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胃切除术与近端胃切除术治疗胃上部癌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2019-04-30 03:40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8期
关键词:食管炎流性白蛋白

梁 斌

(兴城市人民医院,辽宁 葫芦岛 125100)

胃癌属于一种常见的临床胃肠癌,其预后不佳,恶性程度高,可严重危害患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发病部位,胃癌可分为胃上部癌、另外还有中部和下部癌,而其中上癌症的比例不高,但近年来胃上部癌的发病率明显增加。胃上部癌的最多发的部位主要在于贲门至胃小弯和胃大弯二者连线三分之一位置,包含了食管胃结合部位、胃底和胃体上段癌等,因胃上部癌的隐藏解剖结构,很难发现,许多患者在治疗时已错过了手术时机,出现体质量下降和进食困难等问题。因此,需尽早发现胃上部癌者,尽快手术。目前,胃上部癌的常用手术方式是全胃切除术以及近端胃切除术[1-2]。本研究分析了全胃切除术与近端胃切除术治疗胃上部癌的临床效果对比,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60例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胃上部癌患者据术式分组。胃近端切除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41~78岁,平均(61.24±4.13)岁;低分化16例,中分化10例,高分化4例;癌灶直径2~10 cm,平均(5.24±1.12)cm。全胃切除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41~78岁,平均(61.21±4.18)岁;低分化15例,中分化10例,高分化5例;癌灶直径2~10 cm,平均(5.21±1.15)cm。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无显著差异。

1.2 方法:全胃切除组开展全胃切除术治疗,气管插管麻醉,腹部正中切口,仔细探查病灶,根据患者情况进行手术(食管-空肠Roux-Y吻合术,食管-空肠Schlatter吻合术),均给予2站淋巴结清扫。胃近端切除组行近端胃切除术治疗。气管插管麻醉,腹部正中切口,探查病灶后施行胃后壁-食管吻合术,给予2站淋巴结清扫。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术后1年和3年生存率;体质量下降幅度;手术前后患者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SPSS20.0统计,两组计量数据开展t检验,其他数据进行χ2检验,P<0.05显示差异显著。

2 结 果

2.1 两组术后1年和3年生存率比较:胃近端切除组术后1年和3年生存率和全胃切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其中,两组1年生存率均是96.67%,而3年生存率均是70.00%。

2.2 手术前后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相比较:手术前两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相近,P>0.05;手术后胃近端切除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优于全胃切除组,P<0.05。见表1。

表1 手术前后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比较(±s,g/L)

表1 手术前后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比较(±s,g/L)

组别 例数 时期 血清白蛋白 血红蛋白胃近端切除组 30 手术前 105.13±22.24 35.02±4.21手术后 125.24±32.11 41.15±14.16全胃切除组 30 手术前 105.12±22.02 35.04±4.24手术后 113.21±23.25 36.13±10.28

2.3 两组体质量下降幅度比较:胃近端切除组体质量下降幅度(2.32±0.24)kg和全胃切除组(2.34±0.24)kg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

2.4 两组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比较:胃近端切除组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26.67%高于全胃切除组6.67%,P<0.05。

3 讨 论

在治疗胃上部癌时,临床有全胃切除和近端切除两种方式,但基本均应基于消化道重建这一目标,以改善消化道生理功能。在重建消化道过程,需要有相对的储存空间,且食物通过十二指肠,有预防反流作用[3-4]。在胃上部癌手术治疗中,手术需具备彻底清扫淋巴结的作用,且需确保切缘充足,将病灶充分切除,有效防治食管梗阻。从上述目的来说,全胃切除可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因其淋巴结清扫范围更为彻底,可显著降低术后复发和病死率[5-7]。

本研究中,全胃切除组开展全胃切除术治疗,胃近端切除组行近端胃切除术治疗。结果显示,胃近端切除组术后1年和3年生存率和全胃切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胃近端切除组体质量下降幅度和全胃切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前两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相近,P>0.05;手术后胃近端切除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优于全胃切除组,P<0.05。胃近端切除组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高于全胃切除组,P<0.05。由此可见,近端胃切除术后营养状况较为理想,这是因为全胃切除术很容易导致患者失去部分食物消化功能,不能完全实现脂肪的乳化作用,可对营养物质吸收消化产生不良影响,且全胃切除可能缩短小肠排空时间而产生吸收不良症状,而近端胃切除之后,生理功能重建更符合正常生理状态,且可保留正常消化和生理功能从而确保营养吸收。但近端胃切除容易出现烧心和反酸等消化液反流的情况,因此需对患者的饮食进行一定的控制。

综上所述,全胃切除术与近端胃切除术治疗胃上部癌的临床效果相似,均可获得良好的近远期效果,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其中近端胃切除术可更好改善术后营养状况,但容易出现反流性食管炎。

猜你喜欢
食管炎流性白蛋白
护理干预在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莫沙必利及奥美拉唑联合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分析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什么时候用白蛋白
反流性胃炎的中医治疗效果分析
白蛋白不可滥用
以胸痛为突出表现的返流性食管炎临床分析
祝您健康处方(8)烧心、反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