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的创新式教学探究

2019-04-30 11:15王振平
课外语文·下 2019年3期
关键词:改善建议初中文言文现状分析

王振平

【摘要】文言文的学习是中华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针对目前的实际现状来看,不难分析出,文言文在初中语文学习中是最难掌握的,也是学生最难有兴趣的。针对这种现状,教师们仍然持续着机械化的传统教育形式,在教授相关的文言文时往往只针对字、词、句单独进行分析,很难融入相关的情境中去,同时也进一步促使学生更加讨厌文言文的学习。所以,本人打算从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性、学习文言文的现状以及学习文言文的改善建议等方面进行相关的阐述。

【关键词】初中文言文;重要性;现状分析;改善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言文的学习在当今的环境下出现了十分复杂的形势。就教师的角度来看,文言文的教授是为了促使学生了解中华文化,并进一步传承相关的优秀传统习惯。但是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文言文仅仅是考试的一项得分项,学习的重要性并不了解,有时甚至想要提建议摘除掉文言文这一项的考查。可见学生和教师对于文言文的持有不同的态度,其根本原因在于教师没有及时把相关的重要性传达给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反馈不够。所以接下来,作者会重点介绍一下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性。

一、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性

(一)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的积淀和象征。在中华文化的宝库中,文言文作为一种载体,向世人展现着中华文化多姿多彩的感情、风俗和事件。在这其中,文言文对于感情之事抒发得最为频繁,而在感情中,爱国之情又是比较重要的一种感情方向。像《少年中国说》中的“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等一系列的文言文古句,都无一例外地向中华少年宣扬着浓浓的爱国之情。所以,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性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树立远大理想,为祖国的发展尽一份力。

(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一篇文章能够流传千古,一定有它的迷人之处。其中所宣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都一定有相当厉害的教育作用。举例来说,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用自身的事情向齐王纳谏,其中有一个道理非常重要,即:一个人在受到蒙蔽的时候,是不可能正确认识自己和客观事物的。所谓受蒙蔽,基本上是指受周围亲人、朋友的称赞,受追捧者的奉承以及受对手的诋毁,都会促使一个人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这样讲授正确“三观”的文言文还有很多很多,所以学生学习文言文可以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三观”,促使学生成为一个正直的大写的人。

(三)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文言文学习的另一个重要性就是能够拓展学生对于语言的创作力。文言文中有许多非凡的词句,读来引人入胜。举例来说,在《岳阳楼记》中,有这么几句话:“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对于景色的描写非常出神入化,这样的文学造诣,对学生影响可谓相当巨大,所以,学习文言文可以进一步促使学生培养优秀的写作能力,提升作文水平。

二、现状分析

(一)以考试为主的学习

文言文学习并不比现代文学习容易,一些字词对于初中生来说还是非常生僻的。针对这种现实状况来说,传统教学的影子在文言文教学中更为深远。教师对于文言文基本上采用了照本宣科的方式进行讲授,一字一句地讲解清楚,然后再整篇翻译,最后让学生去训练课后的习题。举例来说,在《陋室铭》这篇文章的讲解中,很多佳句基本上都被教师一笔带过,很多情怀也被教师拆解掉了。其主要的原因是为了应付考试,尽快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考点和难点,并通过刷题帮助学生形成机械化的记忆和理解力,以达到考取理想分数的目的。总的来说,传统文言文学习主要以考试为主,平常对于文言文的相关积累也主要是为了分数的拉升。这种形式对于学生来说,枯燥乏味,进而导致文言文学习的改善难度增加。

(二)语言环境的缺少

文言文自从“新文化运动”之后,就很少被用到了。新时代的冲击之下,普通话的应用度越来越高。白话文的环境已经渐渐被人所熟悉,文言文对于初中生来说,读起来十分拗口。所以在学习文言文时,学生往往受语境差异的影响,进而导致学习起来枯燥乏味。举例来说,同样一句话,“今晚我们就住在这里了”和“今晚我们就下榻在这里”意思相同,但表达不同,所以很容易使学生在学习文言文和学习白话文时造成困惑。总的来说,学习任何一门语言都需要语境的支持,文言文作为一项比较古老的中华语言同样需要语境的支持。

(三)兴趣引导缺乏

语言如果没有兴趣去引导的话,就会进一步加剧学习的枯燥化和厌恶化,导致学生对文言文学习趋于僵硬的记忆模式。日常生活中,教师为了完成学习计划会给学生施加一定的压力,导致学生没有宽松的时间去理解文言文,并进而转变为兴趣。所以,教师对于学生在文言文学习方面缺少引导,会进一步导致文言文教授方式僵硬化,促使文言文改善难度加大,对于创新教育的普及十分不利。

三、改善建议

(一)寓情于景

当学习一门语言没有环境去做基础的时候,应该进一步去创造环境,这才是正确的道路。对于文言文的学习来说,现实生活中的确缺少环境的支持,那么教师应该积极地营造适合文言文学习的氛围。所谓氛围,其实是跳出现实生活,为了达到某一种目的所专门营造的一种情境,所以教师可以去创造不同的文言文教学风格。举例来说,在学习讲授《陋室铭》时,教师应该一上课就要求学生进行文言文的回答和自我介绍,帮助学生尽快进入情境之中,然后再用这篇文章中的几句话做引子,带入课文的主要内容,为整篇文章的学习创造更好的学习氛围。总的来说,文言文的学习应该寓情于景之中,把文言文本该有的情境营造出来,把文言文本该有的感情抒发出来,才能进一步提高文言文学习质量。

(二)理解为主

以往文言文的学习都是在考试的基础之上建立起大概的模式的。目前,新式教育崛起,对于教育理念有了不同的解读,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单纯为考试而考试的学习模式不再适用。文言文的学习应该从另一个方面去改善,这里具体是指“理解”二字。以往的文言文学习往往出现字、句、段分离的情况,导致学生单纯就整篇文章的意思不能准确地解读到,所以,教师在教授学生文言文时要尽力做到理解为主,使学生对于自己所学习到的东西有准确的了解和记忆。总的来说,文言文学习对于目前使用白话文已经习以为常的中学生来说已经是另一种语言了。所以理解应该作为学习不同语言的前提,才能进一步保证接下来的课程开展。

(三)灵活化训练

传统教育对于比较复杂的知识往往会采用刷题的方式去掌握,作者本人对刷题这种学习模式并不排斥,但对于只刷题不理解的模式还是不怎么支持的。那么新式教育引导下,刷题应该怎么应用呢?作者认为,就刷题的模式应该进一步灵活化。举例来说,在《爱莲说》的教学中,要想让学生进一步掌握重点语句,应该结合一定的试题训练。在这其中,刷题应该进一步结合课文的讲解来开展,应用灵活的刷题方式才能进一步保证文言文的教学质量。

四、结语

文言文不应该被时代所抛弃,相反,它应该被每一个中国人所学习并传承下去。对于文言文的学习来说,初中时代是一个基础时代。相应的,初中文言文教师应该教授学生文言文之前首先普及文言文学习的重要性,告诉学生为什么要学习文言文。同时文言文学习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比较深,在灵活性和创新度上并不被现代社会所容纳和接受,所以作者也进一步总结概括出了一些比较切实可行的改善计划,以帮助文言文的教学更加被时代所接受,使得中华文化能够进一步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钟先奎.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初探[J].才智,2011(33).

[2]于平.如何指导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8).

[3]饒春荣.浅议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J].现代阅读,2012(7).

(编辑:马梦杰)

猜你喜欢
改善建议初中文言文现状分析
浅析初中文言文中的古今异义现象
初中数学学困生学业情绪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解除束缚,让文言文“活”出精彩
对初中文言文创新教学的几点思考
浅谈“故事教学法”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