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

2019-04-27 01:43谢拙政
青年与社会 2019年8期
关键词:思政教育新媒体高职院校

摘 要: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深耕抖音、微信、微博等平台,综合微视频、直播、照片、推文等形式,将新媒体作为思政教学的有益补充,与流行元素、校园活动、学生生活相融合,取得了一定实效。纵观省内高职院校新媒体运营,不同程度地存在过度娱乐化、过度商业化、过度官方化等问题。对于下阶段新媒体运营,需要高职院校高标准推动,进一步做强舆论引领;高站位谋划,进一步做精部门协同;高质量落实,进一步做实内容监管。

关键词:新媒体;高职院校;思政教育

当下大学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已逐渐由精英化教育趋向于大众化教育,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更为多元化,需要我们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思政教育形式和内容,进一步增强思政育人实效。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主动把握新媒体发展趋势,深耕抖音、微信、微博等平台,综合微视频、直播、照片、推文等形式,将新媒体作为思政教学的有益补充,不断优化新媒体传播形式和内容,推动思政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

一、经验和做法

(一)与流行元素相融合。刻板乏味是大多数人对思政教育的固有印象。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打破传统思维定式,紧抓大学生热爱流行歌曲和电视剧等特质,将流行元素与思政内容融合起来。例如,学校思政教师将杨幂、赵又廷主演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片尾曲《凉凉》加以改编,冠以《大道佑中华》,生动地展现了我党从鸦片战争到建党伟业、从全面抗战到开國大典,从改革开放到“两个一百年”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大家在歌声中了解党史、理解党史、感受党史,学生的获得感来得实实在在。

(二)与校园活动相融合。出于思政教育诉求,高校开展了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将新媒体运用到这些文化活动中,例如在“七一”集体党日、“望道行之”思政教学成果展演、“创出精彩”元旦晚会、迎新晚会等过程中,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活动的事前推文预告、事中视频直播、事后互动评奖,这种做法增强了推送内容的粘性和学生的参与度,有效强化了活动的育人效果。

(三)与学生生活相融合。互联网早已与当代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利用新媒体将思政内容融入到大学生生活之中,形成一种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网络思政教育格局,是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不断探索和努力的方向。例如,学校相继开展了“文明微纪律,校园拍客行”主题大赛、“望道杯”微电影大赛等活动,促进大学生通过照片、微电影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自制新媒体内容,同时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有益的宣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存在的挑战

(一)过度娱乐化,削弱引领力。新媒体技术推广思政内容不是一个问题,但过度地以娱乐方式展开思政内容就成了新媒体的“原罪”。新媒体如若习惯于以低俗感官刺激、“搞笑”“戏说”“调侃”进行“泛娱乐化”的议题设置,容易导致大学生放纵狂欢之后精神的虚无,理性思维的“迟钝”,人生意义的迷失,也就难以满足深层次的精神需求,难以达到启迪思维促进成长的目的。

(二)过度商业化,削弱公信力。新媒体为大学生提供了表达想法的渠道和展现自我的平台,在引领舆论导向和塑造校园文化方面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选择品牌过硬、品质精良的商家进行广告合作可以为新媒体运营提供一定经费支持。但如果不加甄别随意挥霍新媒体资源刊登商家的广告,将在一定程度上弱化新媒体对公共责任的追求,且小微商家潜在的失信、违规等行为势必威胁到校园新媒体的公信力,影响新媒体在大学生心目中意见领袖的地位。

(三)过度官方化,削弱吸引力。尽管已经明白新媒体的内容应重点围绕学校形象、校园生活、校园文化等方面开展,但不少高校推送的内容仍因循守旧,处于直接转发官网通讯稿的阶段,显得过于官方化。没有选题策划、没有形式转变的新媒体不是完整意义上的新媒体,这种不活泼、太冗长的传播形式没有积极运用新媒体短平快等特质,难以吸引学生的青睐和关注,也就难以达到春风化雨的思政育人效果。

三、下一步对策

(一)高标准推动,进一步做强舆论引领。高校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殿堂,同时也是思潮的碰撞地、舆情的敏感地。做强舆论引领,需要新媒体在运营过程中高标准严要求,进一步占领各类舆论阵地,培养出经验丰富、威望较高的师生担任意见领袖,确保校园舆论场的正面导向;要充分收集舆情信息,不断完善舆情监测和信息处理系统,做到对校内舆情了如指掌;要夯实预警机制,相关工作人员须掌握较为扎实的危机公关知识,能够做到在突发事件中及时采取措施及时转危为安。

(二)高站位谋划,进一步做精部门协同。由于站位较低比较重视自身业绩,抑或是难以承担内容把关的重责,不少学校成立了数个、甚至数十个官方公众号。从好的一面来看,似乎是形成了百花齐放的“胜景”,但由于大部门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专业新媒体运营人才有限,多而分散的官方公众号不但导致其品质不能满足师生对高质量推文的需求,而且容易造成粉丝分散的窘境。要增强新媒体思政育人实效,需要高校顶层设计形成合力,集中力量和资源先办好一个平台。

(三)高质量落实,进一步做实内容监管。不少高职院校在新媒体教师配备有限,平台交由学生干部运营为主。学生干部运营新媒体平台的一大好处是生产的内容更为贴近学生实际,容易获得更多的关注;而存在的一大隐患是学生干部情况了解不深把关不准容易产生内容上的差错。笔者认为,无论如何教师把关这关不能省略,所有推文必须交由专门教师审核。同时,要有计划地对新媒体学生干部进行培养,选择部分行政工作让学生干部参与进来以加深对整体工作的了解,以适当减轻教师在最重审核这关的负担。

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省高职院校党建研究会2018年重点课题“新媒体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课题编号:2018A09)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谢拙政(1991.08- ),女,汉族,浙江义乌人,硕士,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思政教育新媒体高职院校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