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统区《妇女新运》

2019-04-29 03:52臧文昱
北方文学 2019年11期
关键词:女性意识

臧文昱

摘要:《妇女新运》作为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妇女指导委员会在国统区发行的机关刊物。该杂志以抗日战争为中心,宣传妇女积极参与抗日救亡和自我解放,在宣传、推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女性思想解放方面发挥了不容小视的作用。不仅推动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培养了女性的独立意识,促成了女性性别意识的养成,而且增强了妇女参加抗日救亡的积极性。这一时期的女性思想解放是在保守与开放、落后与进步的斗争中曲折前进的。

关键词:《妇女新运》;女性思想解放;女性意识

一、推动女性意识的觉醒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国内战争形势不容乐观,战争使国内各项生产生活受到沉重的打击,不仅大量工业、学校大举西迁,而且人民的生活也遭到破坏。但与此同时中国大量吸收接受着来自国外的文化和思想,这也成为女性独立意识觉醒的契机。作为有过留学经验的进步女性,宋美龄和史良等人更早的接受了国外的先进思想和文化,通过《妇女新运》这一渠道传播给更多的妇女。并且“妇指会”直接领导女性进行了各项生产实践,使后者切身感受到自身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对自身主体意识有更进一步的追求,从侧面推动了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

第一,女性的主体意识得到了强化和完善。

所谓女性主体意识,有学者曾这样定义:“女性主体意识是女性作为主体对自己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的自觉意识。具体的说,就是女性能够自觉的意识和履行自己的历史使命、社会责任、人生义务,又清醒的知道自身的特点,并以独特的方式参与对自然与社会的改造,肯定和实现自己的需要和价值的意识。”(1)

随着对解放女性的宣传和“妇指会”各个工作组在全国多个省份进行的各项活动,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要求解放自身,其作为女性的主体意识也开始不断强化和完善。《妇女新运》创刊第一期就登载了由宋美龄亲自撰写的《妇女新生活应有的精神》,文中宋美龄提到:“参加战时工作的别的女性,他们之中,有的平时也是席丰履厚的娇养惯了的,自是如今他们对于创伤的脓血,腐败的臭气,甚至于生了蛆虫,什么污杂难堪的东西都丝毫没有厌恶回避,而在各医院各收容站辛勤的照料着伤兵。”(2)赞赏了已经在积极参加抗战的妇女同胞,肯定了她们履行自己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的行为。同时更是深切呼吁要唤醒没有履行自身责任、没有参加抗战工作的妇女们,她写到:“我们有不少忠诚爱国而辛勤服务的妇女,但同时还有一部分的女同胞不会尽她们的义务,我们应当唤醒这些没有参与工作的妇女,使她们知道她们的袖手旁观,没有尽她们同舟共济的责任,实在是严重的罪恶。”(3)可以说《妇女新运》在一开始就将女性思想解放和大的时代背景结合在了一起,具有相当的进步性,并且通过具有鼓动性的文章调动妇女参加抗战的积极性。不仅宋美龄在积极投稿,史良、张霭真、黄佩兰等作为当时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先进女性也积极向《妇女新运》投稿,并参与到“妇指会”的各项工作中。张霭真的《新运与妇女抗战工作——新运五周年纪念广播演讲词》就阐述了在全国抗战的时代背景下,妇女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如何做,从与女性切身相关的利益出发,使女性更切实的感受到自身的责任感,促进女性主体意识的进一步完善。

第二,女性抗日救亡意识的觉醒。

虽然《妇女新运》中刊登了大量鼓励女性投身战争后方的文章,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但这些文章也有助于女性从传统封建压迫下解放出来。尽管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正遭受着压迫,但由于近代教育的推广和众多文章的发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部分女性的知识文化水平,在她们的带动下广大女性投入到了战争中,后者抗日救亡意识也逐步提高。例如1939年第3期,《慰劳组工作的概摘》就详细描写了“妇指会”慰劳组在华中前线、慰劳负伤战士和在各地医院的工作活动,并专门描写了在轰炸中仍坚持工作的广大妇女,虽然“事实证明了敌人的惨无人道,但是我们仍旧怀着一颗愤疾的心,毫不恐惧用仇恨代替悲哀,负起我们应负的责任在炮火里抢救被伤的同胞。”(4)女性将自己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不仅起到了振奋人心的作用,刺激着女性自主救亡的意识,同时积极参与抗日救亡活动也有助于将女性将自己从传统女性观中解救出来。

二、培养女性独立意识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压迫下,中国女性处于逆来顺受的状态下,表现出很强的驯服性。长期以来,女性没有同男性一样的社会地位,早已习惯于毫无所求的状态,仅在后代繁育方面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女性的社会意义被否定、权利被剥夺。但在三四十年代,女性开始以自己的语言公开要求获得独立意识,如《妇女的新人生观》一文中提到,中国女性几千年来深受“女子无才便是德”、“三从四德”、“饿死事小,失德事大”等旧礼教的枷锁,“被视为无人格的生物”(5),女性的一切完全受制于父权夫权。这就是说随着西方近代女性观的引入和传播,一部分中国女性开始接触并逐渐认同以独立人格为特征的女性观,自身的独立意识开始觉醒,把“旧的理论”视作培养女性独立意识的最大障碍。

进入20世纪三四十年代后女性解放运动日益高涨,更多女性要求解除自身受到的束缚和压迫,认为中国女性应拥有独立的人格。陈廷俊认为,近代世界各国妇女大多提倡的解放运动,其目的是“推翻男尊女卑,男外女内,男动女静,男刚女柔,等类偏颇的理论,使一般妇女和男子在政治上,法律上,经济上,教育上,同取得平等的待遇,同成为平等的一员。”(6)而随着革命的推动女性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的意识也逐渐深化。

随着战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女性参与到抗战中,虽然参加抗战并不能完全体现出女性已经开始具有独立的意识,但这也是女性开始意识到自己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进行各项社会活动的表现。以该刊第5卷第7期的附表为例,组织救护队8队,参与到救护队的妇女160人;组织慰劳队2队,参与到慰劳队的妇女30人;组织宣传队9队,参与到宣传队的妇女90人。(7)这些数据都表明越来越多的女性认识到了自己的价值,开始积极参与到社会救亡运动中去,在救亡革命的同时发掘自身的价值。

三、促进女性性别意识的养成

女性主体意识的强化和完善,促进了女性性别意识的发展。王文锦在其文《文艺中的女性》中就从文学创作的角度对女性与男性的区别进行了详细论述,同时表示,“男女性之差异,及女性在文艺中的可能发展在自我表现及社会影响中,知道性别不过决定文艺的内涵与表现方式的一部分。”(8)性别不是限制女性发展的借口。

在20世纪初,由于受过教育的女性所占比重较少,女性不具备解放自身的思想和能力,因此多以男性主导的革命为依托,在民主革命中推动女性思想的解放。但以男性为领导的女性思想解放运动不可避免的带有较为浓厚的男性色彩,男性无法从女性真正的需要和想法出发,限制和忽视了女性的切身需求。究其根源不仅是数千年来女性一直处于男性的领导之下,也是由于女性仍然对男性存在依赖。但随着革命的深入和思想的传播,女性逐渐对自身的切实利益开始关注,女性的性别意识较之前有了较大的发展。孙中山也曾说过:“今日女界宜专由女子发起女子团体”(9)。

女性主体意识、独立意识和性别意识在这一时期有了强化,深度和广度较之前也有了很大了发展,可以说,女性思想解放朝著纵深的方向发展。

注释:

魏国英主编.女性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90

妇女新生活应有的精神[N].妇女新运,1939年创刊号

妇女新生活应有的精神[N].妇女新运,1939年创刊号

慰劳组工作的概摘[N].妇女新运,1939年(3)

妇女的新人生观[N].妇女新运,1943年(1)

妇女修养[N].妇女新运,1941(2)

本会五年工作之回顾[N].妇女新运,1943(7)

文艺中的女性[N].妇女新运,1941(2)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C].北京:中华书局,1982:卷2(438)

猜你喜欢
女性意识
中国现代文学女作家作品中女性形象及其意识的塑造探究
从《简·爱》中的男主人公形象看女性意识隐现
关于美狄亚身上存在矛盾的解读
《红楼梦》宝黛诗词与女性意识研究
论《致橡树》中女性独立意识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