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的世界》中非裔人民文化身份的颠覆与重建

2019-04-29 03:52田华
北方文学 2019年11期
关键词:琼斯爱德华

田华?

摘要:爱德华·P·琼斯,当代美国黑人作家,二十世纪黑人文学的杰出代表,在20世纪的当代美国文学中留下了独特且深刻的笔墨。作为一名非裔作家,一方面,他固守了非裔美国文学中意指修辞的传统;另一方面,他塑造了黑人奴隶主,逆转了经典文本和反转了圣经英雄形象,在其小说《已知的世界》中,通过刻画黑人奴隶主,颠覆了以往非裔人民奴隶身份的刻板印象;援引圣经中的拯救者摩西之名,却赋予了其大反派的身份。爱德华·P·琼斯另辟蹊径,关注并书写了非裔美国历史上鲜为人知的一页,为非裔美国文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构建了非裔人民主体身份的独特性;另一方面,通过改名换姓,运用人名喻指,重建了非裔人民的主体身份,表达了对奴隶制的不满和对自由的向往,也给非裔美国文学道路指明了出路。

关键词:爱德华·P·琼斯;《已知的世界》;文本改写;人名喻指

一、平凡与不凡

1992年,爱德华·P·琼斯发表了第一部作品《迷失城中》,名声鹊起。十年之后,他携力作《已知的世界》,卷土重来,一时大噪,赞誉加身。2003年,《已知的世界》荣获国家图书奖和国家书评奖,2004年和2005年相继获得普利策小说奖和柏林文学奖。他的作品标志着美国黑人文学的又一巅峰的到达,他为非裔人民的灵魂歌颂,成为继福克纳、莫里森等优秀黑人作家之后的又一歌者。

爱德华·P·琼斯现在所拥有的学识来源于他早期多苦多难的童年,因其家庭贫困,早期他接受的是公立学校的教育,因表现优异,得到了一个天主教传教士的资助,得以在马萨诸塞州的红十字大学接受高等教育,因此宗教对他的影响也极其重要,圣经故事和人物在他的作品中比比皆是。平凡的生活和多难的经历,给予了他对生活的敏锐的感知,因为感知生活,才有了生活感觸,因为有了生活感触,才有了人性感知。继而琼斯通过一些史诗材料和文学作品,了解到黑人也曾有过奴隶主的文化身份,于是将其诉诸于笔端,描绘了当今黑人民众的生存境遇,从中揭示出霸权文化对少数族裔文化的破坏,力图通过文学话语呼吁黑人知识分子转向黑人民族文化本身,从过去那些被白人主流文化鄙弃的传统中重新建构民族意识,造就了不平凡的一生,同时把美国黑人文学推向了一个高峰。

二、文本改写

(一)黑人奴隶主

第一批的非洲人民是被迫移民至美洲大陆的,其中的大部分是被拐卖或者欺哄才到的美洲,他们漂洋过海,历经千心万难,然而迎接他们的不是自由,而是压迫和剥削。他们没能融入美国主流社会,而是成为了没有基本人权的流散人员,也称之为边缘人。由于语言不通和文化程度不高,他们只能成为奴隶,长达百年之久。非裔美国人为了自由而战是非裔史上不可翻过的一页,斯托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是美国南北战争的导火线之一,林肯总统特地接见了斯托夫人,并且笑称她是“写了一本书,酿成了一场大战的小妇人”,这句话充分反映了这部小说的巨大影响。黑人奴隶的身份是非裔美国文学中的经典形象,但是在琼斯的《已知的世界》中,却塑造了黑人奴隶主亨利这一颠覆性的形象,翻开了美国种植园黑人历史上罕见不寻常的一页,影响非凡。

因为其肤色,亨利和父母起初都是奴隶,但是他们勤奋肯干,对奴隶主俯首帖耳,从而获得了自由的身份,继而赎出亨利,使其获得了自由身份。虽然有了自由身份,亨利还是与先前的白人奴隶主保持紧密的联系,趁机从中学习其经商和管理之道,很快,他自己也拥有了三十一名黑人奴隶和五十多公顷的种植园,成为曼彻斯特县里唯一一个拥有土地和奴隶的黑人奴隶主。他的梦想是成为一个“上帝想要的牧羊主”,但是他没有超越奴隶主这一身份的限制,甚至如法炮制了白人曾经用在他和他祖先身上的方法,买卖黑奴,为了让他们听话与服从,甚至会拆散和打骂他们。尽管拥有奴隶主的身份,但是因为其肤色,始终不被白人奴隶主所平等相待;而因其奴隶主的身份,又拉开了与黑人同胞的距离,不被本族人民所接受,因此,由于身份建构失败,亨利最终无法改变成为了一个边缘人的悲剧。

(二)大反派摩西

因其早期的宗教教育经历,琼斯对《圣经》中的英雄形象颇为着迷。《出埃及记》是《圣经》中重要的一个章节,在《出埃及记》中,摩西将于水火之中的以色列人们逃出生天,重获自由和希望,因此被尊为先知和拯救者。琼斯大胆改写了这一拯救者的形象,《已知的世界》中,他刻画了一名空有其名的“拯救者”,作为管家,摩西既没有带领同族获得自由,也没有护佑他们,反而无所不用其极地虐待他们。摩西是亨利拥有的第一个奴隶,他因勾引白人奴隶主的妻子而被螳螂入狱,在狱中,他遇到了黑人女奴贝茜。狱警向亨利说明他们两个来自于亚历山大,一个类似于古埃及的地方,因为盛产奴隶而出名。两个摩西都来自同一个地方,但是此摩西非彼摩西,琼斯的摩西被亨利买走,成为亨利的第一个奴隶,起初两人相处不错,一起动手建房构舍,在有一次打闹中,亨利狠狠地教训了他,并且让他以后呼全名或者尊称为主人,他自此穷其一生都在发问:为何一个黑人可以奴役另外一个黑人?何为自由?起初是抑郁,最后这种抑郁演变成了愤恨,尤其是在亨利死后,这种愤恨最后就转加到了在他管理下的可怜的同族奴隶身上,他要求奴隶们周六工作,甚至对怀孕六个月的塞莱斯特变本加厉,要求其继续劳作,不得休息,并且趁机在向亨利的遗孀报告事务当中,编造了各种各样的故事,伪装成一个善良忠实的奴仆,以此拉近关系,最后捕获其心,求得了一套新的衣裤,还赢得了从正门进入主人房间的权利。但是他并获得真正自由的身份,也没有如愿以偿地替代亨利的位置,成为奴隶主,尽管他意识到了自由身份的重要性,也反思了自己的困境,但是他无法突破文化身份的限制,所以他既没有获得自由,也没能带领同族获得自由,空有摩西之名,而无摩西之力。

三、人名喻指

人名,顾名思义是由姓和名组成的,也可以称为名字。人名是一个独特且仅有的符号,是每个人都有的一种东西,分量可谓举足轻重,因其独特性和差异性,代表了一定的意义和归属感,构成了一个人最重要的人生价值载体。因此,人名一旦确定,因其承载了民族、种族、家族特定的约定俗成,而不可更改。人名的特有意义赋予了其深刻的文化蕴意,人名喻指大师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将这一修辞用到了极致,俯拾皆是;西方文学中,也不胜枚举:在莎士比亚《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中,Falstaff喻指的单词false傻子的意思,在狄更斯的《雾都孤儿》中,小小主人公Oliver Twist中的姓氏喻指单词twist曲折,代表了其不幸颠沛的苦难人生,等等。

著名的非裔作家,托尼莫里森在其文《语言是流着泪的》中提及:“如果你来自非洲,那么你就没有名字;问题就在于你的名字已经不是你自己的,是你的种族和民族的;如果你没有名字,死后怎么寻找你的家园?”对于非裔美国奴隶而言,大多不能识文断字,再加上远离故乡,被迫脱离了家园,因此名字就只是一个代号而已,而这些奴隶在长期的被奴役期间,只能够记住自己的名,却忘了自己的姓氏,迷失在另外一个国度,丢失了自己的种族身份。

(一)斯坦福特·乌鸦·蓝莓

斯坦福特是一个四十岁左右,风流成性的男奴,因為不知父母姓甚名谁,所以他不知道自己的姓氏,又不愿使用其奴隶主的姓氏,因为奴隶主也是黑人,因此斯坦福特是一个只有名字而没有姓氏的奴隶。年轻的时候,斯坦福特听到一名年长的奴隶说,一个人,尤其是男人,摆脱奴隶制的唯一途径就是征服女人,于是斯坦福特疯狂地追求种植园中所有适龄的女性,但是都被其无情地拒绝了。痛苦之中,他盯着自己的肚脐眼,出现了幻觉,他仿佛看到了自己的父母,但是也仅仅是一对他喊不出名字的男女。紧接着,在一次与克莱门特争夺格莱利亚中,被克莱门特打的头破血流,惨败而归,于是开始酗酒,在一个雨天,他醉醺醺地走在泥地里,碰到了采摘蓝莓的小孩,于是好心提出帮忙,走到一大片空地的时候,雷电劈到了一棵大树上的两只乌鸦,乌鸦落下来羽毛掉落的瞬间,他似乎看到了自己的生与死,于是他跪下来将两只乌鸦合葬,代表着他将父母合葬,顿悟之际,他不仅找到了自己的家园,也获得了新生,从此,他将自己的姓氏重命为乌鸦·蓝莓,不再浑浑噩噩,胡作非为,而是改头换面,与人为善,救助了很多黑人孩子,这些被救助的孩子将他们以及他们的子孙生活的一条街命名为斯坦福特·乌鸦·蓝莓大街,以此铭记他的救助之恩。

(二)爱丽丝·黑夜

爱丽丝这个名字因《爱丽丝漫游仙境》而被大家所熟知,无独有偶,在《已知的世界》中,琼斯刻画了一个喜欢在夜里漫游的爱丽丝,不同的是她将自己伪装成一个失心疯,以期寻得机会逃脱奴隶制。亨利把爱丽丝买回来的时候,向众人解释道她是被驴踢了,才会导致失心疯。爱丽丝喜欢自言自语,在黑夜里唱着令人毛骨悚然的歌曲,经常会有一些令人头发竖立的行为,把小孩子们吓得四处逃窜。久而久之,大家都认为她是个疯子,没有人理会她的诡异举动,奴隶主亨利不会管束她,就连巡逻队的队员也对她的疯子大名如雷贯耳,以至于看到她也习以为常,不会抓捕。于是在黑夜的掩护下,爱丽丝像个鬼魂一样,游来荡去,来去自如。就是在装疯卖傻的外衣下,爱丽丝在黑夜中绘制了逃离路线,终于,她找到了机会,成功逃到了自由洲,成为了一名名气大噪的艺术家。在成名作中,她将眼睛看到的一切画了下来,也就是一副亨利种植园的全貌图,并且署名为爱丽丝·黑夜。黑夜赋予了爱丽丝自由身份和重生的可能,也是她逃离奴役的情感和精神寄托,于是她将姓氏命名为黑夜,并且创作了很多作品,大名远扬。

四、无知-未知-已知

世界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这取决于人们如何看待无知。黑人奴隶这一文化身份一直是美国非裔文学作品中的刻板印象,这是已知的,而黑人奴隶主的文化身份却鲜为人知,甚至是无人知晓,爱德华·P·琼斯从这一文化身份入手,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关注非裔人民的生存困境和文化身份,深层次地探讨了一个普世的问题:未知,无知,已知的三位一体。人类只是利用他所处的时代提供给他们的常识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水平思索和判断事物,或者说,他们是在用已知的东西思索和判断未知的东西,所以,结论才出现了荒谬,有了无知。我们之所以感觉他们可笑和无知,正是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把他们未知的东西变成了我们的已知,变成了生活常识。在巨大的未知面前,我们也同样处在无知当中。

参考文献:

[1]Berman, Carolyn Vellenga. “The Known World in World Literature: Bakhtin, Glissant, and Edward P Jones”. Novel 42.2(2009):231.

[2]Birnbaum, Robert.‘Interview.Identity Theory(21 January 2004).

[3]Dickens, Charles.Oliver Twist.London: Penguin Books Ltd,2007.

[4]Gates, Henry Louis, Jr.The Signifying Monkey: The Afro-American Literary Theory.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

[5]Jones, Edward P.The Know World.New York: Amistad,2004.

[6]Shakespeare, William: The Merry Wives of Windsor.Michigan: Gale Ecco, Print Editions,2010.

[7]贺冬梅.盖茨喻指理论浅析[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8.

[8]刘白.论《已知世界》中的身份建构[J].当代外国文学,2012(4).

[9]朱小琳.视角的重构:论盖茨的喻指理论[J].外国文学研究,2004.

猜你喜欢
琼斯爱德华
《剪刀手爱德华》海报
琼斯太太的魔法
描绘孤独的画家——爱德华·霍普 上
描绘孤独的画家——爱德华·霍普 下
在诗歌创作与诗歌批评之间:德里安·丽斯-琼斯①教授访谈录
《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的空间解读
你离成功很近
爱德华·莫尔斯和他的屋瓦研究
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