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河南省利用外资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2019-04-30 11:11卢紫熙
智富时代 2019年3期
关键词:政策建议河南省

卢紫熙

【摘 要】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跨境资本流动以及其所呈现的国际投资活动得到迅猛发展。在国际投资活动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大量的引进外商投资并且加以利用是河南省发展地区经济,实现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的必然选择。近些年,尽管河南省新设外商投资企业数目与规模明显上升,外资带来的经济增长逐年增加,但与此同时许多问题与矛盾也逐渐暴露出来。本文通过对河南省利用外资现状的分析,发现问题并就此提出应对措施。

【关键词】河南省;外商投资;政策建议

一、河南省利用外资的现状

1.全省利用外资规模明显上升。2018年,河南省共新设立外资企业217家,同比增长3.3%;实际吸收外资179亿美元,提高3.9%。外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弥补了省内建设资金不足问题,增加省内就业机会,提高城镇居民收入,促进了省内经济增长。在引进外资的同时引进了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有助于河南省经济结构转型和升级,加快河南省供给侧改革进程。

2.引资质量明显提高。近年来一大批重大外资项目的设立成功的提升河南省外商投资质量,有力地促进了全省外商投资总额持续稳定增长。在河南省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超过120家,其中正大、富士康、上汽等龙头企业持续的扩大投资规模,为全省利用外资提供了有力地支持。积极引进高质优质外资能很大程度上提升供给质量,激励本地企业改革创新,扩宽消费者选择渠道,提升人民幸福感。

3.第三产业比重增加。为顺应改革开放与全球化总体趋势,河南省服务业针对外商投资的开放程度明显增加。2018年服务业引资78亿美元,占比增长8.2%增至43.6%。河南省各地市,各部门全面对接国际规则,全方位提升开放程度,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的战略措施有效的吸引了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外资项目的落地。

4.主阵地为开发区。数据表明,外商投资主要集中在河南省各地开发区。开发区相较于其他地区有着更为突出的优势:具有特色产业与主导产业,产业基础较为雄厚,有利于形成产业集聚区,从而更快吸引外资项目。科技实力与创新能力强,具有丰富的科研资源,具备承担跨国公司区域总部与研发中心的技术基础。优惠政策机制较完善,行政审批更加快捷方便,促进了外资项目的落地。

二、河南省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

1.招商引资方式落后,外资项目针对性较低。目前河南省招商引资以召开信息发布会,举办商务洽谈会以及印发招商引资宣传册等传统方式为主,方式过于滞后且成效较低。未采用符合招商引资内在规律的新型引资方式,未运用地理位置优势、资源禀赋以及其他优势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外资合作,未结合省内经济发展状况与人力资源现状引进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的外资项目。

2.人才流失现象严重。首先,河南省属于内陆省份,经济发展不如珠三角,长三角地区,企业员工薪酬与待遇较低,缺乏对高科技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吸引力。领军型人才的缺少导致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驱动力欠缺。其次,河南省综合配套设施与北上广深等发达地区有着明显的差距,对科技前沿信息的敏感度较低,因此引进世界高水平人才和团队的成本更高、难度更大。再次,由于高新技术型人才的缺少难以支撑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河南省利用外资无法进一步向高科技产业推进,因此无法全面的转变自身经济结构,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快速发展。最后,河南省人口众多,然而省内高校建设较为落后,导致大量优秀人才外流,部分市县区缺少行业领军人物,缺乏企业创新人才,留不住专业技术人才。

3.外资企业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证。尽管河南省不断提高知识产权审查效率和质量,但是依旧存在专利侵权假冒、商标混淆、窃取商业机密、网络盗版等诸多知识产权侵权问题,违法成本较低是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主要原因,进一步导致了外资企业在河南省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不利于吸引外商在河南省进行大型投资活动,不利于河南省经济结构优化与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

三、关于河南省有效利用外资的建议

1.合理评估各地市经济状况。结合自身经济结构与发展特点逐步放宽设立外资公司的条件,进一步宽松针对外资人才中介机构的条件限制以及工程设计中外籍科研人员所占比例。积极促进飞机、汽车产业对外开放活动,大幅度放宽第三产业市场准入机制。鼓励支持航空产业对外合作,大力引进中外合资客运和货运公司等大型项目,加大对外资飞机制造,新能源汽车以及关键零件等技术导向型制造业的支持力度。省市各级各部门积极落实有关政策,主动推行有利于当地利用外资的措施,相互配合,营造优良的商业环境。

2.加强投资促进服务。搭建大范围,多元化的引资网络信息平台,加强与外国公司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的便利条件,加强现有外资企业与政府间的交流对接,加强与海外办事机构的联络服务,时刻关注国家最新政策导向。加大对外资项目和外资研发机构的支持力度。建立完善引进外资激励机制,按照具体规定给予在引资过程中有突出表现的个人和团体奖励,加强对有效利用外资地区的激励奖补。

3.大力促进人才引进与培养。开设河南省人才引进专项基金,积极引导民营资本与国外资本参与,扩大人才引进基金规模,以政府政策为指导运用市场化手段,整合现有资源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与管理模式,同时保证资金运作的公开透明、合理有效。充分发挥社会引才中介机构与人才行业协会的引才作用,培育发展各类人才协会和行业组织,对中介引才与学会引才给予明确的激励,支持社会组织承接各级政府人才引进职能。关注省内高校建设,大力支持高校科研项目与重点学科建设,给予校内学生毕业后留校留省优惠补贴。

4.维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完善外资企业投诉处理机制,加强政府与外资企业间的沟通交流,定期举办政企交流会,收集外资企业在河南省发展期间产生的问题与障碍,及时处理外资企业投诉并反馈信息,确保有关部门正规有效的运营。切实保护知识产权,对侵权假冒,商标混淆等知识产权侵权违法行为给予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5.充分利用开发区主阵地的地位。制定合理的赋权清单,赋予开发区一定的经济管理权限,各地市按照有关政策要求大力支持开发区提升服务能力,进一步吸引外商投资。保障开发区用地问题,针对有利于河南省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重点项目予以政策倾斜。各级政府划拨专项资金支持开发区经济建设,支持开发区在其便利领域的先行先试,鼓励开发区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发挥优势,建立有特色的具有示范作用的国际化园区。

【参考文献】

[1]本刊编辑部.《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试行办法》发布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J].河南科技,2017(07):9.

[2]魏秋橙.河南省外商投资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商论,2016(02):127-129.

[3]刘中杰. 河南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

[4]胡祖六.关于中国引进外资的三大问题[J].国际经济评论,2004(02):24-28.

猜你喜欢
政策建议河南省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关于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研究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