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名人辈出的历史小城

2019-04-27 01:46越声
小演奏家 2019年4期
关键词:海宁徐志摩金庸

越声

海宁有“海洪宁静”之意,境内名胜钱江涌潮自唐宋便已闻名四海,“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至今仍吸引着八方宾客一睹涌潮奇景。

海宁历史悠久,各界名人辈出,是李善兰、王国维、蒋百里、徐志摩、金庸等众多文化名人的故乡。海宁还是典型的江南水乡,素有“江南第一灯市”“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才子之乡”“文化之邦”“皮革之都”的美誉。

沉稳大气的盐官古镇

盐官原为海宁州州府,解放后迁至硖石。盐官始建于西汉,因吴王刘濞煮海为盐,在此设司盐之官而得名。在唐朝,盐官就以其发达的经济和宗教而名扬海内,后来的民国首任总理唐绍仪甚至想把盐官定为国都,可见其繁华景象。

除著名的海宁潮外,古镇上还有规模宏大的海神庙、富有神秘色彩的镇海铁牛、精雕细刻的汉白玉石狮以及海宁故址拱辰门,都为盐官古镇增添了古朴的气质。

盐官古镇留下了很多古今名人的足迹,如戏曲家陈与郊、医学家王孟英、训诂学家朱起凤、作家陈学昭、教育家郑晓沧、音乐家刘质平、古书画鉴定家钱镜塘和徐邦达、校勘学家赵万里等。著名的国学大师王国维也是从盐官小镇走向国学的九仞高台的,其《人间词话》《宋元戏曲史》《观堂集林》等著作,在文学、戏曲、红学、考古学等诸多方面成就斐然,学术界盛赞其“博大精深、学贯中西”。

漫步在宰相府第风情街上,一种久违的清静惬意渗入骨髓,老街上没有过度开发的商业喧嚣,没有摩肩接踵的人来客往,民风质朴,摊主自顾自地炸臭豆腐、扎焖肉,桌上摆着写有“免费品尝”字样的木牌。就这样慢慢走着,一颗浮躁的心便逐渐平静下来。

行至围棋圣院,我们在门柱上看到一副“黑白争雄当湖十局传百世,纹枰逐鹿宁邑双星耀千秋”的对联,觉得十分气派。途经白墙灰瓦的金庸书院,书院修建得玲珑雅致,藏书楼内收藏着金庸先生的著作和佩剑,不难看出这位文坛大侠的兰风梅骨、剑胆琴心。

据导游介绍,乾隆六下江南,其中四次到过海宁,且每次都住在“江南第一世家”陈家的安澜园。站在陈宅门前,我发现这座宅院的确与普通坐北朝南的官宦人家不同,黑色的竹扉别出心裁地朝北而开,园内景致并不恢宏壮观,却清幽雅致,别具韵味,江南人家的典雅与婉约可见一斑。

金庸先生曾把清宫四大疑案之一演绎成一部脍炙人口的《书剑恩仇录》,至今安澜园的花木上还摇曳着爱新觉罗·弘历的寸草丹心,令每一位从这里走过的人心头积满了猜测和唏嘘。历史也好,传说亦罢,那些曾被侯门大院锁住的春愁和秋怨,最终都尾随昔日的辉煌与荣耀尘归尘、土归土。

我之前去过很多江南古镇,多少都脱不了小家碧玉的矫情,而盐官这座看似貌不惊人的古城却如同一位低调的大家闺秀,眉目流转,巧笑倩兮,举手投足间透着从容优雅,骨子里那份神闲气定、沉稳大度,显示出世家大族的修养和风度。

历史小城的诗意生活

千百年来,众多文人墨客都曾在海宁留下足迹,他们的诗词家喻户晓,在海宁这座江南小城里翩然绽放。

西山自古就是文人墨客之笔描摹的对象。公元822年,白居易到海宁探望恩师顾况,登西山望硖石湖,写下《登西山望硖石湖》:“菱歌清唱棹舟回,树里南湖似鉴开。平障烟浮低落日,出溪路细长新苔。居民地僻常无事,太守官闲好独来。犹记长安论诗句,至今惆怅读书台。”

“家在双峰兰若边,一声秋磬发孤烟。山连极浦鸟飞尽,月上青林人未眠。”这是中唐诗人顾况所作《临海所居三首》中的一首。公元757年,顾况出任著作郎,因其性格狂放不羁,终为官场不容,后自行隐退于故乡海宁横山一带,并在横山留下了不少名篇。

清初,詩人陆嘉淑以白描的手法将千年古镇路仲的风韵写入《无题》中,诗曰:“泛舟过渟溪,人家两岸齐。到门才咫尺,水涨板桥低。”路仲旧称“渟溪”,俗称“路仲里”,位于海宁硖石西北部,北与桐乡市毗邻,是一处典型的江南水乡,镇上有德义桥、德风桥、张子相宅、朱淑真故居、管庭芬藏书楼、钱君陶祖居、黄岭梅宅、冯家厅等。路仲的道路、小桥、河流、民宅等都较完整地保留了传统风貌,记录着岁月的沧桑变化,给人一种回归乡里的归属感。

中西合璧的志摩故居

徐志摩在海宁市硖石镇的故居有两处,一为老宅,一为新宅。1897年1月,徐志摩在老宅第四进北厢楼里出生,在此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期。后因破旧不堪,于2001年被拆除,我们现在看到的双层洋房是1926年徐志摩和陆小曼结婚前修建的新宅,位于干河街,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前后两进,前带东西厢楼。新宅形似上海的石库门,正楼共两层,楼后有露台,登台可眺望东西两山。据说,当时徐志摩尤爱登台观景吟诗,《望月》等诗作便是在这里创作的。

走进洋楼,发现房子里不但配有热水器、电灯、浴室等设备,楼下的深黄印花地砖还是当年从德国进口的,这样的装修在上世纪20年代的中国乡镇无疑属于摩登级的。徐家世代经商,至徐申如(徐志摩之父)时在镇上已有丝行、酱园、钱庄等产业,还创办了硖石电灯厂等,家境殷实。

正门上悬挂着金庸题写的“诗人徐志摩故居”的匾额,二进门的“志摩故居”则由诗人臧克家所书,正堂上启功题写的“安雅堂”三个大字飘逸端丽。《再别康桥》诗作摆放在十分醒目的位置,各种时期的主人照片将游人带入到诗人生活过的那个年代,墙壁上陈列着的也多为陆小曼充满灵气的画作。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每间卧室一角都有西式壁炉,颇具西方古典情调,客厅里则摆着红木的长台、八仙桌、太师椅、高脚茶凳等,长台上除座钟、瓷瓶外,中间还放着香炉、烛台,正面设有一榻,颇有魏晋风韵,别具匠心的设计折射出主人在中西方文化间游走的心境。

眉轩与徐志摩夫妇的卧室相连,是两人的书房。陆小曼别名“小眉”,这“眉轩”二字饱含深情的寓意可想而知。书桌上有一部英文打字机,不禁让人联想到当年诗人在红袖添香夜伴读的情境下,敲打出一首首隽永甜蜜的诗行的画面。

徐志摩一度有过隐居海宁的想法,菊花、黄酒、河蟹足以逍遥,琴棋诗文可慰平生,每日翻译三四千字聊可度日,“草青人远、一流冷涧”的超然生活无疑令人艳羡。但可惜的是,后来,孙传芳部队扰乱海宁,家家闭户,一宿三惊,徐志摩夫妇为避兵乱被迫移居上海,从此便很少再回到故里了。

猜你喜欢
海宁徐志摩金庸
完全诗意的向往
平凡的人 伟大的事
天下奇观海宁潮
Jin Yong’s ZJU Years: “Wisdom is the Goal”
试探
金庸仙逝,全球华人追念全球华人追念
金庸:好为人徒
漫画无极
坐着也很忙
徐志摩自带铺盖陪蒋百里坐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