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环境下农产品管理风险的综合评价

2019-04-30 11:11沈立
智富时代 2019年3期
关键词:云环境管理风险产品质量

沈立

【摘 要】随着科技术平的提高,智慧农业发展迅速,在农产品管理过程中最关键的就是产品质量管理,通过云环境下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的优势,以提高产品的管理质量安全。文章主要以此为基础,探讨农产品管理风险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云环境;农产品;管理风险;产品质量

目前,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国家正在不断提高重视程度,对于生产、流通等环节中的违规情况也屡见不鲜。由此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在群众当中往往会造成较大的恐慌。其中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在产业链各个主体之间,没能建立有效的沟通交流机制,导致一些风险被夸大。因此,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中,风险交流也是十分重要的。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和应用,为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交流提供了新的渠道,但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一、云环境下农产品管理相关概述

云计算具有规模巨大、虚拟化、可靠性高和可通用性等特点。云计算技术可以给农产品生产制定安全信息技术规范,并形成农产品安全信息库,保证用户通过云计算能随时查找到有用信息。并在生产的各个环节设置农产品质量采集装置,对不符合国家农产品生产质量标准预警,降低農产品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云计算技术在提前获知农产品质量问题和预防风险方面上来说具有指导意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来,我国的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使消费者的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一些消费者开始注重健康生活,愿意购买真正的绿色农产品。可以说,智慧农业不仅是给农业带来技术上的改变,还转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消费理念,自觉来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

二、云环境下农产品管理风险问题

(一)信息传递有效性差

随着国家对风险交流重视程度的提升,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交流上,也取得了较好的进展,在交流内容、交流形式方面,都得到了丰富。在风险交流内容方面,也涵盖了更多的方面。但是,风险信息同样形成了易得性的特点,导致了信息传递有效性差。短时间内汇聚了过于庞大的信息量,极大的影响了消费者的判断。还有一些媒体准确性、专业性不足,很多信息为虚假谣言,也不利于信息的有效传递。

(二)农产品供应链主体的质量风险控制意愿和能力不足

目前,我国农产品质量方面主要存在着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农药的过量使用,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各种添加剂的滥用等问题。从供应链主体出发,不难发现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首先是供应链主体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保障意识不强,从而使农产品的质量从源头上就受到极大的影响。其次是供应链主体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能力不够,这不仅表现为农户在进行农产品生产中对质量安全知识技能的不足,还体现了我国整体质量保障技术的落后。

(三)农产品网络营销缺陷

首先,在我们国家的农村地区能够拥有计算机并且可以熟练操作的影子奥用户非常少,所以导致大多数的人还都是使用原先比较传统的方式进行产品的销售。另外因为其基础设施还相对比较薄弱,所以使得农村的信息网络基础都比较差,其计算机与网络的配备与实际农产品网络销售的顺利实施存在一定差距。其次,因为营销方式的转变使得中国的农户要必须向着网农的方向转变,也就是要能够熟练使用互联网并且能够进行农产品网络销售的新农民。但是当下因为很多农民其受教育程度都比较低,所以就使得他们无法进行有效地营销知识与计算机技术的学习,由此给网络营销带来了一定困难。最后,因为信息在整个农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上都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虽然当下很多的企业已经建立起来了自己的网站,但是却没有将其进行充分利用,整个销售过程还都是传统的模式,并没有建立起来一个有效的信息整合机制。特别是对于一些中小型农业企业来说,因为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使得他们需要马上降低成本,提升销售额,对此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这些信息资源就成了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三、云环境下提高农产品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一)利用精准模式实现交流效率的提高

在新媒体环境下,网络媒体正在对传统媒体逐渐取代,信息传播更加动态、即时、自由。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交流模式选择上,需要满足实时性的要求。传统的风险交流模式被动固化、枯燥乏味,无法为实现有效交流,不能为公众解惑,甚至会引起不信任和更大疑虑。所以,在新媒体环境下,要将传统落后的风险交流模式摒弃,结合新媒体中各种思想文化广泛发展、自媒体快速发展的特点,提高风险交流模式的精准性。更好的满足公众交流诉求、符合公众认知,从而实现风险交流效率的提高。

(二)农产品供应链主体意愿和能力的优化

从制度方面来看,可以制定更加完善的质量安全市场准入规则。同时,这也不仅仅就是制定一个统一的质量安全机制,还包括政府在其主导的农产品市场上的主导作用。通过对供应链流通中的农产品极其加工产品进行市场准入的质量检测,从而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检测的过程除了要有广泛性,还要有层次性,就是不仅要对第一次进入市场的农产品进行检测,还有对其在流通环节进行二次检测甚至是三次,从而保证进入市场中的农产品有较高的质量安全,有助于明确各方参与者的责任,提高控制农产品质量风险的意愿。

(三)依据数据显示挖掘潜在风险

在我国的市场经济体系当中农产品市场是最重要的一项组成部分,所以这就要最大程度上降低农产品的风险,以此维护农民的基本利益。因为农产品本身的市场属性比较特殊,所以这也就是导致其与工业产品的波动规律有着极大的差异。在我们国家很多地区的农业生产周期较长,并且也经常容易出现非常明显的季节性特征,这就会导致农产品经常会出现供大于求或者供不应求两种极端,也使得整个市场处于一种发散性的波动状态,给其农户收益带来影响的同时还使得农产品的供求弹性被破坏。所以在对其营销模式进行改进的时候就一定要深切关注市场需求对于营销决策的指导作用,依据数据信息来挖掘其农产品生产潜在的风险,将农业发展与网络的融合度提升到最大,以起到规避生产风险的作用。在网络的作用下可以不受到时间及地域的限制去获得农产品信息,另外还可以追踪消费者的购买喜好,以此确定市场需求情况,这样就可以根据消费层次的不同对市场进行细分,使用针对性的营销策略与客户实施对接。

(四)推进制度机制建设,各级各部门责任更加明确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纳入绩效考核、实施问责。推动修订了农药、兽药、饲料、生猪屠宰等管理条例。与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合作构建分兵把守、协调配合机制。落实生产经营者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和主体责任,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目前已有21万个规模生产经营主体建立信用档案。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承担具体监管职责,26个省份出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地方法规。在浙江等6省试点开展了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

四、结语

总而言之,农产品质量安全,与人们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都息息相关,因此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风险交流是一项重要工作,对于公众理解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有很大的影响。在云环境下,农产品管理工作将会推上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郭林宇,戚亚梅,李艳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监控体制机制研究[J].食品科学,2013,34(3):312-316.

[2]佘硕,张聪丛,宋颖洁.新媒体背景下的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研究现状与展望—以WOS数据库为样本[J].宏观质量研究,2016,4(1):119-128.

[3]黄亚静,张文胜.新媒体环境下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交流策略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8(9):204.

猜你喜欢
云环境管理风险产品质量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本质与拓展
“望闻问切”在产品质量鉴定工作中的应用
基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探究其防范措施
云环境下基于岗位素质模型的过程性评价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