁人欺负的东亚病夫,而我们更应学习并吸收前辈们的拳拳爱国心,在自己辉煌腾达后,不忘祖国,回到祖国奉献自己的力量。

刘永坦曾说:“无名无利无悔,有情有义有祖国。”老一辈爱国者如此,我们年轻一代更应如此。让我们不忘历史,立足当下,奋力前行,不问名利,但求报国!(选用名言名句加以论证,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论证的力度。)

点评:

与原文相比,升格后的文章在论证方式和材料处理方面有了“质”的飞跃,让材料充分地燃烧,让思维更为深刻,主要用到的论证方法有:一是因果分析法。比如,升格文紧扣作文材料深入挖掘“留学潮”的原因,论述更为集中。二是意义阐释法。比如,升格文在简明扼要地叙述了刘永坦和钱七虎的例子后,就用意义阐释法阐释了“爱国是什么”的主题,直接切入,观点鲜明。三是假设分析法。比如,升格文在引用“南仁东”等例子时,就巧妙运用了反问和假设分析法,让文章走向深入。四是辩证分析法。比如,升格文在论证“留学生需要祖国”时,就展开辩证分析,换一个角度更有说服力。

[作者通联:湖北枝江市一中]

猜你喜欢
深刻分析法回国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智慧城市得分比较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智慧城市得分比较
欧洲激辩“IS新娘能否回国”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投资性住房选择模型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投资性住房选择模型
电化学发光分析法测定糖尿病相关二肽
一片树叶启情思
浅谈作文立意
网络思维:超越“深刻”的“浅薄”
巴:穆沙拉夫若回国将被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