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师生互动

2019-04-27 01:43巨慧
青年与社会 2019年8期
关键词:师生互动道德与法治有效性

巨慧

摘 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以初中生生活经验为基础的课程,旨在帮助初中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使得初中生可以过积极健康的生活。该课程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当学生掌握了主动权时,课堂中的师生互动随之就会增多,有效的师生互动可以高效地提高课堂效率。但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无效的师生互动,笔者就此对师生互动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原因进行阐述并提出提高师生互动有效性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师生互动;有效性

一、概念界定

师生互动是指教师与学生在特定的课堂情境下进行的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所使用的课堂形式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它既需要教师的引导、组织和指导也需要学生的配合、运用及反馈。有效的师生互动既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并将其运用于实践生活中。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师生互动是由该课程的性质所决定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以初中生生活经验为基础的课程,旨在帮助初中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使得初中生可以过积极健康的生活。所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师生互动是指师生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交流,以知识讲述、情感互动、价值交流和行为表现为内容,从而促进初中生的健康成长。

二、师生互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由于《道德与法治》教材刚更新不久,部分教师对于教材还不够熟悉,同时新课标也没有确定,教师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的课程目标还存在疑惑。这就造成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惯性的以“教”为主,从而进行单向的知识灌输,但是大部分教师在这种情况下依然认为师生互动是有必要的,但是却无从落实,因此这就需要教师敢于直面师生互动中所存在的现实问题,并对其进行原因分析。

(一)师生互动多流于表面形式

这个问题是由于教师对教材内容的不熟悉所导致的,由于课程改革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进行了内容的重新修订与编排,使得教师无从下手,教师需要时间去适应新的教材,所以在上课过程中教师更多的是重视有没有将教材讲清楚、有没有完成教学任务或教学目标,所以部分教师为了节约时间,在课堂中只是单一的采用课堂提问的形式,但是课堂提问包含不同的形式,即教师对全班学生的提问、教师对个别学生的提问以及教师对小组学生的提问。不同的教学内容应对应不同的课堂提问方式。但是,大多数教师在课堂中会集中于对全班学生进行提问,不能很好的照顾到每一位学生的感受,通常会以偏概全、一笔带过,不利于教师对个别学生进行因材施教。

(二)师生互动的对象选择过于片面

这个问题是由于教师的自身素质不过关所导致的,部分学校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任课教师要求不高,由于本课程的知识理论性不强,所以学校认为随便哪个老师都可以教这门课。少数教师没有受到过专业的教育,自身素质不强,将学校作为自己维系社会关系的场所,这些老师在教学中的“区别对待”现象较为严重,他们更多的是只关注干部家长的子女、其他教师的子女以及成绩表现优良的学生。这样的教师在师生互动的对象选择中更多的是偏爱与这些学生进行交流与讨论,对于教室后排的学生或者成绩不够突出的学生选择无视。这样的教师无法得到学生的认可与尊重,同时可能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那这样的教学就是失败的,不仅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还会造成部分学生对这门课产生厌恶感,所以教师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要注意对于互动对象的选择及其心理变化。

(三)师生互动的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

这个问题是由于教师自身的教育理念没有及时更新所导致的,部分教师依然认为课堂就应该是“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这是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他们认为学生还小不懂事,听取学生的建议就会有损自己的“权威形象”,所以不愿意听取学生的意见。这样的教育教学模式,使得师生互动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不多,即便有师生互动,也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听从。这样的师生互动是无效的,无效的师生互动既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也会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还有部分教师在进入工作岗位后就停止了学习,使得他们的教育理念落后于当下的教育现状,传统的教育理念束缚了这些教师的教学行为。以教师为中心的师生互动使得学生逐渐丧失了对道法课的兴趣与热情,这就会导致教师认真教学,但是学生的成绩依然没有多大的起色。

三、提高师生互动有效性的对策

有效的师生互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据此可以以情感为纽带,使得学生获得特殊的体验与感悟,从而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大多数教师都认为师生互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开展中是很有必要的,但局限于各种原因,不知道怎样开展有效的师生互动。笔者认为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师生互动的有效性可采取以下对策。

(一)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主,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的成长,这就使得教师们要进行教育改革,不在只是单方面的着眼于学生的学习成绩,而要更加重视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初中阶段是培养一个学生良好价值观念的重要阶段,学生在这一阶段中所形成的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可以影响其一生,所以教师应该重视这一阶段的教学。在新型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课堂教学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理论灌输,而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让他们在质疑与思考中获得成长与进步,从而发展初中生的聪明才智与个性。教师应该弃其槽粕取其精华,把传统教育理念中的优秀部分与新型教育理念相结合,从根本上将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

(二)加强教师的自身素养

教师的自身素养直接影响了课堂中师生互动的效果。在课堂上,教师既是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又是学生活动过程中的合作者、帮助者。教师科学的组织与引导决定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学习效率。因此,师生互动对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学能力及个人素质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首先教师要在生活学习中为学生树立榜样,成为学生学习的标杆,这样的教师在学生的心中是充满魅力的,从而能够对学生具有一定的监督作用;其次,教师要不断的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结构,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用科学的理论知识去教导学生;最后,教师要善于对每一节课进行总结与反思,提高自我学习能力,通过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课堂氛围中有所收获。

(三)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课程改革一直在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要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怎样才能正确的把握“平等”的尺度,这个问题值得每个教师去思考。在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中创造新型师生关系,就是要让学生在轻松、民主、自由的环境中学习,这对于培养他们的健全人格,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習方法都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放下自己的权威身份,融入到学生队伍中,学会耐心、细致的与学生进行交流,从而让学生愿意吐露自己的心声,主动参与课堂的讨论和交流,这也是“教学相长”的表现。同时,师生互动的过程中不能以教师为中心,而是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要,让他们能够在与教师、同学的互动中获得启发、鼓励与鞭策,进而通过有效的师生互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的人生态度以及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这才是道德与法治课教育的成功。

综上所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应该重视师生互动,任课教师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手段来改变沉闷的课堂氛围,并且通过多元化的方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与探究交流的机会,以互动来增强课堂活力,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 卢江英.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师生互动调查研究——以沅陵县三所中学为例[D].伊宁:伊犁师范学院,2018.

[2] 马蕾.思想政治课生成性师生互动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3] 史克松.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的互动教学[J].科教文化, 2011(10).

[4] 陈凯舟.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互动教学[J].基础教育,2017(2).

猜你喜欢
师生互动道德与法治有效性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