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斯菲尔德小说中的心理变化与婚姻关系分析

2019-04-29 03:52杨舒涵
北方文学 2019年11期
关键词:心理暗示曼斯菲尔德

杨舒涵

摘要:本文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与心理暗示法,通过解读小说的场景、色彩、语言等,分析曼斯菲尔德的小说——早期创作的《布莱申马舍太太赴婚礼》与后期创作的《一杯茶》——中的妻子心理变化;通过分析两篇小说的异同点,揭示出女性在婚姻中处于服从地位,由此解读作者对女性幸福和命运的关注。

关键词:《一杯茶》;曼斯菲尔德;女性命运;心理暗示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1888-1923),新西兰籍英国女作家,二十世纪杰出的短篇小说家。曼斯菲尔德的作品多数以女性为主人公。由于早期家庭的优渥与孤身在英国发展的经历,她塑造的女性人物并不拘泥于一个阶层。她既能描写《布莱申马舍太太赴婚礼》中的邮递员妻子形象,又能细致入微地塑造《一杯茶》中的中产阶级少妇形象。

帕美拉·邓巴指出,曼斯菲尔德的作品受到弗洛伊德的诸多重要思想的影响,认为“她的许多作品都用了大量的暗示与象征来揭示其间潜在的意识洪流”。[1]本文将从心理暗示、对比法入手,分析两部小说中女主人公的心理变化,解读作者对婚姻关系的看法,比较其早期与后期妇女小说作品的异同。

一、作品简介

《布莱申马舍太太赴婚礼》是曼斯菲尔德创作早期(1910年)的作品。小说讲述了邮递员妻子赴婚礼的故事。在婚礼上,她得知了新娘结婚的无奈和迫不得已,又目睹了醉酒的丈夫和新郎一同捉弄新娘,不禁回想起当初自己的婚礼和之后的压抑婚姻生活。

《一杯茶》(1922年)获誉颇多,写于作者风格成熟期。少妇罗斯玛丽过着别人艳羡的生活,有爱她的丈夫和可爱的儿子。但当她把街上偶遇的小姑娘带回家后,却因丈夫对姑娘的一句赞美慌乱不安,当即打发走了小姑娘。这两部作品均表现了女性对婚姻爱情失望的心理。

二、《布莱申马舍太太赴婚礼》中的心理变化分析

曼斯菲尔德在心理小说中,主要使用了暗示法与对比法,通过语言、场景、色彩、动作、氛围等暗示与对比人物心理的变化与发展。[3]

在小说开始,布莱申马舍太太帮助先生穿衣,“‘帅的很。小个子的太太说。她替他把腰带勒紧、钩好,东拽一下,西扯一下。‘萝莎,来瞧瞧你爸爸。”[2]这一系列行云流水的动作描写“勒紧、钩好,东拽一下,西扯一下”与最后明显是不由自主的感叹暗示了这位太太即将赴婚礼的喜悦心理,对丈夫着装的欣慰。

等到了婚礼之后,她看到了大厅:从顶棚垂下来的一盏盏油灯,将柔和明亮的光洒在墙上,还把更柔和更明亮的光投射到身穿礼服的宾客那红红的脸上。[2]这段描述结合了全知叙述视角和人物叙述视角,关于大厅等客观描述是全知视角,但“漂亮”则是主观感受。“柔和明亮”是因为心情愉快,所以灯光在她眼里分外柔和,暗示了对婚礼温馨氛围的喜悦之情。

在听完老太太对新娘不愿嫁人和未婚先孕的苛刻的评论之后,布莱申马舍太太顿觉失望苦涩。她“低头看着她的啤酒,把泡沫吹出个小眼。‘婚礼不应该是这样的,她说,‘爱两个男人,不像个教徒!”[2]作者虽然只写了吹泡沫这一动作,没有直接写出神情,但读者分明看到了女主人公皱起的眉头和沮丧的神色。吹泡沫实际是在掩饰她的失望。后两句的语言描写,暗示了对婚礼的期待破灭,原先的喜悦转为悲伤恼怒。

等到丈夫发言,“在座所有人听了他的讲话都笑了,唯独他太太没笑。”显然此时她已经感到麻木而痛苦。回家时,她“打着趔趄跟在后面。从火车站通往他们家的那条路惨白而渺无人迹。”[2]凌乱的步子其实正暗示主人公凌乱的思绪与痛苦压抑的心理。她在婚礼上看到的那个“像蛋糕一样等着被新郎享用的不情愿的新娘”就像当年的自己。此外,“惨白”这一色彩描写暗示了极其痛苦悲伤的心境,与前文的“独特亮光”“柔和明亮”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女主人公失望痛苦的心理。

三、《一杯茶》中的心理变化分析

在《一杯茶》中,也有着同样的心理暗示和对比。在古玩店时,罗斯玛丽“翻来覆去地端详这奶油色的匣子时,不禁觉察到自己的手在蓝色的天鹅绒的衬托下有多么迷人。”[2]同样,该篇小说也采用全知与人物有限视角叙述结合的第三人称叙述模式。她反复把玩,足可见其“物”在必得的悠闲和自我陶醉满足的心理。

由于价钱过高,罗斯玛丽只能放弃,她凝望冬日街景:空气里有股冰冷苦涩的味道,刚点燃的街灯显得惨然。对面房屋里的灯光也凄凄凉凉。它们黯淡地闪烁着,像是在追悔着什么。[2]街景是客观存在,可是在没有经济实权的罗斯玛丽看来,这景象加深了她的愁苦心绪,“黑暗”、“冰冷苦涩”、“惨然”、“凄凄凉凉”,“黯淡”等词全是站在罗斯玛丽的视角,仿佛在嘲弄她自己的无用,凸显其空虚感和无力挣扎感。这与开始把玩匣子时的悠闲形成了强烈的心理反差,直指女主人公的无力感。

小姑娘的出现填补了罗斯玛丽的空虚感,她从与他人悲惨境遇的对比中重新找回了自信与满足,“倘若她把姑娘带回家去呢?……这当儿,她几乎都能听见自己事后告诉朋友们说;‘我就这么带她回家了。她们听了,该多么惊讶呀。”[2]弗洛伊德认为,“有两种对待外部现实的方式,一种是实际的、有效的和积极的……相反的方法,按我们现在的说法,可称为‘虚幻的。使用这种方法的人不是去影响他自己的感情状态。最普通和‘常见的例子就是白日梦,即在想象中解决困难或满足某种快乐。”[4]罗斯玛丽就是这样,在感到痛苦之后,通过想象出收留小姑娘的画面才转变了心理。但只要稍加思考便能明白收留是不可行的,所以這段想象本身也暗示着罗斯玛丽的幸福感终将破灭。

然而当丈夫“掐开了雪茄的一端,慢吞吞地说,‘她俊得出奇。‘俊?罗斯玛丽吃惊得飞红了脸,‘你这么看吗?这——我倒没去想。”[2]这段神态和语言描写生动地描述了罗斯玛丽的慌乱心理,暗示了她的无措和害怕。她去到书房,“把支票簿扯过来又拿走。拉开抽屉,拿出五张一镑钞票,看了看,又塞回两张,攥着剩下的三张”。[2]罗斯玛丽此刻的慌乱暴露无遗,她觉得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威胁,而拿出支票放下,拿出钞票又塞回等细节生动地暗示她的嫉妒心理。可是如果是正常的平等的婚姻关系,如果丈夫真如开头所说的那样宠爱罗斯玛丽,那她不应该因为一句话就大惊小怪,觉得自己的地位岌岌可危。而应该直接反问丈夫,或当作玩笑来看待。但罗斯玛丽明显和丈夫不在平等的位置上,虽被人羡慕,实则完全依附于自己的丈夫。

而全篇最后,罗斯玛丽多次挑逗丈夫,把他的头拢在怀里,所有的铺垫都暗示了罗斯玛丽的不自信。她最后的问题则是神来之笔,“我俊吗?”不但照应了前文丈夫对小姑娘的评价,又增添了罗斯玛丽嫉妒与怀疑的情绪。她故作镇定的表象更突显了内心的不安害怕,而不难发现,这种害怕之外,是她失落迷惘的心绪。

四、不同的阶层生活,同样的婚姻现实

在《布莱申马舍太太》中,女主人公的心理经历了期待——喜悦——失望苦涩——厌恶——麻木痛苦等变化。文章中多处描写丈夫对妻子的态度:为了自己方便让妻子去黑暗处穿衣;下雪天,为了不湿鞋,拒绝妻子“等一等”的请求;为了上楼硬把妻子往扶手上推挤。小说最后,曼斯菲尔德写妻子躺在床上,用胳膊护住头,像是等待挨打的孩子那样。可见平民阶层女性的挣扎和婚姻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的痛苦。而在《一杯茶》中,处于中产阶级的贵妇似乎没有了邮递员妻子的痛苦和困扰。她的丈夫很爱她,所以起初也表现得自信从容,但其后卻经历了尴尬苦涩——惊喜——害怕——嫉妒、惶恐与失望等复杂的心理变化。而发生重大的心理转折的原因仅仅是丈夫对小姑娘的一句赞美。比较两位女主人公,其实罗斯玛丽的优越自信也是虚无缥缈的,所谓的幸福感能顷刻土崩瓦解。

除了《一杯茶》的风格和叙述视角切换相比前期的《布莱申马舍太太》更加成熟,两部小说中的女性的阶级地位和叙述的侧重点不同外,两段婚姻关系的实质上是一样的:女性只能攀附于男性,女性的命运和幸福取决于丈夫。在《布莱马舍太太赴婚礼》中,女主人公和新娘都厌恶她们丈夫随意或不当的性要求;《一杯茶》中女主人公的幸福与惶恐仅系于丈夫的一句话。罗斯玛丽坐在丈夫膝盖上,拥吻,撒娇,将他拢在胸前这些动作其实都充满了性关系上的讨好和屈从。有学者表示,曼斯菲尔德小说中的“婚姻关系十分紧张,并且都建立在对立关系上:解放和专横、独立和依赖、幸福和没有安全感、柏拉图式的爱和被认为是暴力的性。”[5]

笔者认为作者本人对婚姻爱情的怀疑失望与她缺失父爱的童年和早期坎坷的婚姻有关。她曾写信给密友抱怨,“你能想象吗,你的丈夫竟然不愿意支付你妻子去做手术的来回车费?!是这件事不正常还是我不正常?我真的很错愕。我想这是我听过的最卑劣的事情。在这一点上他真的比我父亲还要厉害。”[6]

五、结语

笔者认为,无论是对平民女性还是贵妇,曼斯菲尔德始终抱有同情。婚姻这一贯穿其写作生涯的主题正是表现了其始终关注女性命运,有着对女性幸福的反思。她曾经写道,“我并不觉得女性未来能够实现什么……我们还紧紧戴着自己制造的奴隶制般的镣铐。现在我发现了,自己缚上的镣铐要由我们自己来打碎。”[7]诚然曼斯菲尔德没有在作品中提供解决途径,但她将思考留给了读者,在创造独树一帜的现代主义小说的叙述技巧之外,展现了女性真实的内心世界,并揭露了当时社会不平等的婚姻关系。

参考文献:

[1]Dunbar Pamela.Radical Mansfield: Double Discourse in Kathrine Mansfields Short Stories[M].London: St.Martins Press,1997:preface.

[2](英)凯瑟琳·曼斯菲尔德.蜜月[M].萧乾,文洁若,萧荔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

[3]徐晗.英国短篇小说研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4]乔·艾略特.小说的艺术[M].张玲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45.

[5]Lederman, Marie Jean.“Through the looking-glass: queens, dreams, fears in the fiction of Katharine Mansfield”[J].Women's Studies, Vol.5, No.1(1977):35–49.

[6]Ida Baker.Katherine Mansfield: The Memories of L.M.[M].New York: Taplinger Pub.Co., 1971:159.

[7]Mantz,Ruth Elvish&J.Middleton Murry.The Life of Katherine Mansfield[M].London: Constable&Co., 1933:310.

猜你喜欢
心理暗示曼斯菲尔德
《曼斯菲尔德庄园》的政治经济学:范尼·普莱斯与大西洋的工人阶级
声 明
国外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研究述评
讽刺艺术赏析
心理暗示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的心理暗示教学法
利用积极从众心理加强高校班级管理的思考
妈妈,请不要念动你的“咒语”
短篇小说研究的创新之作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小说研究》评介
曼斯菲尔德新西兰系列小说中的自恋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