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金融发展路径选择

2019-04-30 11:11徐碧琮
智富时代 2019年3期
关键词:发展路径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徐碧琮

【摘 要】當前,“三农”问题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最为关键的问题,其中农村金融是一项重要组成内容,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存在着人力资源匮乏、业务格局不合理、产品缺乏创新、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等问题,影响了农村金融的发展。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村金融的发展,需要在农村金融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改进对策,为促进中国农村金融的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发展路径

一、前言

农村金融落后对于“三农”问题的解决起到了严重的阻碍作用,想要实现“三农”问题的自我持续发展,就需要加强对民间资本的管理与引导,国家需要建立与完善规范机制,来实现农村金融在“以农为本、为农服务”的原则基础上持续发展。当前,在农村金融中数量最多的金融机构即为农村信用社,农村信用社的本质与国有商业银行是相同的,经过多年的发展,农村信用社在农村发展中独树一帜,这也导致农村金融的发展受到局限。

二、农村金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发展对资金需求强烈

当前制约着农业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就是资金,通过调查显示,66.28%的农民认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即为资金匮乏,而技术与销售途径等方面的影响占比为43.79%与20.74%,而农户们认为财政支持是最无关紧要的因素,占比仅为13.11%,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表1 农民致富依赖因素调查表

(二)资金需求口缺口大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数量众多,农村经济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点,而农村经济所需要的资金也相应非常大,资金缺口严重也成为限制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通过调查发现,虽然当前农村经济水平较高,但是近三年间仍然有81%的农户存在资金缺乏问题。

(三)农户向正规金融机构贷款困难

当前农村金融机构单一,金融管理规范缺乏,农民向正规金融机构贷款受阻,通过调查65%的农户认为从正规金融机构贷款难度高,这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已经成为普遍问题,农户无法取得正规贷款也将阻碍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四)金融机构供给形式单一

通过调查,农户能够使用的资金除了存款之外,就是从金融机构贷款,为此降低金融机构的贷款门槛,为农户提供资金使用方便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还应该指导农民如何理财,农民对理财需求高,也进一步的显示出农民经济水平的改善。另外,农民对银行卡及基金股票方面的需求较高,位列最需要的金服务之列。具体调查内容如表2所示。

表2 农对存款外所需的金融服务

三、农村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创新农村商业金融

农民开展生产所需要的资金存在严重缺口,但是当前从农业银行贷款的占比为12%,可见商业金融的发展空间巨大。在农村金融发展中,农村银行需要不断加强农村金融发展的领军作用,带领其他金融机构为“三农”全面发展提供保障。另外,商业银行要结合农业生产特点,制定科学的贷款机制,简化借贷手续,制定科学的贷款期限,同时为了规避商业银行的风险也可以同时提高贷款利率,既能够保障自身正常经营,同时也能够对三农经济提供支持。另外,农村金融中的邮政储蓄银行需要不断扩大银行服务范围,发挥各分级机构的网点优势,为农民提供针对性的个人贷款业务、保险业务,并且建立储蓄资金的回流机制,为“三农”发展吸引大量资金,加强农村金融机构的竞争力,为农村经济提供全面服务。

(二)扩大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中的影响范围

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农村信用社为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支撑作用,农村信用社主力军地位是不容质疑的,为此实现农村金融的进一步发展,对实践中存在的各项问题加以重视,并采取针对性的改进对策,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的支农作用。首先,要提高农村信用社员工的综合素质,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并且相应的采取薪酬建立制度,为提高员工积极性起到促进作用。另外为了提高员工综合素质,需要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教育,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与道德素质,另外还需要加强员工的服务意识,为农民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其次,进一步简化贷款手续,降低贷款门槛,;第三,要进一步丰富金融产品,扩宽金融服务手段与渠道,结合农民的实际需求适当的修改贷款产品机制,适当延长贷款期限。

(三)完善政策性金融功能

为了进一步指导农村金融的发展,国家相关部门需要通过宏观手段来指导农村金融的发展,包括农村金融机构的税收优惠政策及浮动利率政策,为农村金融提供政策优势,加强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金融机构开发资金贷款提供坚实基础,不断完善政策性的金融功能。另外,还需要不断扩宽农业发展银行的职能范围,在农业发展银行发展中吸收龙头企业的收购资金,针对棉、粮、油等农业经济发展中开展多样性的支农形式,为“三农”发展提供全面支持,为了加强可行性制度的实践性,就需要降低政策实施门槛,真正做到服务于农民。

(四)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当前是农村金融机构的主要功能在于吸收贷款,贷款业务不足,为此如何加强农村金融的贷款业务成为农村金融发展的关键。为此国家推出系列政策,表明允许小额信贷公司向农民提供贷款服务,而小额信贷机构通常都是通过股份制形势吸收闲散资金,将储蓄功能转化为信贷功能,收集与转换民间闲散资金。但是对小额贷款机构的管理却需要加强,制定系列管理规范,为农村金融发展提供辅助支持。

四、结束语

农村金融作为“三农”发展的关键,要以持续发展理念加以管理,从而不断提高农村金融的综合竞争力,当前我国农村金融需要从组织、监管、服务等多方面加以改进,从而为农村发展奠定持续发展经济基础。

【参考文献】

[1] 韩俊,罗丹,程郁.信贷约束下农户借贷需求行为的实证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7,(2):17.

[2] 汪小亚.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121.

[3] 杨卫东.我国商业银行进入农村金融市场路径与经营模式思考[J].上海金融,2009,(7):34.

猜你喜欢
发展路径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农村金融要多些“乡土味”
保定市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研究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农村金融扶贫 脱贫要“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