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制下的高等中医药院校的教学改革

2019-04-27 01:43任聪谢明张振秋
青年与社会 2019年8期
关键词:共建共治共享中药学

任聪 谢明 张振秋

摘 要:高校的中心任务是教育教学,党建工作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思想理论依据和动力保障;创新党建工作思路,将高校党建和专业建设融合统一,协同城市社会协同治理的“共建共治共享”新模式,必将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高校的专业建设奠定基础。

关键词:中药学;高校党建与专业建设;“共建共治共享”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社会治理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共建共享”深入阐发为“共建共治共享”,并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对社会组织提出更高期待和要求,反映出社会组织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可或缺的力量,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党在高校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专业建设是科学知识生产体系和组织体系的综合平台,在践行党建工作和服务沈阳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中药学专业建设和党建工作的深度融合,创新高校党建协同沈阳城市社会治理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工作新模式,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战斗排头兵的作用,彰显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一、药学院党建与专业建设的深度融合的意义

(一)整合资源,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中药学、栽培与鉴定等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创建党员为主的教学团队、推进党务和教务的互动发展,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服务社会的能力,有利于发挥党员先锋模范的作用,大力推动教学的专业化和产业化融合,深化教学改革,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机制,提升中药学人才质量。

(二)利用优势,逐步拓展社会服务的范围。党建与专业建设深度融合的理念,促进党建与中药学专业建设的互动,形成具有特色的专业优势。为促进中药学专业建设,药学院建立以党员为主的科研团队,推广科研成果运用到沈阳的工业生产建设中,服务沈阳经济发展。

(三)协同共治、搭建党建与教学科研公共平台,拓展工作领域。从横向上和纵向上拓展党支部的工作领域和内涵,使党建工作更具活力;推进教学设施和人力资源共享,科研团队的研究课题涉及中医药产业发展、中药专业建设、标杆党总支项目等领域,研究成果在产业发展、教育教学和党建实践中得到推广与应用。

二、高校基层党建参与城市社会治理中发挥的作用

(一)有利于丰富党建理论和实践,可以促进城市社区的党建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丰富党建的工作内容,延展工作的领域,拓展党的活动阵地,也形成较系统的药学院党支部与沈阳社会治理共建的新理论,丰富新时期党建理论。

(二)有利于高校党员的教育发展,打造人才高地,創新人才服务体系。升华党员师生的政治意识、服务意识、换位意识,并激发学习的热情。

(三)有利于推动沈阳地区经济繁荣与发展,社会和谐、充分发挥大学的科技、人才资源的优势。把科研成果运用到工业生产中,促进沈阳当地经济发展,以药学院的基层党建为引导,切实发挥药学院党总支的主导、带头、战斗堡垒作用。

三、党建与专业建设深度融合的实现策略

(一)找准结合点,创新共建载体,形成多样化互动形式;突出着力点,凸显“共建共治共享”的实效,优化地方社会管理,采取多种模式。实现并扩大资源共享的范围、优势互补。如药学院的室内体育馆、校园内体育设施、校园餐厅、校园医务室等资源实现共享,以减少资源的浪费。从校外选派丰富行业经验的兼职教师、优秀学者、老红军,老革命等组建教学团队,扎实推进社会党建进校园。同时走出校园,参观调研,开展公益宣传与志愿服务等多样的组织生活。依托中医药学的专业优势,开展送健康义诊到社区,健康咨询,搭建党日活动平台。提高组织生活参与率,加强药学院党支部的建设,促进党员成长。

(二)抓住根本点,构建双方互动的长效机制。建立互动的长效机制势在必行。药学院的师生定期去社区做义教义工,不喊口号,坚持把活动落到实处;社区居民也能走进药学院,听养生保健课、学太极拳;是资源优化组合,推进互利双赢的有效举措,更是加强大学生实践锻炼、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对于培养高素质的中药学人才具有深远意义。

(三)创新基层党组织建设,服务沈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力推进产学研、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创建新的产学研合作平台;以多种形式动员和组织师生党员为企业服务、为基层服务。如,双D港科研生物技术孵化基地,实现产学研结合模式。药学院党支部的“双带头人”在十二五期间,承接科研服务及项目转让、专利转让合计40余项,累计合同额420万元。同时把纵向科研项目向横向领域延深,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与服务地方经济;逐步实现团队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四)利用资源共享优势,实现人才培养和育人目标,共建人才培养阵地;推进大学生的创业就业。开展以项目带动科研人才培养的方法,利用优势研究方向,通过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培养和造就高水平学术带头人,通过省优秀人才、省博士启动基金等一般项目培养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二者相互结合形成科学合理的学术团队,提升科技人才队伍的实力,培养形成一个以老带新,老、中、青三代的科研梯队,打造一个国内外有影响力的中药科研创新团队,全面提升人才队伍水平。与双D高科产学研生物研究基地签订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苗圃项目,新增科学研究试验场地1000平方米。可实现教学、实验、科研、实习等多重功能;为药学院的毕业生创业就业提供平台。

参考文献

[1] 唐明贵,沈晓夏.高校党建与专业建设互动发展机制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16(01):32-34.

基金项目:辽宁中医药大学2018年度教学改革研究(LNZYJG2018073)阶段性成果;2018年度沈阳市社会科学课题研究(SYSK2018-06-04)阶段性成果;2017年辽宁中医药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7lnzy003)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任聪(1985.12- ),女,沈阳人,辽宁中医药大学,主任科员,博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和党建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共建共治共享中药学
临床中药学学科简介
临床中药学学科简介
桂枝汤煎服法对临床中药学实践的启示
习近平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研究
打造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的农村社会治理格局
“三共”理念下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政策创新研究
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新格局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中药学》教学引入拓展性教学的启示
中药学毕业实习中“创新-节约-环保”教育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