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疑义举例五种》举例研究

2019-04-29 03:52李纯莉
北方文学 2019年11期
关键词:训诂学

李纯莉

摘要:《古书疑义举例五种》是对古书文例的专门研究和整理,为训诂研究留下了宝贵的研究成果,因此本文结合《春秋左传注》、《四书章句集注》等古籍对其文例进行举例研究和阐述。

关键词:训诂学;《古书疑义举例五种》;举例研究

在阅读古籍时常有遇到用现代汉语读不通的情况,或者研读时我们习以为然地以现代的语言规则套用于古文之上,这往往造成对古文的误读,甚至我们依据现在的理解去擅自更改古文。须知古文有其一定文例,它们对我们现用的语言而言可能是一些特殊用例,但它们在古代其实多是常用文例。清代的《古书疑义举例五种》便是对古代文例的专门研究和整理。

《古书疑义举例五种》一书包括五部分,主要是以清代训诂学大师俞樾遍览古籍后所整理出来的训诂笔记——《古书疑义举例》为基础,其余四种皆是由此延伸开来的增补和校录,故本文主要研究俞樾的《古书疑义举例》部分。俞氏于书中共列举了八十八种文例,内容包括文法、修辞等,本文就其中部分文例结合《春秋左传注》、《四书章句集注》等古籍进行举例研究和阐述。

一、上下文异字同义例

“古书有上下文异字而同义者”[1],这是俞书所举的第一种文例,据俞氏所举例子,可发现该文例同义的“异字”也有其一定的适用条件,大体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一、虽异字而形相近者。如书中的“士”与“仕”一例,二字除形似外,还有假借关系,故二字同义。另有“观”与“驩”亦是如此。此外,二字在形近的基础上还有古今字、异形同字等关系,如“道”与“首”、“位”与“立”等。二、虽异字而音同者。如“厚”与“后”、“洽”与“给”之例,如俞氏所言“古字同声而通用也”[2]。

根据俞氏所言和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并非所有具有上下文中两个字不同但同义的情况便可直接归属入此种文例,如《说文解字弟十五上》:“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中蹏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3]该句中,“饰”与“伪”同义,“别”与“异”同义,但这两组字与字之间除义之外并无关系,因此笔者认为它们不能列入俞氏所谓的“上下文异字同义例”,而仅是同义连用关系。

二、倒序例

俞樾在《古书疑义举例》中提出了“倒序例”和“倒句例”两种非常相似的文例,但笔者经研读后发现两者虽相似但亦有不同之处,依据俞氏所举例子可看出,“倒句例”如其名是发生在主要以句子为结构单位的语言现象,发生次序颠倒问题的是两个句子或分句,而“倒序例”则主要是应用于句内的字词单位的文辞条例。

《论语·为政篇》:“孟武伯问孝。子曰:‘母唯其疾之忧。”[4]此例之“唯其疾之忧”句中的“其疾”与“忧”两者语序颠倒,现若顺读之以现代汉语翻译则文意不通,若将其语序还原为“父母唯忧其疾”,则此句文意如朱熹所言“言父母爱子之心,无所不至,惟恐其有疾病,常以为忧也。”[5]。故该例属于俞氏所谓的“倒序例”。但同时我们应明确一点,所谓的“倒序”是在现今读者看来为倒,而在古人的文法里其实是一种语言运用的自然现象。另如《诗经·齐风·南山》的“娶妻如之何”[6]一句亦属于此文例。这样的句子放在我们现代来说属于特殊句式,但于古人却是常态,因此我们阅读古籍时不能随意以今律古。

三、参互见义例

“参互见义例”指古人之文中有文辞相对,而语意相称的条例。如“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句中的“烟”和“月”。另,若用于行文中,则如《左传·桓公十三年》:(传)“邓曼曰,大夫其非众之谓,其谓君抚小民以信,训诸司以德,而威莫敖以刑也,莫敖狃于蒲骚之役,将自用也,必小罗。”[7]此处邓曼对莫敖为人进行评价,认为其人“将自用”但并无具体说明,而后文中对莫敖的描写则与此呼应,“莫敖使徇于师曰,谏者有刑!”[8]一处以莫敖在军队中下令拒谏一事体现其为人刚愎自用,以证邓言,前后两处参互以见义。

四、错综成文例

“古人之文,有错综其辞以见文法之变者”[9],可见该文例是为使文辞丰富多彩,避免行文单调,“通常,上下文在形式上是互文見义,在含义上互相补充,而实质上是在形式上对构成互文的文字进行了错综。”[10]《尚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11]“以‘亲言‘既睦,‘平章言‘昭明,‘协和言‘时雍”,“睦”为“亲”之变文,“明”为“章”之变文,“和”为“章”之变文,辞语皆各相对,各句在内容上亦均表协和之义,文意相通。

五、两义传疑而并存例

此文例主要指在一篇古文中对同一事件保存了两种不同的观点或事实。这主要是出于某些因素的不确定性而保留其已知要素。《左传·桓公十三年》:“五年春正月,甲戌,己丑,陈侯鲍卒,再赴也。”[12]此句对陈侯的确切死期保留了两种日期:“甲戌”、“己丑”,而且两日期之间相距十六日,因对两种日期存疑故并存而书。“《公羊传》云:‘甲戌之日亡,己丑之日死(尸)而得,君子疑焉,故以二日卒之也。《谷梁传》云:‘《春秋》之义,信以传信,疑以传疑。陈侯以甲戌之日出,己丑之日得,不知死之日,故举二日以包也。”[13]

六、上下文变换虚字例

此文例一般是于句子间为了避免语言用字单一而以同义的虚字取代之。《尚书·尧典》:“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暘谷……申命羲叔,宅南交。平秩南为,敬致……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平在朔易。”[14]该文中“乃命羲和”、“分命羲仲”、“申命羲叔”、“分命和仲”四个句子的句式一致,宾语俱是人物,“乃命”、“分命”和“申命”三者为同义关系,其中“分”、“申”两虚字为虚字“乃”的变文。

七、文具于前而略于后例、文没于前而见于后例

古人记事时详略有当,有时并不完全按事件顺序记录,因此出现了前后文内容信息的不对等,但正因其不对等而显得前后文意响应,从形式结构上来说亦显得言简意赅又五脏俱全。《左传·桓公十三年》:(传)“十三年,春,楚屈瑕代罗,斗伯比送之还,谓其御曰,莫敖必败,举趾高,心不固矣,遂见楚子曰:‘必济师!,楚子辞焉,入告夫人邓曼。”[15]该文段中,前文具体描述了斗伯比跟身边士兵讲述其对莫敖此人的看法,而下文描写斗伯比进言楚子时却仅一言,此处应是略去了斗伯比给楚武王建言的原因,即他对于莫敖的观察及其看法。因前文已有详细阐述在前,因此后文虽略去部分内容不讲,但读者凭上下文语境即可理解文意,此即“文具于前而略于后例”。与之相反的则是“文没于前而见于后例”,如《左传·桓公五年》:(传)“五年春正月,甲戌,己丑,陈侯鲍卒,再赴也。于是陈乱,文公子佗杀大子免而代之。公疾病而乱作,国人分散,故再赴。”[16]单看上文“五年春正月,甲戌,己丑,陈侯鲍卒,再赴也。”一句,初读至“陈侯鲍卒”时却不知为何后面接着来一句“再赴也”,文意跳跃。而下文则恰好是对“再赴”的具体事例进行解释,因此上文之“再赴也”虽仅寥寥数词即语止,但又于下文再见其确切意,故全文便语意明了。

八、蒙上文而省例、探下文而省例

此二文例与“文具于前而略于后例”、“文没于前而见于后例”大同小异,分别之处在此二者主要是在于具体字词或某个句法成分、句子结构成分的省略上。《左传·隐公元年》:(传)“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蔑——邾子克也。”[17]克是邾子的名字,“邾子克也”为省略句,杨伯峻注云“全句应作‘仪父,邾子克也,仪父为主语”[18]。因上文已提及“邾仪父”这一称谓,故下文直接省略,故为蒙上文而省例。探下文而省例即是与此文例相反,限于篇幅便不再多加举例言说。

九、美恶同辞例

古文中存在一词兼有美恶两种词义的语言现象,最早指出该种现象的是东晋郭璞,而俞氏则在《古书疑义举例》中为其专列文例。虽有学者指出俞氏在美恶同辞例中所举例子有问题,认为“‘委蛇、‘豈弟之类都是中性词,本身无所谓美、恶”[19],但这并不影响美恶同辞作为一种文例的存在,因此本文暂不讨论俞氏举例之是非,而继续探讨该文例。美恶不嫌同辞者,如“逆”:“逆,迎受王命者。《周礼·天官·宰夫》‘万民之逆,郑玄注引郑司农云。”[20]“逆命,拒违君命也。《国语·晋语二》‘是以遂于逆命,韦昭注。”[21]可见,“逆”一词具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意义,属于美恶同辞例。

十、语词复用例

据《古书疑义举例》中“尚犹”、“则斯”等所举之例,可见“语词复用例”是指同义的助语词的复用,而不存在于实词的同义连用现象中。如《荆轲刺秦王》:“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于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22]该文段中,“乃遂”即是语词复用,“乃”即是“遂”,两者均为助词。

《古书疑义举例五种》集前代贤人之智,所归纳之古文文例远不止于此,本文对其的探究只是略谈偶得。但阅读古籍时我们只有熟悉其文例,才不致读而仍昧或贻笑大方。

参考文献:

[1][2][9]俞樾等著.古书疑义举例五种[M].北京:中华书局,1956.

[3]许慎撰,徐铉校.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3.

[4][5]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6]王秀梅譯注.诗经[M].北京:中华书局,2016.

[7][8][15]杨伯峻编著.左秋左传注(一).北京:中华书局,1981:136-137.

[10]廖荣娟.《古书疑义举例》文例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6.

[11][14]王世舜,王翠叶注.尚书[M].北京:中华书局,2012.

[12][13][16]杨伯峻编著.左秋左传注(一).北京:中华书局,1981:104.

[17][18]杨伯峻编著.左秋左传注(一).北京:中华书局,1981:9.

[19]叶斌.《古书疑义举例》的现代语言学解读举例 [A].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 nication of Peking University)、世界汉语修辞学会The Chinese Rhetoric Society of the World(CRSW).2011年北京大学国际语言传播学前沿论坛论文集[C].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of Peking University)、世界汉语修辞学会The Chinese Rhetoric Society of the World (CRSW):全球修辞学会,2011.

[20][21]宗福邦,陈世铙,萧海波.故训汇纂[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2]缪文远,缪伟,罗永莲注.战国策:燕策三[M].北京:中华书局,2012.

猜你喜欢
训诂学
论中国训诂学与经典阐释的确定性
训诂术语的比较分析
训诂学功能性探究
训诂学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
“反训”之说不可信
试论晋东南地区方言古语词的训诂学价值
从语义学与训诂学对比看语义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