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生态民生思想的理论特色

2019-04-29 03:53刘昊丰
神州·中旬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民生特色

摘要:习近平生态民生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民生观与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体现了党对中国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是基于对人民群众期盼和需要的深刻体悟,它内容丰富,特色鲜明,主要体现高度的顶层设计、深邃的哲学思辨和统筹的系统思维。

关键词:民生;生态民生;特色

民生是党和国家工作的一直强调的重心,中国在进入新时代发展的过程中,习近平提出了生态视域下的民生建设,这是一个独具匠心的思想,其内容包含了多个领域下的交叉视角看待生态民生问题,但是最独到的还是其思想体现出来的特色,其特色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高度的顶层设计:国内战略到全球视域

习近平生态民生思想是蕴含着高度的战略视野的顶层设计,把生态保护提升到事关民族生存发展的千年大计,也是全人类生存所需要的。由此,并不能各国割裂来单独看待,关乎各国利益,没有国家和个人可以“独善其身”。国内来看,2012年,党的十八大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2015年,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被写入五年规划,这表明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环境控制目标将会在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十三五”规划里作为建设“美丽中国”的重点内容。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掷地有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新局面;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从全球视域出发,2013年开始,我国身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主动承担起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大国责任,制定了2030年自主行动目标,关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能源消费和森林储备等各项目标。2018年,习近平指出打造黄金水道,实现同“一带一路”建设有机结合。这一系列的举措彰显了从国内视野考虑生态文明建设改善民生到全球视域的实际行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绿色经济改善民生。象征着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潮流,不光为中华民族谋求幸福,也在为全球的人类做出自己的贡献和表率。

二、深邃的哲学思辨:普遍联系的辩证思维

习近平生态民生思想具有系统的辩证思维,用普遍联系的观点正视人与自然,以发展把握和促进生态民生,用矛盾分析方法认识和把握以及解决生态民生建设中的问题,不割裂单独的面对生态与民生问题,而是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对立中把握统一。最后始终以实践作为检验思想的标准。第一,汲取先人普遍联系的观点正視人与自然。儒家倡导“知天命”、敬畏自然、节约自然资源的“仁爱”思想,道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马克思主义“自然是人的无机的身体”的普遍联系观点。充分认识“生命共同体”,并在整个思想中一以贯之。第二,正确认识生态与民生的问题。首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强调在发展的过程中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关键就是在于人与自然如何相处的关系,提出了人与自然是共生的关系。其次,用发展把握生态民生建设,“绿色”的生态发展观,指出发展是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不仅要看经济增长指标,还要看社会发展指标,特别是人文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1),要做到“生产、生活、生态良性互动”,并得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创造性结论,这与其“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环境生产力”理论异曲同工,都突破了传统观念和意识,确立了生态环境在生产力构成中的基础地位,是从对立中把握统一。第三,强烈的实践论导向。习近平生态民生思想之所以能够指导建设“美丽中国”,是因为它源于实践、源于基层、源于民生。一方面,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敢于正视、直面,中国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民群众对于“美丽中国”“生态中国”的呼声逐渐成为民生问题的最强音这一现实情况。另一方面,习近平生态民生思想在坚持绿色发展的实践中得到切实贯彻和检验。它体现的是,生态民生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不断往复以至无穷的认识发展过程。

三、统筹的系统思维:跨领域宏观到微观

纵观习近平生态民生思想,“生命共同体”的提出,治理手段的系统性、跨领域的认识生态民生须从各个领域进行。无一不体现了习近平分析问题、指导工作思维的系统性。系统性的去把握和建设生态民生建设。首先系统思维的体现是创造性地提出了“生命共同体”的生态思想。2013年 11 月,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指出“我们要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2)和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表明在习近平看来,一个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要统筹兼顾把握生态环境要素,不能只关注一个或几个方面,而是看作整体,深刻把握它们之间存在的联系。其后在治理方面,不能造成“如果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很容易顾此失彼,最终造成生态的系统性破坏”(3)的局面。要协调推进、全面发展,克服传统的单独治理的机械思维。接着平生态民生思想中把人与自然、社会、人,以及人与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宏观各方面的系统推进、协调发展归纳为把中国建设成为“五位一体”全面推进的小康社会,并辅之从生产、生活、消费等微观方面加之举措来推进生态民生建设。在习近平生态民生思想中系统思维的体现在一方面从整体出发,把握整体内各个要素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治理的同时也打破惯性思维,从整体入手,把握系统性全局化治理。

注释:

(1) 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2018年5月18日http://www.gov.cn/xinwen/2018-05/19/content_5292116.htm.

(2) 习近平,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新华网2013年11月15日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 2013-11/15/c_118164294.htm.

(3) 习近平,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7年09月06日http://www.theory.people.com.cn/n1/2017/0906/c413700-29519543.html.

作者简介:刘昊丰(1993-)浙江丽水人,浙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猜你喜欢
民生特色
中医的特色
特色种植促增收
聚焦两会 关注民生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中医的特色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完美的特色党建
特色小镇党建怎么抓?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