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风险管理战略导向的出版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研究

2019-04-30 11:11吴永立马晶莹
智富时代 2019年3期
关键词:战略导向出版企业内部控制

吴永立 马晶莹

【摘 要】为满足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提升出版企业管理水平、应对出版企业风险,构建风险管理战略导向的内部控制体系成为出版企业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分析出版企业建立风险管理战略导向的内部控制体系必要性的基础上,构建了风险管理战略导向下的内部控制目标和内容,并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出版企业;风险管理;战略导向;内部控制

当前,在实务界,风险和内控正在不断整合,并逐渐形成一个全新领域——风险管控,从“内部控制一体化框架”理论到“企业风险管理一体化框架”,内部控制与企业风险管理不再是相对独立存在于企业管理之中,而是逐渐融合并呈现出一体化的趋势。为了适应出版企业发展需要,以风险管理战略导向的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势在必行。

一、出版企业风险管理战略导向内部控制控制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当前出版行业市场竞争激烈,出版企业想要立于不败之地,有效规避风险、提高综合管理与控制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有助于满足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保证决策有效

当前,出版企业常见的“一股独大”的风险,可以通过构建风险管理战略导向的内部控制体系有效避免,同时还能促成出版企业完善治理结构,构成制衡机制,促成企业在授权、规范化经营和风险控制的氛围下运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风险。

(二)有助于提升出版企业管理水平,实现经营目标

出版企业的产品有其特殊性,较市场上的产品需要比较高的管理水平,而且我国出版企业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出版企业风险管理战略导向内部控制体系以风险管理为导向,通过发现风险、分析风险、采取措施的过程,规范企业管理,进而确保出版企业实现经营目标。

(三)有助于应对出版企业风险,避免损失

当前,市场化、数字化、国际化共同制约出版企业的发展,风险管理战略导向内部控制体系能够系统、全面地识别风险并应用相应风险防范措施,构成对出版企业重大风险定量评估和实时监控的长效机制,将风险责任对应落实到各层级职员,从根本上防止企业遭遇重大损失。

二、出版企业风险管理战略导向内部控制控制体系的构建

(一)内部控制目标构建

风险管理战略导向内部控制的总目标能够保障出版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总目标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分解并逐步实施,具体地,出版企业应建立如下内部控制具体目标:

1.出版企业战略目标。风险管理战略导向内部控制选用诸多风险控制措施,保证出版企业准确高效制定、选择和实施战略目标,避免战略风险,确保其拥有长久竞争优势。

2.出版企业经营目标。以风险管理战略为导向的内部控制体系,设立了风险容忍度,出版企业进行经营活动时将风险控制在容忍度内,减少损失,确保出版企业实现经营目标。

3.出版企业报告目标。风险管理战略导向内部控制体系丰富出版企业内控管理措施,确保出版企业对外提供准确可靠的报告,便于企业内外部的信息使用者作出正确决策。

4.出版企业合规目标。风险管理战略导向内部控制体系对风险的管控更加严格,通过设定系列控制措施,确保出版企业遵守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并且认真对待道德与风险问题,做到符合政府、管理人员、企业员工和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者的期望。

5.出版企业资产目标。风险管理战略导向内部控制通过保证出版企业在多部门、多层级、多时段的监管和控制合理有效,从而保障出版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不仅涉及到各部门各级领导风险管控观念培养,也包括各业务环节的内部控制。

(二)风险管理战略导向下内部控制具体内容

1.识别并评估出版企业风险。首先,出版企业应对内外部环境进行全面分析,并将总体目标细分;其次,对于出版企业所有相关的风险信息,要进行统一识别与收集,并分析出版企业实现目标的优势与劣势,与影响其发展的机遇与风险;最后,全面测量和评估风险信息,确定评估级别。

2.总体控制已识别的风险策略。企业可供选择的风险策略一般分为五种,即降低風险、消除风险、转移风险和保留风险,出版企业管理层可以对评估的关键风险作出响应,根据企业自身风险偏好、风险承受能力和未来发展规划,选择相应的风险策略。

3.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活动。在以风险管理战略为导向的内部控制体系中,控制活动是基础。风险控制活动通过识别和评估出版企业的风险,梳理业务流程,采取具体的控制措施。

4.监督并评价风险控制的实施。在出版企业日常活动中,应把风险控制贯穿于整个企业经营之中,并监督其控制措施实施的有效性,一旦企业有关人员发现控制措施无效或不当,应及时向管理层报告,并跟踪问题的最终处理情况。

三、出版企业内控管理与风险防范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出版企业组织领导,形成控制风险的整体网络化组织体系

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企业设立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并规定各级权利义务,出版企业应贯彻落实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科学划分责任,形成有效的相互制衡机制。出版企业需要在风险导向的内部控制中确立董事会的核心地位,针对出版企业面临的重大风险,董事会必须能够准确识别,并评估应对相应风险程度的偏好和承受能力,在此基础上制定适应的战略目标,并同时制定有效的风险控制战略。

(二)培养出版企业所需相关人才,培育蕴含风险意识的企业文化

一方面,出版企业应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求企业职员熟练掌握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相关知识,可以对企业风险进行客观分析和做出相应决策;另一方面,在出版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中,要贯彻落实风险意识,确保出版企业全体员工都能接受风险意识的教育和熏陶,尤其是董事会和管理层要极其重视风险意识的作用,协同全体员工建立诚实守信经营的企业文化。

(三)优化出版企业信息系统,固化风险导向内部控制理念

出版企业内部控制信息传递环节应得到严密监控,尤其对于其薄弱环节,要制定相应策略,如设定保密级别、明确各环节传递职责等,形成科学高效的信息传递机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内部信息的整合与共享,建立统一的企业信息平台,形成安全、独立的信息传递环境。

(四)强化内部审计功能,协助改进风险导向内部控制缺陷

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审计,确保内部审计独立、客观、严谨、高效的工作,能够帮助出版企业弥补风险管理导向内部控制的缺陷,。出版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独立于董事会和管理层的性质,保证了其可以不受外界环境干扰地进行咨询服务,提高企业风险管理导向内部控制水平。内部审计贯穿企业经营全过程,其独立、客观、严谨、高效的特点能够保证风险导向内部控制运行高效,助力出版企业风险管理战略导向的内部控制体系构建。

【参考文献】

[1]汪晓飞.出版企业风险管理[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5):191-192.

[2]丁银玲.出版企业风险导向内部控制研究[D].安徽,2011:1-43.

猜你喜欢
战略导向出版企业内部控制
以战略为导向的高校图书馆绩效评估理论探析
基于考核因素的出版物单品种核算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