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习得领域中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探究

2019-04-29 03:52刘璐
北方文学 2019年11期
关键词:隐性知识

刘璐

摘要: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接口问题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话题,随着研究不断深入其在二语领域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回顾与总结了前人的对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探究,同时对其在二语习得与学习影响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显性知识;隐性知识;二语教学

目前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接口问题一直难以界定。不管从科研角度还是教学角度,正确认识两种知识之间的关系对二语习得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围绕二者的定义、接口及对二语习得的启示三方面进行探究。

一、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

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 Polanyi)在研究人类依附信仰的方面中发现其中一些因素是知识本身固有的,从而提出了隐性知识这一概念。波兰尼在探索中发现人类有两种的知识:一种是以书面文字、图表和图画等方式呈现出来的显性知识,它是可以被表述为知识的;一种是我们在做某事时不知不觉呈现出来的知识,它无法被表述为知识。波兰尼的认为,能够被人类以一种符码系统完整表述的知识就是显性知识,除语言外,相类似的还有盲文、手语等;而隐性知识具有不可描述性,是人们无论了解都难以用语言等表述的知识[1]。

隐性知识具有个体性、默会性、非理性、稳定性和整体性等,它虽难以表述,但一旦具备了隐性知识,就具极强稳定性,这对语言学习具有促进作用[2]。在二语习得领域,显性知识是指那些能意识到、能表达出来的语言规则知识,如第三人称、格的变化与使用;隐性知识指内化了的、无法用具体的语言表达出来的知识。拓展到二语教学中,显性教学更易使学生掌握语法规则,隐性教学促使学生内化语言知识。但两种教学方式都有缺点,无法完全触及语言本质。

二、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接口之争

目前对于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是否存在接口争议很多。流行的说法有三种,分别是无接口说、强接口说与弱接口说。无接口说认为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不存在接口,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两者是相互分离的;弱接口说认为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都可以储存在大脑之中,两者之间并不是毫无关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但它们的转化不是知识的转化而是知识提取路径的转化;强接口说认为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是完全可以相互转化的,知识可以通过信息储存、加工、运用这一过程进行转化,显性知识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训练就有可能转化为隐性知识[3]。

克拉申是无接口说的代表人物,他在“习得与学习假说”中认为有意识的学习和无意识的习得是两条不同的路径,习得的隐性知识与学习的显性知识没有任何关联,学习的知识与习得的知识没有任何接口,更没有互相转化的可能。克拉申这一提法引起了语言学界的激烈讨论,讨论的焦点是母语习得机制对成人是否还起作用?学习及习得的知识是否真的毫无关系?经过一系列的研究证明有意识的课堂教学与学习对二语习得同样有促进作用,显性学习依然有利于规则的掌握和运用,这也就说明无接口说不能完全站得住脚。

强接口说的代表人物是Robert Dekeyser。强接口说是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提出来的,强接口说认为知识也可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语言学习与认知技能发展相类似,是不断积累的过程,不断由陈述性知识发展为程序性知识。该学说认为语言学习全部始于显性知识,大量地练习能使语言能力提高,这種方式主要体现在传统的语法教学上。但很多学者也提出了质疑,一味地练习并不一定能使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学习者的语言能力也并不一定沿着理想方向发展。

Ellis是弱接口说的代表人物,他认为显性知识强调学习者注意语言外在形式,同时在学习过程中,不自觉的接受隐性知识的影响,因而获得隐性知识。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存在一定的联系,任何新知识的获得与掌握都会受到已有知识的影响,由课堂教学获得的显性知识有助于学习者注意目的语与母语在语言规则、形式的差别,进而促进隐性知识的学习。Ellis的研究侧重能否控制学习者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转化,但这一研究有明显的缺陷,就是他已经预设了转化的可能性,所以本质上Ellis认为二者还是有接口的,只是存在一定的条件。

二语习得者习得的知识为大部分为显性知识,占二语习得者大部分的成人,他们有能力将在母语学习中已有的学习策略转移到学习二语中,从而有意识地学习语言,所以他们获得的大部分是显性语言知识。如果他们有能力将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那么就获得了本族语者那样的语言能力[4]。但大量实证证明,二语习得者普遍达不到本族语者的语言水平,这也许能够说明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之间不存在接口,但目前学术界对此并没有确切证据。

三、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对二语教学的启示

在二语习得领域,显/隐性知识必然涉及显/隐性教学,目前在二语教学领域主要采用的是课堂教学,在课堂环境下所教授的知识大部分是显性知识,这些知识一般是语法规则,学生在课堂环境下通过老师的教学有计划的、有目的的学习语法规则,并达到掌握和运用。教师在课堂教学称为显性教学,而这种方式的学习是显性学习。隐性教学是教师在不引起学生注意的基础上,潜移默化的教授给学生知识,学生也在潜移默化的接受知识,而这一过程就是隐性学习的过程。显性教学直接教授语言规则,直接告诉学生学习材料中所包含的规则,显性教学要求学生内化学习材料,具有一定难度。这两种方式孰优孰劣一直难有定论,但普遍认为显性教学更适用于二语学习[5]。

显性教学虽有利于学习者系统的学习语言知识,但无法让学习者建构完整的目标语体系,很难达到目标语国家的水平,这也是二语教学瓶颈所在。隐性教学可以提高学习者语言衔接度,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目的语国家语言,但因其具有不可表述性,因此很难对学生进行讲授,这也导致二语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很难达到目的语国家的水平。针对二语教学,我们不能采用单一方式教学,而应该多元化,促使显性教学与隐性教学的联结,合理利用各方优点,更好地发展二语教与学习。

四、结语

目前对于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界定依旧难有定论,学界普遍认为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但这需要什么样的条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认证。在二语习得领域,显性教学与隐性教学各有优劣,显性教学有利于学习者语法规则的掌握,但难以教授目的语中隐含的知识;隐性教学有利于学习者掌握一些课堂上难以学习的知识,但因其具有不可表述型,难以进行有效的教学。因此我们应该在教学中探索显性教学与隐性教学相结合的方法,既系统学习又内化影响,这将对二语习得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Michael Polanyi.Study of Man[M].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8,22.

[2]刘丹丹,吴艳.二语习得中显性与隐性教学方式浅议[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3(01).

[3]戴曼纯.二语习得的“显性”与“隐性”问题探讨[J].外国语言文学,2005,22:101-111

[4]顾琦一.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及其接口之争[J].外语教学,2005(6).

[5]曹慧玲,唐建敏.二语习得中的“显性”与“隐性”问题研究探析[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7(10).

猜你喜欢
隐性知识
如何处理初中信息技术中的隐性知识
初中历史教科书插图中的隐性知识研究
中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隐性知识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