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共享电单车运营可行性分析

2019-04-30 11:11石小青
智富时代 2019年3期

石小青

【摘 要】随着网络和共享经济的蓬勃发展,在ofo、摩拜等共享自行车火爆街头以及各大高校之后,共享电单车也已经进入了人们的视野。现如今多数的大学高校都是依山而建,其道路曲折多坡。多数学生在使用共享自行车的时候感觉非常吃力;而共享电单车就可以克服这种弊端,给用户一种舒服的骑行体验。通过调查江苏大学校园共享电单车的骑行用户发现对校园共享电单车用户的使用意愿影响最大的是车辆停放问题,其次是车辆安全问题、校园交通状况、车辆电力续航问题、车辆外观以及用户驾驶技术;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优化现有校园共享电单车停放及安全问题的方案,使共享电单车在高校校园内能安全顺利运行。

【关键词】校园;共享电单车;用户;安全;停放;影响因素

一、共享电单车概述

自2014年北大毕业生戴威与4名伙伴创立ofo,共享单车正式兴起,同期,共享电单车横空出世,选择高校校园与旅游景区作为首批投放地点。“共享电单车”致力于解决2km-15km的距离区间的出行,独立于共享单车的解决范围1km之外,较之更加方便快捷,

特点:

便利性:车身质量控制在40kg以内,车身小巧轻盈,另外车身有脚踏板加持,用户使用途中更为方便和安全。

共享性:作为共享产品中的一种,其具有广泛推广和使用,能够被较多人使用,能够促进资源的最优化配置[1]。

活力性:作为新时代的共享经济产物,共享电单车具有很强的活力与生命力,这与年轻人的活力和激情相符合。

长续航性:共享电单车使用新型大容量锂电池,可循环充电(甚至可以达到双向无线充电)1000余次且无记忆性,车辆可有效续航50km[2]。

精准停放性:共享电单车加入了定位系统和电子围栏技术,车辆可以在停车范围外暂时停放车辆,但是不能还车,只有在停车范围内才能停放,保证了车辆的有序停放。

二、共享电单车现状分析

共享电单车,又名共享电动助力车,其在单车的基础上,加入电池助力,使人们骑行时更省力更舒适。共享电动助力车被称为“共享单车的下一阶段差异化竞争”。在短距离出行解决后,人们对中距离自由出行兴趣渐浓,以车代步自然也是更好的选择。共享电单车由此也已经进入高校和各大景区,其间包括觅马出行、萌小明、猎吧出行、租八戒、哈罗电单车、ebike等。

但在其推行运营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1.车辆制作以及维修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运维成本占到总运营承办50%以上[3],且运营其间资金回收较为缓慢,导致一些投资者不愿意进行投资,企业无法融到足够的资金。

2.多地政府在投放市场上多有约束,不再倡导继续投放

3.车辆生产标准未完全统一,不同公司生产的车辆型号尺寸不同,安全性能未能保障。

4.停放区域车辆摆放混乱,车辆破损率高。

5.许多用户在使用车辆时不按要求,超速超载行驶。

三、影响用户使用意愿因素分析

1.车辆安全性能:

用户在使用共享电单车之前,首先会检查车辆骑行是否有足够的安全保障,而且这也直接关乎用户的安全。

(1)合理的车身质量可保障正常成年人对车辆的安全掌控,60.05%用户认为车身重量过重会导致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

(2)安全稳定的刹车系统以及合适可调的反光镜系统等,69.99%的用户认为不达标准的刹车、反光镜系统等会导致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

(3)尺寸大小适中的车轮,39.46%的用户认为由于车轮尺寸不合适引起的前后车轮稳定性下降会导致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

2.用户体验效果:

就根本而言,校园共享电单车也算是一种服务,它成功与否大部分基于用户的体验。而校园共享电单车相较共享单车用户体验更好,骑行途中更轻快便捷,舒适度高。

(1)续航效果。市场现有的共享电单车续航里程大约20-50km之间,70.08%的用户在使用共享电单车是会选择续航里程更高的车辆

(2)骑行舒适度。车辆鞍座与把手之间的距离,以及鞍座的大小和材料和结构形状都会影响用户的选择。52.76%的用户会选择使用鞍座更大的车辆。

3.车辆停放方式与停车区间:

(1)有无桩停放方式。74.81%的用户更愿意选择武装的车辆停放方式。

(2)基于共享单车电子围栏技术[4]的远程共享电单车定位电子围栏技术。59.84%的用户更喜欢选择停放区域更广泛,停车区间更自由的车辆。

四、解决措施及建议

关于解决超载超速问题,我们提议将车辆最高速度限制在15km/h左右,且不能长时间以最高速度骑行。

关于解决超载问题,我们提议车辆严格生产,一车一座,以达到一人一车,禁止超载的目的。

关于车身质量问题,我们提议车身质量要轻,应该控制在40kg以内[5];(如哈罗助力车将车身控制在25kg),且将标准作为整个行业标准。

关于解决共享电单车(助力车)的安全性能问题,我们提议将每一辆共享电单车(助力车)车身加装后视镜,并在工作人员检查更换电池时,同时检查车辆的刹车系统以及轮胎气压问题和灯光问题,做到定时检查,排除安全隐患。

关于解决高峰期人车分流问题,我们提议让车辆高峰时段行驶道路较宽的固有路段,且只能单向行驶,以提高车辆行驶途中的安全。

此外,为方便管理车辆停放问题,学校只引进一种品牌的共享电单车(助力车),且此车方面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比如哈罗助力车。

【参考文献】

[1].万逍,骆飞跃.共享经济环境下“共享性”的价值问题分析——以共享单车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9(06):13-15.

[2].李鹏生. 共享电单车无线充电系统前级双管反激电源设计[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8.

[3].孟醒.共享电单车:一个不确定的领域[J].中国工业评论,2018(Z1):88-94.

[4].冉自烜,欧阳嘉颖,陈章千.基于北斗高精度电子围栏的共享單车管理究[J].科技与创新,2018(17):100-101.

[5].聂帅钧.共享电单车的政府监管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5(01):162-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