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闲聊会话的结构比较研究

2019-04-29 03:52刘丹丹
北方文学 2019年11期

刘丹丹

摘要:闲聊在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它看似杂乱无章,却是由一定的话语链锁组成,有其固定规则。中日闲聊会话的结构比较,有助于我们了解中日会话的基本特点,促使日语学习者更好的使用日语。分析表明,中日的与会话参与者的“经历”“现状”有关的会话,是有其固定结构的,并且可以将其结构进行模型化。中日会话的不同之处,更多源于汉语的“对话”与日语的“共话”这一会话本身的特点。而附和语作为日语会话的润滑剂,在闲聊会话中也常常出现,与汉语的附和语的使用有很大不同。

关键词:闲聊;会话结构;中日比较

一、研究背景及目的

闲聊,作为拉近人与人关系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对日语学习者来讲,参与到日本人的闲聊中才会更容易拉近与对方的距离。但经常有日语学习者发现,尽管自己日语口语表达能力不错,却仍难以融入到日本人的会话中,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究其原因,除学习者的心理因素影响之外,中日会话的礼貌原则、会话规则、会话话题与结构的不同等也是制约交流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而因此,有必要明确中日闲聊会话的特点与不同,以促进交流更顺利的进行。

闲聊看似杂乱无章,但其话语并不是随意排列无规律可循,而是由一定的话语链锁来组成,有其固定规则的。而会话的结构性也从本质上可以反映出语言的特点。本研究主要通过分析中日的闲聊会话的结构特点,以探究中日闲聊会话的规律及其背后的影响因素。

二、先行研究

在中国,日语学习者众多,关于中日会话的比较研究非常盛行。但是以中日交涉会话为对象的研究居多,如“邀请”、“感谢”等,然而针对中日“闲聊”会话的比较研究却很少见。如胡蓉(2013)的关于中日会话终结部的异同的比较研究,梅梅(2015)的关于中日电话会话终结部的比较研究等。然而这些研究只是对会话终结部进行的分析,未涉及其会话内部的整体结构及会话内容对终结部带来的影响等。另外,随着网络的发展,关于网上聊天的会话分析越来越多,如张云辉(2005)、徐涛·李保社(2012)、董婷婷(2018)等。但是这些研究多以网络语言形式、话轮转换、语用等方面的分析为主,并未涉及“闲聊”会话的结构研究,而且网络聊天由于其特殊性与面对面聊天还是有一定的差别。另外,从心理学角度对闲聊行为的研究(马利军·张积家:2016)也有出现。

综上所述,虽然我们也看到一些有关中日会话的结构比较研究,但目前在国内对于中日“闲聊”会话的整体结构的研究尚未得到发展。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闲聊”,是指在没有必要达成特定主题的情况下,或是即使有主题也没有对其进行探讨的时段内,与对方共同度过的会话活动。

本研究以电视剧台词为调查对象,在电视剧中收集中日“闲聊”会话的数据资料。本研究选取了中国的《欢乐颂Ⅱ》和日本的《カルテット》(四重奏)这两部较为贴近现实生活的内容为题材的电视剧,进行了数据收集工作。将从剧中选出的自然会话进行文字记录,并将每个句子按其会话功能进行标注。

不同的话题,其话题的展开方式也会有所不同。因此,本研究参照筒井(2012)的话题的划分方法,将话题分为“关于存在于会话现场的事物的话题”和“关于不存在于会话现场的事物的话题”两大类。而后者又可分为“与会话参与者有关的话题”和“与会话参与者以外的第三者有关的话题”。本研究主要针对中日会话中“与会话参与者有关的话题”,即会话参与者的经历、现状、习惯、情感想法等话题下的中日闲聊会话的结构进行了比较分析。

四、分析结果

以本次手收集的数据为对象进行分析后表明,中日的“与会话参与者有关的话题”的闲聊会话,都有其固定的结构,并且其结构是可以进行抽取概括的。在这里将一边对比中日的会话,一边分析中日闲聊会话的结构特点。

(一)与会话参与者的“经历”有关的会话

《欢乐颂Ⅱ》第48集14:41开始的会话及《四重奏》第一集的41:45开始的会话均为与会话参与者有关的“经历”进行“讲述”的会话,且说话者在讲述时面对的是多位听话者。虽然汉语的“讲述”是在对方的催促下开始的,而日语的“讲述”是自发的开始的。但是可以看出,在说话者进行讲述时,无论是汉语还是日语,听话者都会对其讲述进行“评价”。说话者会“提出意见”,而听话者也会“提出不同意见”。由此看见,中日的“讲述”会话是有着结构上的共同之处的。

同时,在说话者进行“讲述”时,日语会话中听话者会对对方的“讲述”通过附和语来表示“理解”“惊讶”等。同时,这也是在向对方表示“我在听,请继续”,以使讲述者继续进行讲述。与此相对,汉语会话中,说话者会将“讲述”一次性的较完整的表述出来。而在说话者进行“讲述”时,听话者也并未用附和语进行回应。虽然其中也出现了听话者的“请求继续”,但是这里的“请求继续”也并非附和语,更多的是通过实质性的话语来进行的。另外,在汉语的会话中看到了讲述者的“表达意愿”的话语,讲述者从单纯的“讲述”进而发展到表达自己的意愿。同时,听话者也会对讲述者进行情感角度的“评价”,鼓勵对方要相信自己、勇敢追求,从而使彼此的关系得到进一步的升华。然而,日语的会话则主要停留在了“讲述”部分,听话者对讲述者的内容并未进行实质性的评价。

(二)与会话参与者的“经历”与“现状”有关的会话

《欢乐颂Ⅱ》第47集9:41开始的会话与《四重奏》第九集15:47开始的会话都是以会话参与者相关的“经历”“现状”为主题,但是汉语的会话是以“夸赞”开始的,而日语的会话则是以“请求信息”开始的。从会话内容可以看出,汉语会话中会话参与者C对E与男朋友去看日出的事情是提前有所了解的。而日语中的会话则是A与D对彼此的“经历”则不是太了解,所以以“请求信息”开始了会话,而且会话中也较频繁的出现“请求信息—提供信息”的话语。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汉语的“请求信息”会同时夹杂着与自己的一些对比情况,并以此对对方的现状进行评价。而日语则是倾向于较为单纯的“信息”。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到,与上面的例子相同,这里的汉语会话中说话者也是倾向于将自己想说的话在一个话轮中一次性较完整的表述出来。而日语中的会话参与者双方则是倾向于一边确认对方的状态一边进行对话,双方共同合作来完成关于现状与经历的述说。

五、总结

本研究以话语功能为出发点,通过分析闲聊会话中的话语功能的使用情况,对中日的以与会话参与者的“经历”“现状”等有关的话题下的会话结构特点进行了考察。分析发现,中日的闲聊会话都有其固定的规则,其结构有着共通之處。就与会话参与者的“经历”“现状”有关的会话而言,其二者的不同更多的体现在,汉语中说话者会在一个话轮中提到较多的信息,且较为容易讲到自身的意愿,且听话者常会通过一些实质性话语对对方进行评价。而日语中,说话者每一个话轮中涉及的信息较为简单,且较少涉及个人意愿,而听话者也多用附和语来对对方的话语表示应和,以促使说话者继续进行其所述内容。

日语有着“共话”的特征,即比起话轮中的信息内容本身更注重的是与对方关系的维系。而汉语则有着“对话”的特征,即更注重每个话轮中的信息的交换。就本调查数据而言,中日闲聊会话结构的不同更多的是受到日语和汉语本身的会话特点的影响。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中日会话中人际关系的维系与发展模式的不同。汉语在与对方关系的维系中,更喜欢通过鼓励、祝愿等情感表达来进行,而在日语中,则不会直接涉入对方的私人领域,而更多的通过会话中对彼此的不断确认来进行。作为日语学习者,充分认识中日会话的结构特点与其背后的影响因素,将有助于我们与日本人的闲聊更加顺利的进行,从而使得人际关系得到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董婷婷.网络聊天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分析[J].海外英语,2018(9):202-203.

[2]徐涛,李保社.语用视野下网络聊天语言会话分析[J].山西师大学报,2012(4):100-102.

[3]张云辉.关于网上聊天的会话分析[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5(18-3):72-74.

[4]梅梅.关于中日电话会话终结部的比较研究[J].科教导刊,2015(3):33-34.

[5]胡蓉.中日会话终结部异同分析[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3(4):32-33.

[6]马利军,张积家.闲聊行为及其亲社会功能[J].山西师大学报,2016(43-4):16-23.

[7]筒井佐代.雑談の構造分析[M].黒潮出版,2012.

[8]杨晶.“相づちと発話権の交替に関する中日対照研究”《明治学院大学教養研究センター紀要カルチュール》,2012(6-1):9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