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视域下的企业社会责任

2019-04-30 11:11王鹏
智富时代 2019年3期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经济法有效途径

王鹏

【摘 要】本文首先对我国经济法及企业的社会责任进行了论述,帮助各位充分了解两者的概念和内容,随后分析了经济法与企业社会责任间的关联性,最后探讨了经济法视域下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的有效途径,以期给同行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经济法;企业社会责任;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TU855 【文献标识码】B

一、我国经济法概述

法律是我国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是维护我国经济稳定运行的重要支撑点。而经济法是保证我国各方面民主、和谐、平等、公正的必要经济法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关系和生产方式与西方国家有所不同,是在保证竞争性与公平性的前提下,不断进步发展的经济法将市场经济的活力与宏观调控、经济新常态的有利背景有机结合起来,在国家政策与企业自主中起到良好的润滑作用[1]。同时,经济法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过程中逐渐实现国际化,和西方社会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共同推动我国外贸与进出口业务的繁荣。由此可见,我国的经济法不仅仅是我国社会进程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构建我国与国际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桥梁。

二、企业社会责任概述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进行日常的经营、生产、销售活动过程中,需要对共同创造企业利益的股东承担法律责任,同时还需要对企业员工及消费者承担一定社会责任,对于社会及环境等其他因素也承担着相应的社会环境责任。也就是说,企业在创造自身的经济利益的同时,需要对相关的利益方承担着一定的法律、社会、环境等责任。其中,企业社会责任和法律义务在某种程度上呈现出一种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在进行经济活动过程中,要求企业必须履行相应的法律和义务,这也是企业应当遵守的最低限度要求,如若企业的经营活动超出了范围,就会受到严厉的法律制裁。而对于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来说,其并不受国家的强制执行,而主要是依靠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比如,与企业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并为员工购买五险一金,保证职工的相关权益;又如,在生产过程中按照相关排放标准处理三废,从而更好地维护环境,保障社会效益等等。企业的社会责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企业并不是单独存在的个体,而是社会中的一员,企业必须认真履行社会责任,才能实现对社会利益的承诺,实现与社会公民的及其整体发生关联,从而促使企业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企业社会责任的特点就在于注重社会利益的实现。其次,社会责任对象是由企业员工、消费者与环境三大要素所构成的,因此,企业不仅要对自身的发展负责,还要对企业员工、社会消费者及其他社会成员负责。最后,当企业发现企业经济利益与社会责任有所矛盾时,必须在经济利益上有所让步,以确保社会责任的履行,促使企业和社会共同实现长期发展。这也能说明企业社会责任的特点在于其经济效益上的让步性与长远性。

三、经济法与企业社会责任间的关联

(一)实质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从法律的价值来说,能够看出法律是对人的需要进行满足的基本性能,因此,法律价值的主体在于公民,客体则是法律本身。法律存在的意义是维持社会公平和正义,并且其最终应当达到的目标是维护社会和公民的基本利益。而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是关系到全社会及公民的基本利益,企业贯彻落实自身的社会责任,也是为保证社会及全体公民的社会权益做出了重大贡献,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可以说经济法与企业社会责任具有实质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二)企业社会责任与经济法的社会本位理念统一

经济法是指具有对国家经济进行干预和管理权利的一项法律,我国的经济法的根本目标与公民的目标一致,就是最大程度的保障全体公民的切实利益,促使社会整体实现利益最大化,从而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实现共同富裕[2]。企业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自觉地站在社会的立场上,不断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并且积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总的来说,经济法和企业社会责任都能够保证全体公民的利益,都能够给推动社会发展贡献力量,也就是说,企业社会责任与经济法的社会本位理念是统一的。

四、经济法视域下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的有效途径

(一)构建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

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不能仅仅依靠企业管理者的道德观念和自觉性,还需要政府从监督和管理的角度推动企业遵守社会责任。政府必须建立完善的建筑管理体系,积极督促社会中各类大小企业切实履行自身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同时主动考虑社会发展的稳定性,从而确保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发展平和。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能够对市场的干预性会逐渐放权,以促使企业积极主动的参与市场调节,长此以往极有可能造成市场失控。因此,我国政府应当重视市场失控的问题,并在适宜的条件下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判断,以更好地采取相应措施来进行调节。比如,通过颁布相關政策,严惩部分逃避社会责任、破坏市场规则的企业,从而保证我国社会和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构建信息披露制度

信息披露制度也被成为信息公开制度,其是指企业为了保障投资方的利益,并接受社会全体公民的监督,从而按照相关法律规定进行相关信息和资料的公开。信息披露制度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表明企业是否有履行社会责任的直接体现。信息披露制度的本质是指通过报表的方式,向政府、社会公开企业真实的经营情况,从而使得公众能够通过一定渠道约束企业的某些行为,从而督促企业认真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在经济法视域下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可以通过政府严格加强信息披露制度的实施,加强企业经营信息、收益状况、产品的性能、服务指令、环境保护效果、消费者的权益保护以及社会贡献等方面的信息披露,为社会全体公民进行公开公示,促使人们加大对企业的经营状况的了解,从而实现社会监督企业责任履行情况的一种机制,实现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状况的实时性监督[3]。

(三)提高企业领导者的责任心

企业发展的好坏与企业领导者经营和管理方式息息相关。企业的领导者及管理人员需要在具备一定运筹帷幄能力的同时,具有较高的道德素养,以充分使企业履行相关法律责任、社会责任等,从而促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然而,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创业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各大私企、外企、家族企业都不断兴起。而这些企业领导者和管理者并不一定都兼具道德修养和运筹帷幄的能力,往往在实际的经营活动中过于重视创造经济效益,从而忽略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为了防止这一现象的继续蔓延,企业领导者应当重视自身道德素养和责任意识的提升,充分认识到承担社会责任是对全社会全体公民都有益处的,从而愿意去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以更好地推动社会发展。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是我国社会中的重要一员,其不仅应当充分发挥自身存在的经济价值,还要主动履行自身所承担的法律责任及社会责任。为了更好的督促企业承担社会责任,需要政府和公民加大对企业的监督和管理,通过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和信息披露制度,督促社会各类大小企业重视社会责任的履行,从而促进我国社会实现繁荣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振.经济法视域下的企业社会责任探讨[J].法制与社会,2017(32):149-150.

[2]赵喜婷.经济法视域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分析[J].法制博览,2017(31):226.

[3]高静静.基于经济法视域下企业社会责任分析[J].商,2016(12):232.

猜你喜欢
企业社会责任经济法有效途径
论经济法的宪法性
经济法在我国经济转型中的作用分析
公安高等院校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国际法务会计应用现状研究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经济法解读